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秋,年仅25岁的邓小平作为中共中央代表来到广西,与主政广西的俞作柏、李明瑞政府接洽,领导广西党的全盘工作。他从广西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创造性地执行中央的指示,点燃了百色起义的熊熊火炬,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创建了为全国所瞩目的右江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百色,作为邓小平军事生涯的起点,这片红土地上的壮乡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位饮马右江、雄姿英发的“邓政委”,永远不会忘记这位时刻牵挂百色老区的“老共产党员”,永远不会忘记这位带领各族人民走上富裕之路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知所从来,方明将往。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2022年是邓小平同志逝世25周年,为缅怀他的丰功伟绩,传承红色基因,唱响赓续红色血脉的主旋律,红七军军部旧址特别推出“永远的邓政委——足迹”专栏。从年少时期的笃志求学,励精图治,到革命年代的浴血奋战、百折不挠,从建设时期的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到改革岁月的解放思想,锐意进取,邓小平一生的奋斗历程留下许多光辉印记,勾勒出邓小平初心为民,矢志复兴的历史曲线。
追寻光辉足迹, 领略伟人风采, 致敬革命先辈! 在伟大的奋斗历程中 汲取前进的力量!
广安县立高等小学堂原址(图片源自广安在线)
1915年秋,邓小平考入县立高等小学堂,开始接受初步的新式教育。在这里,邓小平度过了三年新学生活,开始接触“德先生”和“赛先生”等进步思想。在此读书期间,邓小平目睹了军阀混战的闹剧,还为洋货充斥而困惑。这时的他尽管还不能作深入的思考,但对动荡、混乱的社会局面有深切的感受。他后来回忆说,他此时逐渐萌发出了一种“简单的爱国思想”。
《新青年》第二卷第一号(图源自网络)
从县立高等小学堂毕业后,邓小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广安县立中学。当时国内政局风云突变,思想文化领域非常活跃,《新青年》等宣传新思想、新道德和新文化的书刊传入了广安。邓小平一面读书,一面从当时国内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中思索救国之真理。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广安县立中学和县立高等小学堂联合成立了学生爱国分会。邓小平积极参加学生爱国分会组织的声援和配合全国学生、工人、商人的集会、宣传、罢课活动。这是他第一次以主人翁的姿态参加革命活动。同年6月,学校停课,邓小平离校回家,从此结束了在广安的求学生涯。
广安县立高等小学堂旧址于2002年12月27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图片源自广安在线)
广安县立高等小学堂原名广安州立高等小学堂,1904年,由广安知名人士蒲殿俊以城北玉皇观紫金精舍为堂址,合并渠江、甘棠、培文三书社而创办。
1913年2月,广安州改县,广安州立高等小学堂更名为广安县立高等小学堂。广安县立高等小学堂原为四合院前后两院布局,占地面积720平方米。现存旧址仅有1栋一楼一底的教学楼,面积为540平方米,建筑结构为单檐,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穿斗式梁架,砖木结构。广安县立高等小学堂旧址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2006年被团中央命名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邓小平传》、《邓小平档案背后的故事》、四川党史公众号、小平故里新青年公众号、广安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