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培苗,1931年2月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48年5月在河南省叶县家乡任区人民政府通信员,11月进入中原野战军13旅学生队。1949年2月南进,转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38师,任政治部宣传队员。参加了解放云南的战斗。195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之后,历任三十八师高炮营三连班长、排长、副指导员。1954年入昆明步兵学院政治营学习,1956年任38师113团三营铁九连指导员。1960年转业到地方,任过科长、书记、主任等职。
追堵残敌
1949年7月中旬,党中央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出向华南、西南大进军的指示。朱培苗所在的38师按照上级的进军命令,追堵白匪。进入粤桂地区,遇到的首要难题是语言不通,增加了很多困难。
找向导调查敌情是最紧要的事。真可谓“天不怕地不怕,只怕老广说广话”,由于语言障碍,困难重重。正在为这伤脑筋的事发愁时,毛主席、党中央作出英明决策,安排38师与粤桂纵队会师。这不仅解决了当地语言译员难题,还增添了我军并肩作战歼敌之力,可谓非常及时。此时,朱培苗被抽调担任陪护语言译员陈乃东同志的任务,进入师前方指挥所,跟随在师长徐其孝左右。
当时,已是10月下旬,38师进至白沙圩地区,奉命沿岗头村、廉村直插九江埠,堵歼被困敌军。
师指挥所紧随112团之后。当时该团9连一举击退廉村、凉亭高地敌50军残部。整个3营进至良村西南467高地附近的时候,遭到另一股敌人的火力拦阻。敌人轻重机枪疯狂扫射,弹如骤雨。时机很关键,如果延误,就会让敌人逃脱。师指挥所到前线的临近战场指挥,直接鼓舞着指战员的斗志和士气。士气高昂、英勇善战的我军指战员们,机智勇敢地向敌人进攻。此时7连“洛阳英雄班”的战士张聚富,从侧翼断岩奋不顾身扑向敌火力点,不幸腹部中弹,肠子冒出一尺多长。张聚富忍住剧痛,用尽全身力气,抓住敌人的机枪拼命往下压,使敌火力失去威力。我军突击分队乘势而上,一举攻占了高地,为整个战局创造了先机。英雄张聚富却不幸壮烈牺牲。
为了全歼垂死之敌,师前方指挥所必须继续临近战场指挥,而残余之敌也更加以疯狂的火力进行封锁。到了对指战员严峻考验的时候了。师前方指挥所的警卫人员和朱培苗所陪护的语言译员陈乃东等同志都跟随在师首长的前后、左后,既发挥掩护作用,又发挥力所能及的协同作用。朱培苗他们冒着弹雨激起的尘烟,迎着炒豆似的火舌,冲过了敌封锁线。突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陈乃东不慎被石头绊倒了,子弹在他前后左右噗哧噗哧地发响,烟尘、飞灰一阵阵地翻飞。生死面前,已经没有考虑的余地,朱培苗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跨步冲上去,夹起比他高大的陈乃东勇敢地往前冲,终于穿越了敌火力封锁线,共同完成了师前方指挥所前移后不间断指挥的任务。这时,大部队也压了过去,阳江被围之敌全部被 歼。
事后,从首长传达的战绩喜讯中得知,整个阳江地区追击、堵截作战共歼灭50军、39军以及敌13兵团部、21兵团部、62军、63军、109师、32军等共7万多人,缴获各种炮、车、枪械甚多,给白崇禧部队一个沉重的打击,堵死了他南逃之路,迫使他逃回广西老巢,等待被全歼的命运。
■ 和战友守卫在国境线上,图中武器为高射机枪
■ 1952年7月留影
捍卫领空 以苦为乐
云南的边境河口,是面对越南的祖国南大门,位于红河南边的越南谷柳和南溪河东边的越南老街所对峙的交汇重镇。1950年之后,法军在我军和越盟军的压力下,丢弃了越南的老街。自此,老街由越盟军占守,而红河对面的谷柳仍在法军和伪军的控制之下。法军还支持越南伪军和中国逃亡越南的残匪,以空中优势,不断派飞机空袭越南老街并侵扰我国领空,造成河口地区人民群众的恐慌以及当地政府工作不能正常进行。面对此复杂情势,1953年春,13军首长命令我38师高射炮营高射机枪连进驻河口,执行守卫疆土和领空的双重任务——既守护中越大桥,又保卫我国领空不受侵犯,隶属军部直接指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