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禹州有位老太太, 住在山上不下来,胸装伟人七十载,倾资建馆抒胸怀。”这是一首广泛流传于禹州、长葛、新郑等地的打油诗。诗中所提的老太太叫齐春信,1936年10月生,今年75岁,是禹州市食品公司一名退休职工。退休后,齐春信老太太为圆心中的梦,让更多的人共同缅怀一代伟人毛主席的丰功伟绩。自1996年至今,15年来自筹资金、开山劈石,最终建起了凌绝于崖壁之上、占地260多平方米的中原陉山毛主席纪念馆,圆了自己35年的梦,谱写了一曲当代爱国主义教育赞歌。
新旧中国两重天 不忘主席解救恩
在齐春信三四岁的时候,家里连续饿死了3口人,为了生存,父亲含着热泪用一根扁担挑起了不多的家什和她外出逃荒。逃荒的途中,他们吃过草根树皮,与狗抢过食。当他们父女逃到安徽界首附近时,突然遇到了国民党军队抓壮丁,父亲抱起年幼的齐春信往山林逃去,敌人在后面紧追不舍。也许是害怕紧张,在过一个隘口时,父亲脚一滑滚进了山谷,齐春信则幸运地被路边一棵小树绊住差点遇难。敌人没能抓住她的父亲,气急败坏地用马鞭狠狠地抽打这个年幼的小女孩,直到现在,齐春信的身上还留着两道深深的伤痕。当父亲艰难地从山沟里爬上来时,齐春信已昏迷不醒,父亲抱着她放声痛哭。
几年以后,她和父亲逃荒归来,在家乡遇到了解放军。她看到解放军不但和蔼可亲,还帮她们家担水扫院,包饺子让她吃。特别是在解放军驻扎的那段时间里,还办起了学习班,齐春信也有幸参加了学习。齐春信说“读书认字是从村里墙上的标语开始的”,慢慢地她懂得解放军是毛主席领导的队伍,是解救穷人的队伍。解放军虽然在她们那里停的时间不长,但在齐春信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埋下了对解放军、共产党和毛主席无比热爱的种子。新中国成立后,齐春信参加了工作,成了工人阶级中的一员。她认定只有毛主席,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解救像她这样的穷苦百姓。此时的她对毛主席更加崇拜了。
■ 多家报纸转载齐春信的事迹
伟人英魂成不朽 建馆立传寄真情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的噩耗传出,举国哀痛。悲痛不已的齐春信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一定要为毛主席建一座纪念馆,让子孙后代永远缅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让人们世世代代不忘本。1987年,齐春信从食品公司退休后,筹建毛主席纪念馆的想法再次萌动。当她把这一想法告诉老伴张永健时,老伴说:“我非常支持建纪念馆,但建在哪里?都展览些什么?”是的,老伴的话一下子把齐春信给问住了。随后,齐春信开始留意收集有关毛主席的报道、图片、纪念章等。为收集有关毛主席的资料,她三上北京,啃着馒头在潘家园旧货市场转了一遍又一遍;为参观毛主席故居,她四上韶山。1997年,经过十年漫长的筹备,齐春信把馆址选在了禹州、长葛、新郑三市交界——陉山东南坡悬崖边上,因为这座山的走势更像毛主席的家乡韶山。
荒芜的山坡没有路,要上山必先修路,她和老伴就手持铁锨和镢头一镐一锨,一段一段地劈山垫路,夜以继日。脚上磨出了泡,手掌被磨破,血迹斑斑,两位老人毫无怨言,互相鼓励着,一直把路修到了半山腰。路修通了,接下来就是要开山挖出一块平整的场地建馆,然而此项工程是巨大的,也不是三五个月就能完成的。齐春信做好了长期守在这里的打算。她拿来了床单,找来几根木桩撑起了一个“窝棚”,晚上睡觉时就在下面铺点草。由于被齐春信老人的精神所感动,附近的老百姓也自发地加入到建馆的义务劳动之中,有的带着干粮不远百里上山干活。他们从东至西,一点一点地“啃”着满是石头的陉山,没有炸药,就一点一点地用铁锛撬。有时碰到重达几十吨十几吨的大石块,十几天才能把它铲掉。为修纪念馆齐春信把20多年的积蓄全拿了出来。钱不够,她就边施工边筹款。齐春信的执着感动了全家人,也感动了附近十里八村的乡亲。妹妹齐玉珍为支持姐姐借款给她6万元,一位远在上海工作的侄女把自己买房的10多万元也拿了出来,老人的一子二女也慷慨解囊为其筹资,附近的父老乡亲也是10元、8元地捐款。
■ 齐春信向参观者做讲解
■ 齐春信向来访者做讲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