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3年,叶颖芬(前排右四)与沧州妇代会代表合影
■ 2000年与邢燕子(左)合影留念
逆境中的奋斗
1979年,正意气风发干事业时,33岁的叶颖芬遭人诬陷,被免职,改任孟村回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她含冤一边工作,一边接受审查。经过四个月的调查核实,确认所告“事实不存在”的情况下,于1981年却莫名其妙地按“速提”被免除孟村回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职务,以至于在1982年被解除公职,发配泊头农村监督劳动。
直到1986年,在她40岁时,才得以恢复工作。先后任沧州地区农林局劳动服务公司办公室主任、副经理、党支部书记。1990年调沧州地区农林局机关党委。在恢复工作后的这段时间里,她利用工作之余,以超常的毅力自学深造,获取了中专、大专文凭,圆了大学梦。
1992年,46岁的叶颖芬被任命为海兴县副县长。她没有耿耿于怀过去那些令她难忘的是是非非,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实践了她“立志三农”、为“三农贡献毕生”的志愿。在海兴县两年的时间里,她以清正的作风、忘我的工作精神和突出的业绩,博得了海兴县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好评。1994年,48岁的叶颖芬调入沧州市人大农工委任副主任,又扑下身子到广大农民搞调研,指导工作,为她的“三农”工作谱写了新篇章。
■ 2010年12年25日向《毛岸英》剧组毛泽东扮演者韩中、导演刘毅然献字
退而不休献余热
2000年,54岁的叶颖芬退居二线,56岁提前离岗,60岁正式退休。在一般人看来经历了大半生的风风雨雨和沟沟坎坎,好不容易才得以休闲下来,就该歇歇脚,享受清福了,可是叶颖芬还是一个闲不住的人,现实生活也不允许她闲下来。在这段时间里,她做了两件事:
一是挣钱还账。1996年底,叶颖芬一家三口因心脏病住院(包括婆婆、丈夫和自己),特别是她的丈夫病情严重,三次大手术,欠下债务30万元,叶颖芬没有其他途径可以选择,只能挣钱还账。她提过烧鸡篮,住过大海边,挨过蚊虫咬,吃尽人间苦。
二是编著出版了传记文学《一路阳光》一书。洋洋洒洒30万字,以第一人称把叶颖芬大半生经历的风风雨雨和由此带给她的辉煌磨难和挫折,写得淋漓尽致,在亲友间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强烈反响,全国著名劳动模范邢燕子为此书作序。年届八旬的原地委副秘书长翟玉琢同志读了这本书,深受感动,冒着酷暑,用两个月的时间写出《颖芬之歌》一书,以长诗的形式再现颖芬同志的红色辉煌。全国著名劳动模范侯隽同志为此书作序。这么大部头的书稿,对于只有小学三年文化底子40岁以后自学获大专文凭的颖芬来说,谈何容易,然而颖芬同志做到了!
叶颖芬从一个出身贫穷的农村小姑娘,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既创造了耀眼的辉煌,又经历了超出人们想象的磨难。这里有颖芬同志儿时求学的艰难,有学毛选学雷锋和学大寨战天斗地的先进事迹,有蒙冤后被免除公职、无家可归、流浪街头的凄惨,有同丈夫生离死别写下的遗书,有被监督劳改的悲愁,有疾心“三农”在乡村田野留下的脚印,有复职后重见阳光的喜悦和日夜勤奋工作的剪影……这么多沟沟坎坎、大江大河都被颖芬同志一一闯了过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是她创造人生辉煌的精神支柱。
现已65岁的叶颖芬,退休后仍不服输,还想发挥余热。
为了落实中央《食品安全法》,让人民吃上安全食品,叶颖芬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来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动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社员提供市场信息,采购生产、生活资料,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尤其推广生物肥、生物药,种出优质农产品,既让农民增产、增收、增效,又让人民从农田到餐桌吃优质安全健康的食品,保证人民健康,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 全家福
人生寄语
做人就要有志气,泰山压顶腰不弯,艰难困苦全不怕,光明前途在眼前。
人生道路漫长曲折,但我们始终需要有一颗健康的心。苦难是一所没人愿意进的大学,但从那里毕业的,都是强者。
对待磨难,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主动迎接,一种是被动承受。我认为,只有迎接磨难的人,才能在忍受磨难带来的痛苦时,战胜磨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