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鸿绪, 山西武乡县新寨人,1925年生。1939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曾任武陟县委书记、封丘县委书记、新乡市委书记等。1958年3月20日,时任封丘县委书记的韩鸿绪写报告介绍了封丘县应举农业社依靠合作社集体的力量,战胜自然灾害改变落后面貌的事迹。1958年4月15日,毛主席著文《介绍一个合作社》,对苦战两年改变了面貌的河南封丘县应举合作社予以肯定。1958年11月1日毛主席去郑州参加会议,路过新乡车站,约见了包括韩鸿绪在内的原新乡地委书记耿起昌及十位县委书记。
戎马生涯 与敌人拉锯
1945年4月至6月,党的七大召开。毛主席号召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韩鸿绪等同志离开老根据地,到武陟县开辟新的根据地,韩鸿绪任第八区党委书记,与敌人展开拉锯战。
建国后,韩鸿绪1952年调武陟县任县委副书记,1953年任武陟县委书记,1955年调封丘任县委书记。后来任内黄县委书记、濮阳县委书记。1968年,任安阳地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0年调新乡市任第二书记,1977年12月到79年3月任新乡市委书记、革委会主任,主持全面工作。1979年3月调任安阳市委书记。后来接省委组织部通知到中央党校学习,学习后调到周口地区任副书记。
封丘县是一个十年九灾的农业县。韩鸿绪生活简朴,平易近人,没有架子。他带县委办公室的同志到应举社蹲点,与社员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深入试点,取得经验,指导全县工作。
与群众同甘共苦 穷社变富社
位处封丘县西部的应举农业生产合作社,环境恶劣,1957年全社有204户,耕地4150亩,牲口140头。这里地势低凹,土质盐碱,土地贫瘠,历史上十年九灾,是一个吃粮靠供给,花钱靠贷款的穷社。该社成立于1956年,这第一年老天就来了个下马威,连降滂沱大雨,发生罕见的涝灾,90%的大秋庄稼被淹。社员们个个垂头丧气,有些社员打算去逃荒要饭。党支部书记崔若谷和社长崔希彦召开支部会,研究决定发挥集体化的优越性,带领社员们开展生产自救。他们耐心说服社员,稳定社员情绪。干部和社员同心协力,披星戴月地干,挖沟排水,尽力抢救早秋,该补种的补种,抓紧施加追肥。
通过精心管理,受淹后的秋作物每亩收获了232斤,比合作化前亩产173增收59斤,人均收入比合作化前增加55.1%,公共积累也有所增加。要是没有合作化,土地还是各家各户的,仅要挖沟排水抗涝这一条就办不到,集体经济的抗灾能力远远大于个体经济。社员们看到了走社会主义合作化道路的优越性,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1957年秋,应举农业社又一次受到严峻考验。特大水灾降临到应举社,秋庄稼被淹3850亩,占总耕地的92.8%。他们并不悲观,因为相信有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大道和党的领导,有以往抗灾救灾的经验。他们在党支部和管委会的领导下,群策群力,决心通过自力更生战胜自然灾害。他们从实际出发,制订了生产自救措施:养猪集肥、兴修水利,发展副业和根治涝灾。
■ 毛主席手稿《介绍一个合作社》
■ 《介绍一个合作社》的单行本
先是挖沟、修渠、排涝,抓紧时机尽力抢救早秋作物。排涝后,抓紧组织劳力多补种红薯、萝卜、蔬菜。这年秋季收1.7万公斤粮食,3.4万公斤油料等,除去种子、饲料、社员的部分口粮外,经社员同意,将其他粮食、棉花、油料、萝卜、红薯留社统一掌握,留作搞副业的资金和原料。将12万多公斤红薯加工成1.5万公斤粉芡,全部卖给国家,增收8100元,仅这一项收入就全部解决吃返销粮钱,另外又将5000多公斤牲口饲料加工成油550公斤,价值500元,然后把饼加工成豆腐,用豆腐渣和豆浆喂牲口。对豆饼的精加工增收2500元,动员社员将夏季卖余粮款7500元投资到社里,按信用社利率付息,发展养猪业,增收6000多元。干部转变工作作风,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带领社员利用冬闲时间积极兴修水利。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干群夜以继日地战斗在水利工地上,3个多月开挖修建引黄灌渠110条,修建桥梁、闸门90座,为引黄灌溉排涝抗旱,灌溉农田、灌淤压碱创造了有利条件。应举社干部社员经过艰苦不懈的奋斗,在抗灾自救中做出了显著成绩,农业收入1.23万元,副业收入1.95万元。这一年不仅没向国家要贷款,反而归还了国家3500元贷款,顺利地渡过了灾荒,家家户户吃上了白馍、饺子和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