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1922年4月出生于山东肥城。“七·七”事变后参加乡抗日自卫队,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文书,警卫员,参谋,连、营、团长,仓库主任,天津仓库管理处副处长,北京军区后勤部装备部部长,军代处主任等职。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三级独立功勋章、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章等。
1942年因战负伤,截肢断臂,成为一级战残军人。其九死一生的战斗历程和被农民相救的经历催人泪下。他身残志更坚,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以及生活、行动上的极大不便,多次重上战场,挥戈杀敌,战绩卓著。
启蒙老师王冠五
少年时代的张晋过着贫困漂泊的生活。由于贫穷,祖孙三代没有一个读书人。为了家里能有个识文解字,能写信、能看契约文书的人,张晋的父母决计让他上学,企盼改改张家的门第。
张晋在上高小时,因离家较远,是个寄读生。他每周六回家,周一带上下周用的干粮和咸菜返回学校。吃饭时,拿出玉米饼子或煎饼,配上一块胡萝卜咸菜,喝着学校提供的开水下饭。家里只能为他求学提供这样的物质保障。
王冠五既是张晋所在学校的校长,又是他们的历史课老师。他毕业于北大,思想进步,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鄙视蒋介石“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行为,对“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拱手将东北三省让给日本侵略者极为不满。对十九路军“一·二八”上海抗战大加称颂。王冠五老师在给学生讲历史课时,对历代抗敌英雄,像岳飞、文天祥、戚继光等人的英雄事迹,讲得慷慨激昂,出神入化。他通过这些历史课,向同学们灌输了爱国主义思想。
在民族危亡之际,日本攻占肥城后,王冠五率先弃学从戎。他于1938年肥城共产党组织发动的“空杏寺”起义后组建了钢枪队,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游击战。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俘,敌人使用了各种威吓和酷刑,都不能使他屈服。他做到了像当年给学生讲历史课中所称赞的民族英雄那样,英勇就义,流芳千古。王冠五老师的抗日英雄形象对促使张晋走向抗日道路,发生了重大影响。
参加抗日队伍
1938年6月底,刚满16周岁的张晋来到驻扎在西南乡衡鱼村的肥城县保安大队。大队副是他的远门堂兄张传海,他是在两个月前应国民党县长之聘“出山”的在乡军人。他很欢迎张晋的到来,让张晋留在大队部当文书。由于国民党两任县长胆小、恐日,不顾县城安危、百姓死活弃城而逃,当时的泰西特委通过我党领导的自卫团与国民党郁仁治专员的统战关系,趁此机会,要求委派中共秘密党员于会川接任肥城县县长。
于会川,原名于百恩,1899年出生于辽宁省黑山县,自幼勤奋好学。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的侵略,早在1922年就投笔从戎,把自己的一生和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了一起。他曾任东北军军校少校教官,“九·一八”事变后,抛下爱妻幼子,潜入已沦陷的家乡黑山、北镇等县,组织抗日义勇军,与敌人拼搏。1936年参加“西安事变”,为促使停止内战,实现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做出了贡献。抗战爆发后,他为抗日奔波在徐州、济南一带,为原东北军部队联络抗战活动。1938年,在党的领导下,来肥城任抗日县长、八路军六支队参谋长兼三团团长、泰西行政公署副主任、鲁西支队司令等职。
肥城的地方抗日武装,从1938年6月的县大队,经过短暂的十七支队时期,于当年的11月23日在大峰山区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第三团。张晋作为于会川的警卫员,从1938年7月至1940年11月,一直跟随于会川在肥城一带打伏击、端据点,神出鬼没,使敌人闻风丧胆。
1940年初春,于会川调任鲁西支队司令员。当年11月部队整编,于会川赴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出于对张晋的了解和关心,决定送他去抗日军政大学总校学习。他们跟随徐向前司令员一道冲过被敌人封锁的卫河、平汉铁路,最后到达中共北方局驻地山西武乡同峪村。在这里休息了几天,张晋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别了老首长于会川。临别时,于会川嘱咐张晋到抗大后要刻苦学习,努力深造,学好政治、军事,武装自己的头脑,好为革命做出一番事业。张晋没有想到,这竟是他们最后的诀别。1946年,于会川因积劳成疾病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