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旧址新闻
【永远的邓政委·足迹】第五期|重庆留法预备学校(组图)
2022-04-21 09:12:48
作者:百色起义革命旧址管理处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1929年秋,年仅25岁的邓小平作为中共中央代表来到广西,与主政广西的俞作柏、李明瑞政府接洽,领导广西党的全盘工作。他从广西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创造性地执行中央的指示,点燃了百色起义的熊熊火炬,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创建了为全国所瞩目的右江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百色,作为邓小平军事生涯的起点,这片红土地上的壮乡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位饮马右江、雄姿英发的“邓政委”,永远不会忘记这位时刻牵挂百色老区的“老共产党员”,永远不会忘记这位带领各族人民走上富裕之路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知所从来,方明将往。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2022年是邓小平同志逝世25周年,为缅怀他的丰功伟绩,传承红色基因,唱响赓续红色血脉的主旋律,红七军军部旧址特别推出“永远的邓政委——足迹”专栏。从年少时期的笃志求学,励精图治,到革命年代的浴血奋战、百折不挠,从建设时期的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到改革岁月的解放思想,锐意进取,邓小平一生的奋斗历程留下许多光辉印记,勾勒出邓小平初心为民,矢志复兴的历史曲线。追寻光辉足迹,领略伟人风采,致敬革命先辈!在伟大的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位于临江门的重庆留法预备学校旧址(图源自重庆党史网)

    1919年9月,邓小平和远房叔叔邓绍圣、同学胡伦结伴来到重庆,经考试被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作为自费生录取。学校设在重庆夫子祠(现地址为重庆二十九中学)内,设施简陋,学生一律走读,食宿自理,学制一年。学校共招收学生一百一十人,分为初级班和高级班。学校设有法文、中文、代数、几何、物理及工业常识等课目,让学生粗通法语并掌握一定的工业技术知识,为赴法勤工俭学作准备。

▲如今的重庆二十九中学(图片源自网络)

    重庆二十九中学,位于重庆市渝中区邹容路143号,校址曾是重庆府文庙所在地。学校创建于1907年,其前身是巴县中学和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革命前辈张闻天、萧楚女曾在此执教。邓小平留法前在此就读"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

▲重庆留法勤工俭学分会预备学校赴法学生代表名册。“邓希贤”(邓小平曾用名)三个字在名单的右下方。(图源自七一网客户端)

    邓小平在学校里不仅刻苦学习文化知识,还参加了学校留法勤工俭学同学会。当时重庆学生爱国运动高涨,他多次和同学们一道,举行集会、游行、演讲,散发传单,发动各界抵制日货。在留法勤工俭学同学会的组织下,他们还同其他学校的学生一起,与贩卖日货的重庆警察厅长郑贤书进行了一场坚决的斗争。这场斗争不仅进一步激发了邓小平的爱国热情,而且使他进一步增强了工业救国的思想。

▲当年邓小平等83名重庆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列队离校后经过的太平门遗址。(图源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920年7月19日,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在重庆总商会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参加完毕业典礼后,邓小平通过法国驻重庆领事馆的口试以及体格检查,取得赴法勤工俭学自费生资格。这期间,他回广安向家人辞行,从此再没回过广安。1920年8月27日下午,邓小平和邓绍圣等八十三名同学列队离开学校,在重庆各界人士的欢送下,出太平门,登上法商聚福洋行的“吉庆”号客轮。次日,客轮启程出川,驶往上海。1920年9月11日清晨,邓小平和同学们在上海黄浦码头登上“盎特菜蓬”号邮船,启程前往法国

    来源:《邓小平传》、《邓小平年谱》、重庆党史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永远的邓政委·足迹】第四期|广安县立高等小学堂(组图)
·下一篇:无
·【永远的邓政委·足迹】第四期|广安县立高等小学堂(组图)
·百色起义革命旧址管理处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专题布置会(组图)
·让红色血脉在青山绿水中源远流长|我处与右江公路养护中心党总支开展主题共建活动(组图
·【永远的邓政委·足迹】第三期|北山小学堂(组图)
·让“爱”无“碍”|红七军军部旧址不遗余力(组图)
·以真才实学建功新时代——我处开展专业技能提升培训(组图)
·【永远的邓政委·足迹】第二期|翰林院子
·【新闻分享】中宣部、文旅部、国家文物局发文!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为青少年提升精神素养
·【永远的邓政委·足迹】第一期 | 邓家老宅(组图)
·【国宝会馆“话”节气】雨水(组图)
百色起义革命旧址管理处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百色起义革命旧址管理处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