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钢(1917—1993),中共早期党员黄负生之子,生于武昌。著名报告文学家、剧作家、评论家。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9月,黄钢转赴东北解放区,先后任冀察热辽解放区党报随军记者、新华分社副社长。解放后在中宣部电影处工作,后担任《人民日报》评论员等。代表作品《永不消逝的电波》、《李四光》、《团结起来到明天》、《我看到了八路军》等。
黄铁,黄钢之妹,生于1919年10月22日。1938年入党。在延安,她先后在抗大、中央党校、中国女子大学和鲁艺学习。1945年至解放前后,黄铁历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监狱看守所教员,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今《人民日报》)副刊编辑,《江汉日报》(今《湖北日报》)副刊部主编,武汉市妇联宣传部长、市委宣传部文化科长兼市文联副主席,云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长兼省文联副主席,云南省文化局局长、党组书记,国家民委副司长兼中央民大“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研究所”所长等。代表作叙事长诗《阿诗玛》。
父亲黄负生是早期的中共党员
黄负生(1891—1922),原名凤清,安徽休宁人,武昌县华林工业传习所肄业。1913年起任武昌中华大学教员。1917年与恽代英等组织互助社。五四运动时参加领导武汉爱国学生运动。1920年加入湖北共产主义小组,是建党初期全国最早的50多名党员之一。曾任共存社经济干事、中共武汉区宣传部部长兼党刊《武汉星期评论》主编。参与领导汉口人力车工人罢工、湖北女师学潮等斗争。
中共武汉区委成立后,黄负生任宣传委员。那时除了书记包惠僧由中央发给并不高的生活费外,黄负生和陈潭秋没有补贴。黄负生在武昌中华大学(今华中师范大学)、致忠中学等4所学校兼课,恽代英、夏之栩(赵世炎夫人)、徐全直(陈潭秋夫人)、李文宜(罗亦农夫人)均是他的学生。拿到的薪水除供养家外,全部拿出办报和充当党组织经费。
中共武汉区委机关就设立在以黄负生夫妇名义租住的一座中式二层楼内(武昌黄土坡27号,今首义路59号),中共早期革命家项英、施洋、林育英、李求实等就是在这里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2年初毛泽东途经武汉,住在黄负生家。其间,他多次与黄负生交谈,对黄负生的人品、文品颇为赞赏,遂留下了“湖南有个蔡和森,湖北有个黄负生”这一高度评价。1922年,时任《武汉星期评论》主编的黄负生,因拒绝向当局透露一篇揭露腐败文章的作者姓名,遭殴打吐血,因伤情恶化去世。临终前把5岁的儿子黄钢和2岁的女儿黄铁“托孤”给陈潭秋。
黄负生同志画像
哥哥黄钢的人生报告
1933年黄钢在武昌十四中初中毕业后,考上了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唐义精免了他的学费,但黄钢没钱买文具和交伙食费。他捡别人扔掉的纸张文具用,中午开饭时间,他佯称回家用餐,有时就躲进厕所里。两年之后,黄钢报考了在武昌招生的南京戏校,在南京中央电影摄影场当练习生。他之所以报考南京戏校,是因为学校每月只收8元伙食费,而此时的黄钢已开始发表评论、散文和诗歌,每月挣8元稿费还是有把握的。他要走一条自力更生、独立生活之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与黄钢父母十分熟悉的夏之栩和她的母亲夏娘娘,从南京监狱和苏州反省院释放出来,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通过李文宜找到黄钢兄妹,决定把他们送到延安去。1938年10月,就在报载广州失守于日军的那一天,黄钢脱离了那个从南京迁移到重庆南岸的中央电影场,衣襟里缝着博古和夏之栩分别写给鲁迅艺术学院院长沙可夫和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富春的介绍信,途经川陕公路先到西安,而后转赴延安。一路关卡林立的长途转移之中,完全依靠从重庆到西安公干的陈晨弄到的一张国民党军委会的官方护照。
黄钢
到延安后,21岁的黄钢经过考试进入鲁艺文学系学习。1939年初,根据到达延安前后的亲身体会,黄钢写了一篇讴歌延安生活的纪实文章《两个除夕》。这篇文章经过在武汉学生时代的朋友,当时延安鲁艺文学系的教员严文井转寄给香港《大公报》的杨刚和萧乾发表。同年初,黄钢在鲁艺文学系的又一篇报告文学《开麦拉之前的汪精卫》,经文学系主任陈荒煤看过后,立即推荐给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厅长周扬,周扬将此稿邮寄到当时在桂林出版的《文艺战线》杂志发表。这两篇作品是黄钢以报告文学为主的文学创作活动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