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正文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兄妹同是革命人——黄钢、黄铁
2012-01-04 14:07:24
作者: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编辑委员会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黄钢(1917—1993),中共早期党员黄负生之子,生于武昌。著名报告文学家、剧作家、评论家。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9月,黄钢转赴东北解放区,先后任冀察热辽解放区党报随军记者、新华分社副社长。解放后在中宣部电影处工作,后担任《人民日报》评论员等。代表作品《永不消逝的电波》、《李四光》、《团结起来到明天》、《我看到了八路军》等。

    黄铁,黄钢之妹,生于1919年10月22日。1938年入党。在延安,她先后在抗大、中央党校、中国女子大学和鲁艺学习。1945年至解放前后,黄铁历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监狱看守所教员,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今《人民日报》)副刊编辑,《江汉日报》(今《湖北日报》)副刊部主编,武汉市妇联宣传部长、市委宣传部文化科长兼市文联副主席,云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长兼省文联副主席,云南省文化局局长、党组书记,国家民委副司长兼中央民大“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研究所”所长等。代表作叙事长诗《阿诗玛》。

    父亲黄负生是早期的中共党员

    黄负生(1891—1922),原名凤清,安徽休宁人,武昌县华林工业传习所肄业。1913年起任武昌中华大学教员。1917年与恽代英等组织互助社。五四运动时参加领导武汉爱国学生运动。1920年加入湖北共产主义小组,是建党初期全国最早的50多名党员之一。曾任共存社经济干事、中共武汉区宣传部部长兼党刊《武汉星期评论》主编。参与领导汉口人力车工人罢工、湖北女师学潮等斗争。

    中共武汉区委成立后,黄负生任宣传委员。那时除了书记包惠僧由中央发给并不高的生活费外,黄负生和陈潭秋没有补贴。黄负生在武昌中华大学(今华中师范大学)、致忠中学等4所学校兼课,恽代英、夏之栩(赵世炎夫人)、徐全直(陈潭秋夫人)、李文宜(罗亦农夫人)均是他的学生。拿到的薪水除供养家外,全部拿出办报和充当党组织经费。

    中共武汉区委机关就设立在以黄负生夫妇名义租住的一座中式二层楼内(武昌黄土坡27号,今首义路59号),中共早期革命家项英、施洋、林育英、李求实等就是在这里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2年初毛泽东途经武汉,住在黄负生家。其间,他多次与黄负生交谈,对黄负生的人品、文品颇为赞赏,遂留下了“湖南有个蔡和森,湖北有个黄负生”这一高度评价。1922年,时任《武汉星期评论》主编的黄负生,因拒绝向当局透露一篇揭露腐败文章的作者姓名,遭殴打吐血,因伤情恶化去世。临终前把5岁的儿子黄钢和2岁的女儿黄铁“托孤”给陈潭秋。

黄负生同志画像

    哥哥黄钢的人生报告

    1933年黄钢在武昌十四中初中毕业后,考上了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唐义精免了他的学费,但黄钢没钱买文具和交伙食费。他捡别人扔掉的纸张文具用,中午开饭时间,他佯称回家用餐,有时就躲进厕所里。两年之后,黄钢报考了在武昌招生的南京戏校,在南京中央电影摄影场当练习生。他之所以报考南京戏校,是因为学校每月只收8元伙食费,而此时的黄钢已开始发表评论、散文和诗歌,每月挣8元稿费还是有把握的。他要走一条自力更生、独立生活之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与黄钢父母十分熟悉的夏之栩和她的母亲夏娘娘,从南京监狱和苏州反省院释放出来,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通过李文宜找到黄钢兄妹,决定把他们送到延安去。1938年10月,就在报载广州失守于日军的那一天,黄钢脱离了那个从南京迁移到重庆南岸的中央电影场,衣襟里缝着博古和夏之栩分别写给鲁迅艺术学院院长沙可夫和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富春的介绍信,途经川陕公路先到西安,而后转赴延安。一路关卡林立的长途转移之中,完全依靠从重庆到西安公干的陈晨弄到的一张国民党军委会的官方护照。

黄钢

    到延安后,21岁的黄钢经过考试进入鲁艺文学系学习。1939年初,根据到达延安前后的亲身体会,黄钢写了一篇讴歌延安生活的纪实文章《两个除夕》。这篇文章经过在武汉学生时代的朋友,当时延安鲁艺文学系的教员严文井转寄给香港《大公报》的杨刚和萧乾发表。同年初,黄钢在鲁艺文学系的又一篇报告文学《开麦拉之前的汪精卫》,经文学系主任陈荒煤看过后,立即推荐给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厅长周扬,周扬将此稿邮寄到当时在桂林出版的《文艺战线》杂志发表。这两篇作品是黄钢以报告文学为主的文学创作活动的开始。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老骥啸天——林伯野
·下一篇:《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红旗渠的总设计师——杨贵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毛主席永远活在藏族人民的心里——吴泽刚(赤尔登)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一片丹心献给党——李秋泉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建东方毛泽东网的红色收藏家——刘廷汉
·陶铸女儿:只有打掉特权才能彻底打掉腐败温床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再唱东方红 东方大地春——姜银林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热心收藏毛主席照片三十五年——梁国忠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中国收藏毛主席著作第一人——张迪杰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为了一个神圣的红色文化梦想——李岳辉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唤起对红色时代的追忆——陈志全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二十年的伟人情结——崔启运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将军胸怀 书写天下——鉴赏赵勇田珍藏的中国人
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耿仲琳: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十八大提出要重视“智库建设”
努力推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
黎荣华: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特稿: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黎荣华:永远的老兵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