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正文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坦荡人生——李锡文
2012-05-22 15:38:14
作者: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编辑委员会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模范的政治工作
 
    1957年,李锡文担任政治委员的团在部队正规化训练中,加强训练中的政治思想工作,组织骨干培训和教学法集训,开展各种红旗竞赛,发动官兵互帮互学,用评比的方法调动积极性。由于训练方向正确,训练方法得当,射击训练各连队均为优秀,出现了人人优秀的满堂红连队。在搞好训练的同时,开展了农业生产,开荒种地,养猪、种菜,获得丰收。当年,全团训练、生产双双取得好成绩:射击得优秀,粮食百万斤。军里在该团召开的政治工作现场会上,李锡文介绍了训练中开展政治工作的经验。1958年12月,他参加了在广州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沈阳军区参加这次会议的团级干部只有两个人。12月23日,毛主席接见了参加会议的全体同志,并和大家合影留念。这张照片李锡文一直挂在家里客厅中央。

■ 1958年12月23日毛主席接见参加政工会议代表,五排右二为李锡文

    李锡文在担任137师政治委员期间,和领导班子成员一起,积极开展学习毛主席著作,破“官”立“勤”狠抓党委革命化,坚持把重点放在加强连队建设上,积极做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使部队工作在过去工作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和加强。师党委连续被沈阳军区评为先进师党委和学习毛主席著先进典型。1968年,李锡文代表师党委参加沈阳军区代表会议,并在大会上作了发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播放了讲话录音,《解放军报》发表了介绍师党委革命化的长篇报道。李锡文被选为沈阳军区党委委员,是委员中唯一的师职干部。

    投身院校教育

    1969年,毛主席、党中央决定在原南京军事学院、高等军事学院和政治学院的基础上,组建军政大学。1970年初李锡文调任军政大学训练部长,后又升任校副政治委员,分管和具体负责教学工作。按照毛主席、党中央批准的教学计划和校党委的教学安排,具体组织了全校的第一期教学。教学过程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并率领工作组深入先行队,用以点带面的方法,全过程地指导教学,取得很好的效果,达到领导满意、学员欢迎,实现了“办好第一期,打响第一炮”的目标。还按照毛主席、党中央“要读几本马列的书”的要求和校党委的决定,组织举办了两期马列著作读书班。

    1980年初,在担任了4年多黑龙江省军区副政委后,李锡文调任大连陆军学院副政委,此后一直从事部队院校教育工作。李锡文一到任,就下学员队调查研究,了解学员的反映和要求。他根据政治教学的问题和经验,提出实行教学组教员住队教学制度和考评优秀政治教员制度的建议,贯彻执行后,对加强政治理论教员队伍建设,充分调动政治理论教员的积极性,推动政治理论教学水平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1983年大连陆军学校领导班子进行调整,李锡文担任政治委员。作为学校的政治委员和党委书记,他认真贯彻军委和军区对院校工作的要求,着重把握以教学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探索初级指挥学校的办学规律,积极推动各方面改革和办学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教学改革方面,在军事教学坚持“一专两能”(“一专”就是步兵队、炮兵队、参谋队毕业学员要熟悉掌握本职专业;“两能”就是步、炮、参学员同时要学会另两种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员毕业后既能当专业排长,也能当其他排长和参谋。)的同时,他根据长期调查思考,提出政治教学要以“一懂两会”为培养目标。“一懂”,就是要学懂所学课程内容,学懂基本原理;“两会”,就是会讲政治课,会运用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工作和思想上的实际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学校军事和政治理论教学取得明显效果,使教学工作前进了一大步。

    坦荡的胸怀

    李锡文同志是一位忠诚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是一位优秀的部队政治工作者和领导干部。在几十年革命生涯中,他始终本着忠诚、勤奋、务实、创新、自律的要求努力工作。

    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在每一个工作岗位都努力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要求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力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写作、保存了几十万字记录工作、总结经验、探讨问题的文稿。他坚持原则,讲究方法,联系群众,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无论是战争年代对敌斗争还是和平时期部队建设,无论是在顺利的时候还是挫折困难的时候,都努力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就是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受到不公正对待情况下,也坚持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更不丧失原则地迎合潮流或无中生有地伤害同志。他把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作为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和对自己的要求。几十年里,从没有利用职权谋取过私利,即使在家里子女和供养人口多、生活困难的情况下,也从未伸手向组织要过补助。在职务越来越高、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党的传统、革命军人的品质和劳动人民本色。

■ 1985年8月,出席沈阳军区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前排右二为李锡文

    在最近编著的个人文集中,他坚持收入多年精心保存的各个时期党组织对他工作表现的鉴定,其中既记录了优点和成绩,也记录了缺点和问题。他说:我对自己的人生选择,无怨无悔;我在自己人生道路上所做的一切,都是可以坦荡对人,问心无愧的。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追求卓越人生——江岚
·下一篇:《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应举合作社的领路人——韩鸿绪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毛主席永远活在藏族人民的心里——吴泽刚(赤尔登)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一片丹心献给党——李秋泉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建东方毛泽东网的红色收藏家——刘廷汉
·陶铸女儿:只有打掉特权才能彻底打掉腐败温床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再唱东方红 东方大地春——姜银林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热心收藏毛主席照片三十五年——梁国忠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中国收藏毛主席著作第一人——张迪杰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为了一个神圣的红色文化梦想——李岳辉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唤起对红色时代的追忆——陈志全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二十年的伟人情结——崔启运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将军胸怀 书写天下——鉴赏赵勇田珍藏的中国人
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耿仲琳: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十八大提出要重视“智库建设”
努力推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
黎荣华: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特稿: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黎荣华:永远的老兵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