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学成,安徽省天长市人,1926年8月23日出生。1944年7月参加革命,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文化。历任地方和连队指导员,团政治处干事、股长,师宣传科干事,军政治部秘书,营教导员,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报社编辑,解放军政治学院研究班学员,留校后任马克思主义教研室教员,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团政委,石河子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解放军军事学院正师职教员,北京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顾问,中国共运史学会理事等职。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徐学成在华东野战军6纵队(后改24军)工作。参加了涟水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等。
莱芜战役体现了毛主席的运动战的光辉作战思想。华东野战军在南线临沂摆出与国民党军决战的架势,敌军信以为真。然而华野主力部队白天休息,夜晚行军隐蔽北上数日,到达莱芜地区,完成对李仙洲集团分割包围的态势。我6纵队作战对象是消灭吐丝口敌人。吐丝口距离南边莱芜12公里,是敌人补给线,囤有大量武器弹药和粮食。1947年2月20日晚,徐学成所在的16师攻入该镇市区,与敌巷战。当时,47团政治处查迅与徐学成负责带领担架队火线抢救伤员。不管敌人子弹如何在身边密集飞舞、咝咝作响,都要迅速将伤员抢下火线。当时,我华野部队从东西两面向莱芜发起了排山倒海似的强势攻击,李仙洲招架不住,全线突围。敌人此时乱作一团,群龙无首,部队建制打乱,我军冲入敌阵拼杀、抓俘虏。徐学成见敌人的飞机好多架来回低空飞行,不敢扫射与轰炸,因为这时敌我混杂在一起。莱芜战役从2月20日发起至23日结束,毙伤俘国民党军官兵5万6千余人,缴获火炮350余门、汽车50余辆,击落飞机4架,使鲁中、渤海、胶东连成一片。中央军委致电,祝贺莱芜大捷。2003年11月徐学成写了《吐丝口战斗与莱芜大捷》的诗:
北风天气寒,夜幕锁群山。夜袭围墙哨,我军破敌关。巷战枪声急,流星彩色颜。火枪来探路,逐屋夺门栏。分割和穿插,迂回地堡间。机枪声不断,爆破震巢翻。凌厉强攻敌阵危,弃城逃跑陷重围。全军出击波涛涌,猛打猛冲显虎威。铁鸟乱闯来去转,仙洲活捉瞎枉飞。鲁中渤海连成片,会战莱芜胜利辉。

1977年毛岸青、邵华夫妇及儿子毛新宇与石河子军分区负责同志合影
1949年春节过后不久,24军70师就向巢湖边附近进发,几天行军便到达目的地,紧张训练渡江本领。当时徐学成在209团轮训队任指导员,训练全团的班长。训练的课目主要是练习划船、水中爆破、登陆作战等。不管刮风下雨,同志们不怕苦不怕累,日夜在巢湖里反复演练,提高了渡江作战的技术水平。4月20日,轮训队登上了渡江的帆船。夜色深沉,天地一片寂静,当信号弹升起在江面天空,顿时万炮齐鸣,炮弹飞向南岸敌阵,敌人的工事纷纷土崩瓦解……我24军起渡后,敌人的枪弹不断爆炸,干部战士把生死置之度外,奋勇地划着桨飞快地向前,向前。轮训队船上的船工们扬起风帆,冒着敌人炮火快速航行,随大批登陆部队登上了长江南岸——铜陵地区,时间不过半个小时。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全歼守敌,俘国民党88军1500余人。连队行军不远,中午时分过夹江,徐学成已到了夹江江南,其他班排正在来回摆渡,穿行在夹江中。突然,国民党军海军的一艘炮艇从东向西逃窜,看到解放军用木船过夹江,它停留一会儿,加快航行速度,并慌忙地朝连队打了机关炮,向安庆方向奔去。此情此景说明,国民党军已溃不成军,毫无斗志,只管逃命,居然军舰怕木船。渡江战役由于坚决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取得了伟大胜利。后来徐学成写了《渡江战役胜利前后》的五言诗:
巢湖细雨纷,船颠在浪中。登陆演兵战,从严练实功。万炮轰南岸,千船弹雨帆。争先飞骏马,突破敌江湾。乘胜过江南,夹江摆渡间。敌船惊似鸟,逃窜向西完。追击快如飞,围堵逃敌汹。郎广歼灭战,战果满堂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