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贯中西 探索创新
陈颙1929年初出生。两岁时,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满洲国”奴化教育,他的父亲是一爱国的知识分子,教她读唐诗宋词,买来鲁迅、茅盾、冰心、巴金、郁达夫的著作,使她从小得到中华文化的滋养。12岁时,陈颙到北平读书,在贝满女子中学参加了由冀鲁豫军区联络部组织的北平地下进步学生读书会,读高尔基的《母亲》等,思想开始升华。1945年初,鉴于北平形势紧张,读书会领导决定陈颙颐等4位同学去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他们乔装打扮,闯过敌伪一道道封锁线,终于在1945年4月到了抗日根据地。陈颙先在冀南二地委《滏阳日报》社任助理编辑,7月调冀鲁豫军区随营学校四大队学习。
陈颙在冀鲁豫军区战友剧社经历了解放战争的全过程,尽管行军、作战条件十分艰苦,但她作为一名部队文艺战士,觉得能够为广大工农兵服务是最大的光荣。她一到剧社就担任了分队长,17岁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0年《战斗里成长》剧照,中部女演员为陈颙
新中国成立不久,1950年8月,2l岁的陈颐经组织选派到北京中央戏剧学院第一届本科歌剧系学习。毕业后留学国外,继续向导演艺术专业的高峰攀登。1954年到1959年,陈颙被国家派送到苏联莫斯科国立卢那察尔斯基戏剧艺术学院导演系深造五年,成为新中国自己培养的专业戏剧导演。
陈颙1963年话剧作品《雷锋》剧照
1957年11月17日,毛主席在莫斯科同中国留学生、实习生见面,并发表了重要讲话。陈颙有幸见到毛主席并聆听了他的重要讲话。回国后,她曾先后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和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任职。
陈颙艺贯中西,探索创新,奉献出50部古今中外名剧,获得几乎所有国家级话剧奖项。托尔斯泰曾说过:“艺术的最大魅力就在于有自己独特的情感。”陈颙的导演风格热烈、浓郁、深沉,既满怀浪漫又富于哲理,充满了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得益于她广博的知识积累与深厚的文化功底。她曾担任解放区新歌剧主演,新中国成立后又学习了传统戏曲,继而赴前苏联留学,深入研究和实践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后来又把布莱希特实验色彩的史诗戏剧推上中国舞台。这些特殊的经历,使陈颙能够把人类戏剧的宝贵财富——东方的西方的、民族的外国的、传统的现代的,统统拿来,成为她艺术创作的营养和原料。也因此,她的导演实践路子宽、覆盖面大。
1978年,陈颙盛邀戏剧大师黄佐临北上,共同执导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的名剧《伽利略传》。这是一出最具思辨力量,难度极高的戏,表现了人民顽强的斗争精神和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该剧演出十分成功,连演了80多场,场场爆满,一时好评如潮。
在陈颙的导演理论中,没有“保守”这个词,有的只是勇于探索的精神,但她的探索,是基于扎实的剧本和完整的故事,而非一味地强调实验,因而她的戏观众爱看。她导演的布莱希特的《高加索灰阑记》、《三毛钱歌剧》和意大利的《老顽固》、日本的《几尔加美休》、俄国的《钦差大臣》以及反映当代生活的《街上流行红裙子》、《冰糖葫芦》等都是叫好又叫座,成为一时之议。
勇于创新、超越自我,也是陈颙成就经典的原因所在。童话剧《马兰花》是中国儿艺的保留剧目,至今已四次复排, 影响了新中国几代观众。这出戏,陈颙于1 9 5 9 年执导,后来还搬上了银幕。1990年复排此剧时,陈颙革命性地把它改创为童话音乐剧,将剧中的老猫由一变四,歌舞成分加重,使之更具观赏性和趣味性。2001年,陈颙又执导了中英文双语版的《马兰花》,使这部新儿童戏剧的经典之作再次与时代同步前进。
排演台湾戏剧,陈颙是中国内地第一人。1982年,陈颙将台湾剧作家姚一苇的《红鼻子》搬上了首都舞台,在青艺剧场连演60多场。这次民间活动开启了两岸文艺交流之门。她淡泊名利,鞠躬尽瘁,铸就一座艺术丰碑。
2007年2月16日,记者叩开了陈颙导演的家门。这是国家话剧院的宿舍,上世纪80年代陈颙夫妇搬到了这里。房间狭小昏暗,家具简单,连防盗门都没安装。
“我家里只有书,不怕偷,也没人偷。”年过八旬的陈颙老伴周星华说。一位著名导演就住这样简陋的房子。有人说,以陈颙的名气、能力,她完全能够外出导戏致富,但她不当“飞行导演”或“电话导演”,而是在日趋浮躁的演艺圈内,固守着心中那方神圣的艺术净土,诠释着一个真正艺术家的崇高境界和社会良知。
陈颙追思会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