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文化县
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实践考验,张怀英逐步走上了领导岗位。在工作之余,他酷爱学习,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书不离手,爱书如命,是典型的学习性干部。解放初期,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教育普及活动,以文化活动来促进农业生产。
他担任昔阳县委书记后,针对农民群众文化娱乐需求日益高涨的状况,要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农村文化教育活动,把开展群众文化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全县文化活动开展后,群众以板报、幻灯、唱戏、扭秧歌、说快板等形式在田间、地头和晚上开展活动,既活跃了文化生活,又改造了后进群众。不但培养出一大批农民音乐家、作家、画家、戏剧家、诗人、歌唱家等艺术人才,还出现了一批农民发明家和技术改革家,群众的素质得到极大的提高。其中最杰出的有史掌元、高毛孩、李济胜、李居鹏,人称“农民四大家”。小学毕业的李济胜创作的《土地还家》、《取缔一贯道》等剧本,在《山西文化》、《山西日报》发表,被誉为“农民剧作家”;农民诗人李居鹏从1957年就开始进行诗歌创作,在《诗刊》杂志经常发表诗作。他写诗从不脱离劳动;农民画家高毛孩创作的《大玉米》在全国享有盛誉;农民作曲家史掌元创作的《唱得幸福落满坡》被评为全国一等奖,成为全国民众广为传唱的名歌,还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国外。
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既减少了会议,教育了群众,又很好地贯彻了党的方针政策,极大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经过几年努力,昔阳县出现了“乡乡有文化网,村村有俱乐部,部部有展览馆”和“村村有剧团、人人唱新歌”的可喜局面。
1958年3月23日至30日,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文化局在昔阳县召开了山西省农村文化工作大会,参加会议的500多位代表听取了昔阳县大搞农村文化工作的经验介绍,参观了全县的文化设施后受到极大启发。4月12日,《山西日报》发表社论,题为《让昔阳之花开遍全省》。
1958年4月下旬,张怀英出席了由全国文化厅局长参加的“全国农村群众文化艺术工作会议”,并在大会上作了《我们怎样领导农村文化工作》的发言。 4月25日的《文汇报》全文刊登了张怀英的发言稿,并配发了《学昔阳,赶昔阳》的社论。
会议结束后,张怀英参加了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并在会上介绍了昔阳县领导群众文化工作的经验。会后,国务院命名昔阳县为全国第一个文化县。
实践四级干部参加劳动
张怀英一生勤奋好学,与群众同甘共苦,工作尽职尽责。无论是担任区委书记还是县委书记,他始终保持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作风。这种工作作风至今让当地百姓难以忘怀。1957年,中央发出了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号召,县委立即宣传贯彻,但是效果并不好。在研究和学习中,张怀英发现列宁和毛主席都非常重视干部参加劳动的问题。他心想,列宁、毛主席这样的领袖每年都能抽出一定时间来参加劳动,我们的一些县乡干部甚至是村队干部有什么理由脱离生产劳动呢?针对“没时间参加劳动”的情况,大寨等先进大队的干部不脱离生产劳动的情况就格外引人注目。
1958年,昔阳县委在总结了刀把口、白羊峪、大寨、北泉村等先进单位的经验后,批驳了“工作忙不能参加劳动”和“当干部就是为了不劳动”的错误观点,做出了全县四级干部“参加生产,领导生产”的决定。
干部参加劳动的决定和具体措施做出后,上至县委书记、县长,下至生产队长,全县的干部都参加了生产劳动,干部劳动很快就在全县造成了声势。到1959年秋,全县四级干部参加劳动已经蔚然成风。1960年,干部不参加劳动的现象在昔阳县基本消失了。
昔阳县的做法引起了各级的高度重视,毛主席在《关于昔阳县干部参加劳动已形成风尚》的批语中指出:“红楼梦里贾家是如何败下来的?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划者无一。昔阳县土质不好,干部参加劳动带起来了。”在杭州会议上,毛主席又说:“支部书记不参加劳动还不是‘保甲长’?干部不参加劳动就可能变成国民党。很多问题,一参加劳动都可以解决”,“干部参加劳动是百年大计,是保证领导权始终掌握在劳动者手中的大问题。县社两级干部也都要参加劳动。我们希望几年之内分期分批都搞到昔阳县的程度。”
1963年6月3日开始,《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在3个月当中,连续发表了15篇关于干部参加劳动的重要社论及大量的后续报道。这一年开始,不仅全国各级干部参加劳动,军队高级将领也纷纷下连当兵,学校也不断组织大中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了组织干部学习昔阳县干部参加劳动的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干部队伍的建设。
培育大寨典型
大寨是一个土石山区,百分之八十是山坡。1948年7月,张怀英到大寨村所在的一区任区委书记。当时区委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起来,发展生产。
在大寨村,人称“个半驴”的陈永贵成立了一个互助组,把土地整修得特别好,把塌了多年的地堰也垒起来了,庄稼长得很茂盛,产量连年增长。张怀英发现并大力宣传这个先进典型的同时,还帮助陈永贵扫盲,力排众议批准陈永贵入党,引导大寨成立合作社,帮助大寨治山治水等。同时加强对大寨党支部的政治思想教育,使大寨村民的思想觉悟普遍得到了很大提高。
张怀英与陈永贵(左二)在大寨规划山河治理
张怀英任县委书记后,不断地号召全县农业学大寨,并积极总结推广大寨的生产经验。同时号召全县学习刀把口、白羊峪这两个林牧业生产的先进典型,并称昔阳 “三枝花”,从而带动了全县农、林、牧的全面发展。
1960年8月下旬,山西省委书记处书记黄志刚到晋中各县视察工作,来到昔阳县大寨大队后情不自禁地赞叹道:“这真是世外桃园啊!”
大寨从1953年办合作社时卖给国家的余粮户均不到600斤,到1960年,已经达到当年的6倍。
大寨人战天斗地的精神,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典范。1964年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大寨精神在全国得到推广。大寨这个全国农业战线上的先进典型,对推动全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发现先进典型、培育先进典型、推广宣传先进典型是张怀英从事领导工作始终重视的大事。可以说大寨典型的形成与以展,耗费了张怀英大量的心血。张怀英去世后,原山西省委书记陶鲁茄的题词中深情写到“提起张怀英,就想到大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