张天顺,1947年出生,河南省唐河县人。甘肃酒钢档案工作者退休职工,原河南南街村档案馆副馆长,中国档案报特约记者。1965年12月15日入伍,在部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军五年均被评为“五好战士”。1997年,50岁的他被迫提前退休。他投奔南街村,在南街村负责档案工作,因成绩突出,受到广泛好评。2007年8月离开南街村后,整理家庭档案,收藏、开发红色收藏,宣传毛泽东思想,很多媒体予以报道。
解放军是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张天顺在部队的年代(1965—1971年),正是毛泽东思想大传播、大普及的年代,毛泽东思想深入人心。历史不会忘记,是解放军大学校培养了他,使他成为一名理想信念坚定的战士。
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坚定地站在工人阶级、贫下中农和革命的知识分子一边,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开展“斗私批修”,“抓革命,促生产”,出色地完成了“三支两军”等任务。他是文化大革命的参加者和见证人,在这个伟大的年代里,倡导的是“一心为公”。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国家最本质的特征,人民当家作主,工人阶级是国家的主人。广大工人、农民、革命知识分子的历史主动性,最充分地调动起来了。民心、党心、党员之心,如葵花向阳,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红色丰碑永放光芒!
伟大的时代,革命的熔炉,把我们百炼成钢。当离开军营,面对新的去向时,张天顺的信念还是哪句老话:党叫干啥就干啥,一生交给党安排!
“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
到三线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71年3月15日,他从沈阳部队来到这茫茫戈壁,边陲钢城——嘉峪关。从东北到西北,条件差了,环境变了,但是,他忠于党,忠于毛主席的一颗红心永不变,做到转业不转向,退伍不褪色,“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
■ 报纸整版报道张天顺的红色事迹
在酒泉钢铁公司,张天顺从事档案工作,敬业爱岗,默默无闻,从档案的收集、整理,到开发利用,尽职尽责。无论在酒钢档案馆工作,还是到基层业务指导,都是在用“心”工作。
然而,由于下岗分流,1997年3月,50岁的他被迫提前退休。
面对“自由”,他有一个选择,到河南南街村去!这里是他盼望已久的地方。
志同道合者,才是知己。经班长王宏斌同意,他单身一人千里之外投奔村级“延安”——南街村。
在这里,他把在企业积累的工作经验和智慧全部投入村级建档之中。
在这里,他把人生价值、最成熟最富有的年华时段,无私地献给了最壮丽的事业——红色亿元村、中国最后一个“人民公社”。
在国际共运低潮的情况下,南街村是一面旗帜。政治挂帅,思想领先,走集体化,实现共同富裕,倡导人心为公,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彰显出明星村红色航标的光芒!
■ 张天顺在给同学们讲解毛泽东思想
■ 毛主席的扮演者王翰文(右)、张天顺(左)和土古洞村党支部书记郑向东(中),开展红色教育
对于这样一个村子,不论它将来成功与否,但它的实践和它所产生的档案价值,都是非常珍贵的,因此做好南街村的档案工作意义重大。
立足兰台细耕耘,甘为他人做嫁衣。针对当初村级建档的薄弱环节,档案馆工作从零开始,抓基础、丰富馆藏,易分散为集中,化凌乱为系统,案卷由原来不足300卷,增至3万多卷(件)册,档案门类齐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此外他还主导策划档案陈列展,建起了高档次的档案馆和档案展览室,并请毛主席的好战士、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魏巍题写馆名:南街村档案馆。
在班长王宏斌大力支持下,经过档案工作者的奋进努力,南街村档案馆明珠璀璨, 默默有闻。对外开放后,已接待中外记者新闻媒体和数百万参观者,大家都为之赞叹:“中国村级档案第一馆”。同时,也得到国家档案局及档案界的一致好评:“村级建档明珠,中国兰台奇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2年4月18日,《中国档案报》刊发报道《情到深处自痴迷》。《南街村报》2000年5月24日以《殚精竭虑建档案,呕心沥血筑兰台》为题,分别报道了对张天顺本人工作的认可。张天顺因宣传工作成绩突出,被《中国档案报》聘为“特约记者”,同时被任命为“南街村档案馆副馆长。”
为弘扬红色文化,利用村报和《中国档案报》,在南街村档案馆,张天顺进行了大量的有意义的宣传报道,其中《小岗村到南街村档案馆参观》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一石激起千层浪,摧枯拉朽路在这方。“学习南街村,壮大集体经济,走向共同富裕。”小岗的留言对“分田单干”划上了绝妙句号。
■ 张天顺在南街村档案馆工作
■ 张天顺举办家庭红色收藏展,公益开放,同时还参加社区红展,以红色文化宣传群众,催人奋进
通过档案载体,大力宣传南街村,以展示社会主义公有制、集体化的优越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