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3年带队参观农业学大寨(左一为王邦灿)
■ 20世纪80年代与《红岩》作者之一杨益言(右)在韶山
在后来农村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高潮时期,王邦灿担任县公安局政治协理员,后调中共綦江县秘书处任秘书,不久改任办公室主任。这一干就是十年。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国掀起人民公社高潮中,毛主席要各地选送一批人民公社调查报告,按照《农业合作化高潮》一书的模式加以批示,即发全国学习。市委宣传部和县委指定由王邦灿执笔。经深入农村调查,王邦灿以县委的名义写了一篇题为《清溪河畔笑声高》的报告,叙述了綦江县永新人民公社依靠自力更生,在没有市、县一分钱补助的情况下,用半年时间在清溪河上建了一座拦河闸坝,一举解决了山区的通航、发电和灌溉问题。这个工程可与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动用蒋介石兼任委员长的“导淮委员会”的全部力量,用了三年时间在綦河上修建的七座拦河闸坝相媲美。《清溪河畔笑声高》一文经层层筛选,收入了新华社编印的《人民公社高潮》一书中,省、市报刊均加以转载。后来,新华社又从中精选20多篇,印成缩节本呈送毛主席,《清溪河畔笑声高》又载入其中。现在,人民公社绝大多数已解体,但王邦灿仍以撰写该文为荣。人民公社大多数不存在了,这并不说明集体所有制不好,南街村、华西村等集体经济如今的发展壮大,就是证明。
1966年11月,王邦灿率领全县中学生红卫兵代表团, 在北京东长安街接受毛主席的检阅。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至今回忆起来心情仍然很激动。“文革”初,他任县委办公室主任,有过一些波折。到1971年冬,他进入新的县委常委,改任宣传部长,一干就是十年。1981年春,他被调到重庆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担任党组副书记和秘书长,又干了十年。他近年写了一首述怀七律:
十七立下为人志,而今八十不敢忘。 一生葛绊少建树,两袖清风有朋良。 乱云飞渡焉无路?玉宇澄清见沧桑。 拄杖犹愿同志辈,笑看长江推前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