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正文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终身把戏剧艺术献给人民的人——陈颙
2012-02-16 13:12:20
作者: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编辑委员会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艺贯中西 探索创新

    陈颙1929年初出生。两岁时,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满洲国”奴化教育,他的父亲是一爱国的知识分子,教她读唐诗宋词,买来鲁迅、茅盾、冰心、巴金、郁达夫的著作,使她从小得到中华文化的滋养。12岁时,陈颙到北平读书,在贝满女子中学参加了由冀鲁豫军区联络部组织的北平地下进步学生读书会,读高尔基的《母亲》等,思想开始升华。1945年初,鉴于北平形势紧张,读书会领导决定陈颙颐等4位同学去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他们乔装打扮,闯过敌伪一道道封锁线,终于在1945年4月到了抗日根据地。陈颙先在冀南二地委《滏阳日报》社任助理编辑,7月调冀鲁豫军区随营学校四大队学习。

    陈颙在冀鲁豫军区战友剧社经历了解放战争的全过程,尽管行军、作战条件十分艰苦,但她作为一名部队文艺战士,觉得能够为广大工农兵服务是最大的光荣。她一到剧社就担任了分队长,17岁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0年《战斗里成长》剧照,中部女演员为陈颙

    新中国成立不久,1950年8月,2l岁的陈颐经组织选派到北京中央戏剧学院第一届本科歌剧系学习。毕业后留学国外,继续向导演艺术专业的高峰攀登。1954年到1959年,陈颙被国家派送到苏联莫斯科国立卢那察尔斯基戏剧艺术学院导演系深造五年,成为新中国自己培养的专业戏剧导演。

陈颙1963年话剧作品《雷锋》剧照

    1957年11月17日,毛主席在莫斯科同中国留学生、实习生见面,并发表了重要讲话。陈颙有幸见到毛主席并聆听了他的重要讲话。回国后,她曾先后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和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任职。

    陈颙艺贯中西,探索创新,奉献出50部古今中外名剧,获得几乎所有国家级话剧奖项。托尔斯泰曾说过:“艺术的最大魅力就在于有自己独特的情感。”陈颙的导演风格热烈、浓郁、深沉,既满怀浪漫又富于哲理,充满了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得益于她广博的知识积累与深厚的文化功底。她曾担任解放区新歌剧主演,新中国成立后又学习了传统戏曲,继而赴前苏联留学,深入研究和实践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后来又把布莱希特实验色彩的史诗戏剧推上中国舞台。这些特殊的经历,使陈颙能够把人类戏剧的宝贵财富——东方的西方的、民族的外国的、传统的现代的,统统拿来,成为她艺术创作的营养和原料。也因此,她的导演实践路子宽、覆盖面大。

    1978年,陈颙盛邀戏剧大师黄佐临北上,共同执导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的名剧《伽利略传》。这是一出最具思辨力量,难度极高的戏,表现了人民顽强的斗争精神和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该剧演出十分成功,连演了80多场,场场爆满,一时好评如潮。

    在陈颙的导演理论中,没有“保守”这个词,有的只是勇于探索的精神,但她的探索,是基于扎实的剧本和完整的故事,而非一味地强调实验,因而她的戏观众爱看。她导演的布莱希特的《高加索灰阑记》、《三毛钱歌剧》和意大利的《老顽固》、日本的《几尔加美休》、俄国的《钦差大臣》以及反映当代生活的《街上流行红裙子》、《冰糖葫芦》等都是叫好又叫座,成为一时之议。

    勇于创新、超越自我,也是陈颙成就经典的原因所在。童话剧《马兰花》是中国儿艺的保留剧目,至今已四次复排, 影响了新中国几代观众。这出戏,陈颙于1 9 5 9 年执导,后来还搬上了银幕。1990年复排此剧时,陈颙革命性地把它改创为童话音乐剧,将剧中的老猫由一变四,歌舞成分加重,使之更具观赏性和趣味性。2001年,陈颙又执导了中英文双语版的《马兰花》,使这部新儿童戏剧的经典之作再次与时代同步前进。

    排演台湾戏剧,陈颙是中国内地第一人。1982年,陈颙将台湾剧作家姚一苇的《红鼻子》搬上了首都舞台,在青艺剧场连演60多场。这次民间活动开启了两岸文艺交流之门。她淡泊名利,鞠躬尽瘁,铸就一座艺术丰碑。

    2007年2月16日,记者叩开了陈颙导演的家门。这是国家话剧院的宿舍,上世纪80年代陈颙夫妇搬到了这里。房间狭小昏暗,家具简单,连防盗门都没安装。

    “我家里只有书,不怕偷,也没人偷。”年过八旬的陈颙老伴周星华说。一位著名导演就住这样简陋的房子。有人说,以陈颙的名气、能力,她完全能够外出导戏致富,但她不当“飞行导演”或“电话导演”,而是在日趋浮躁的演艺圈内,固守着心中那方神圣的艺术净土,诠释着一个真正艺术家的崇高境界和社会良知。

陈颙追思会现场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另类情操——李孑
·下一篇:《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坚定信念直向前——朱蔚蕃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毛主席永远活在藏族人民的心里——吴泽刚(赤尔登)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一片丹心献给党——李秋泉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建东方毛泽东网的红色收藏家——刘廷汉
·陶铸女儿:只有打掉特权才能彻底打掉腐败温床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再唱东方红 东方大地春——姜银林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热心收藏毛主席照片三十五年——梁国忠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中国收藏毛主席著作第一人——张迪杰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为了一个神圣的红色文化梦想——李岳辉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唤起对红色时代的追忆——陈志全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二十年的伟人情结——崔启运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将军胸怀 书写天下——鉴赏赵勇田珍藏的中国人
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耿仲琳: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十八大提出要重视“智库建设”
努力推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
黎荣华: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特稿: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黎荣华:永远的老兵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