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顿寿阳 两年巨变
山西省寿阳县是个多次“通天“的小县。文革开始后,这个县从县委到公社的在职干部形成了势不两立的两大派,轮流掌权,谁掌权就宣布对方为反革命派。由于武斗不断,先后伤亡近百人。因为乱,农村工作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农业产量连年下降,由年售余粮4000万斤变成了吃粮靠供应的穷县。
1974年张怀英受命到寿阳县任县委书记。到任后,有的同志提出要照搬大寨的做法抓生产,张怀英说:“学大寨主要是学精神,不是学做法。”他根据寿阳的具体情况,提出在寿阳学大寨需要“四个不”:一不搞大队核算;二不搞大寨计工法;三不取消自留地;四不抓“五种人”。生产队以上的干部一年以内一个也不换,有错误的干部改了就好,如果不改,第二年再说。针对寿阳两派争斗不止,严重影响生产的问题,他在全县大会上讲:“寿阳县两派的广大干部群众都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两派都是拥护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革命者,两派又都是错误路线的受害者,现在也都应该是和错误路线斗争的战斗者、胜利者。”
正确的措施和振奋人心的语言,及时稳定了寿阳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情绪。由于张怀英坚持安定团结、坚持党性,一切出于公心,以身作则,带头苦干,公平、公正,成功地实践了他主导的一系列决策。两年之内,寿阳全县粮食总产量就由原来的9000万斤猛增到1975年的2亿5000万斤,1975年售粮1亿多斤。当时的中央领导在第一次全国农村领导小组会上七次讲到寿阳经验,对张怀英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引黄灌溉 运城丰收
1976年,49岁的张怀英到达号称“山西小江南”、却是“十年九旱,年年伏旱”的运城地区任地委书记。
他到任后经过多方调查研究发现,干旱是制约全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要想丰产高产,必须大办水利,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
按说,黄河流经运城地区7个县,灌溉水源并不缺。可是长期以来,各县在搞引黄灌溉工程时,基本都是各自为战,工程小、综合效益差。全地区共有耕地929万亩,水浇地只有200多万亩,其余的700多万亩完全靠天吃饭。
张怀英(左)陪同山西省委书记王谦在运城视察工作
运城本来是个农业大区,由于缺水,长期以来人民的生活却没有多大改善,财政亏空很大,国家每年都要补贴几百万元。
经过考察,张怀英提出在永济县尊村搞一个全区性的引黄灌溉工程。设计规模为十级23站,干渠总长570多华里,总扬程211米,总装机67400千瓦,提水流量每秒46立方米。横穿5个县34个乡镇465个自然村,可直接灌溉运城、永济、临猗、夏县、闻喜5个县的166万亩耕地,附属工程可扩展灌溉40万亩。工程总概算为20563万元,是当时黄河流域最大的引黄灌溉工程之一。
1976年4月1日,张怀英上任仅5个月后,尊村引黄工程便破土动工。这项工程气势磅礴,难度极大。为了早建成,早受益,张怀英把办公室搬到了引黄工地,总指挥部和6个分指挥部都实行半天办公、半天参加施工劳动的制度。张怀英以身作则,一边担任总指挥,一边参加劳动。二级站也在8月上马。这年冬天,一级站就实现了试上水,当年就有20万亩麦田受益。此后,三至九级站、总干渠及部分输变电工程也相继开工,全线展开。
经过全地区上下一年半的大会战,整个工程做到春浇面积达80万亩。1979年,三到五级站相继投入使用,当年浇地30多万亩。真正实现了边设计、边施工、边受益。
在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的同时,张怀英还组织筹划了全地区10万吨合成氨的建设工程,县县建起了化肥厂。
引黄工程与10万吨合成氨工程的建设,为运城地区农业生产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工程建设使运城地区的农业生产从1978年开始受益,到1979年就发挥了巨大作用。如永济县,1979年小麦亩产突破400斤,达到了当时我国农业发展纲要的标准;全县总产值达3013万元,比上年增长64%;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67元,比上年增长190元。夏县1978年粮食总产突破2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之后又连续4年实现粮食、棉花丰收。1980年,运城全地区实现粮棉大丰收,超过历史最高年。1980年后,又连续三年实现农业大丰收。全地区的粮棉产量、农业总产值、总收入、人均分红等主要指标都超计划、超历史最高年。水利部部长钱正英在视察运城引黄工程后说:“真是没有见过的高速度。”
张怀英一生以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以共产党员的坚定党性,把毕生精力投身到了探索山区农村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实践活动之中,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张怀英夫妇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