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同志们:
一代代人民英雄和爱国志士为我们铺就了一条通往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以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托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这种精神力量就是“红色基因”。
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和党性不只是抽象的概念,其内涵是通过历史呈现的,应从历史的角度理解和把握。
革命时期的红色基因是“鲜血”,中国共产党人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的红色基因是“汗水”,中国精神体现的是汗水浇灌出来的精神;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红色基因则是“坚守、忠诚、担当、干净”。
在革命时期谈党性,形象地表达,即“我是共产党员,我先上”;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的党性,即“我是共产党员,我带头”;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尤其是十八大以来谈党性,即“我是共产党员,我要为人民担当”。
共产党人都有三种身份,一是自然人,从自然人中可引出人性;二是作为社会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人民服务,所以,社会人蕴含着人民性;三是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讲党性。
人性、人民性、党性是内在相关、有机统一的,构成一个严密的有机整体。不谈人性,连基本的品格都不具备,党性就容易飘在空中,很难落地。但仅谈人性不谈人民性和党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就无从谈起。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强调要传承红色文化、红色基因,尤其强调党性教育是中共各级党校的主业、主课。
传承红色基因,应注重挖掘党史的红色底蕴,植入忠诚基因,确保红色传人不变质,增进理解认同。注重深度讲述我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创业的奋斗历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解析红色基因的传承脉络,增强人们的归属意识。要深度盘活地方的红色资源,实地感悟红色基因的思想震撼,追忆先烈事迹,增强人们的情感依归。从而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对8800多万名党员来说,最好的纪念,就是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强化党性。就是要在重温红色经典的基础上,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让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期彰显时代价值和内涵。今天,受青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指派,应xxx领导之邀,我将利用半天的时间和大家一起学习党史国史,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党史。
现在,我就学习国史、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向大家讲五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二是怎样认识和把握党的波澜壮阔的丰富历史;三是学习党史,更要理解党史;四是党的历史给我们的启示;五是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一、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
披览前踪,鉴往开来。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调整时期,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党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许多问题涉及党的历史,正确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关系党的形象、党的生命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党员、干部更要以史为鉴,继往开来,为科学发展贡献力量,谱写新的篇章。
(一)加强党史学习和研究是提高党员素质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为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现在,大多数在职党员干部和领导干部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许多人没有经历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艰苦斗争,也没有直接参与新中国成立以后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相当一部分人甚至没有经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反面教育,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取得的成就以及历史曲折缺乏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因此很需要组织和引导他们比较系统地学习党的整个历史,接受生动具体的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使命源于信仰。党的历史不仅同党的过去相联系,也同党的现在和未来相联系。只有对党昨天的奋斗有深切了解,才能做好今天的现实工作,承担起明天的新使命。因此,倍加珍惜党的历史,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章、发挥模范作用、履行权利义务的必然要求,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
鉴往益于开来。由于多种原因,一些党员、干部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党史、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党史还了解得不够全面不够深入;一些党员、干部对党的历史经验的认识和把握还不够科学不够系统;一些党员、干部对党史中的一些问题还存在模糊认识。这对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党性原则、理想信念等产生了一定影响。党员是党的历史人物的具体实践者,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党的历史人物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对于执政党的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而言,只有铭记党的历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这是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要求;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现实需要;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需要。
(二)加强党史学习和研究是提高党员能力的需要
加强党史的学习和研究,提高党员、干部的能力,关键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因此,要总结历史经验,科学把握党的执政能力的构成。党的执政能力的主体是由党的干部、广大党员和党的各级组织三个部门构成的,相应地,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也体现为这三个主体的能力的提高。
第一,提高党的领导干部的能力。历史经验表明,对于执政党而言,领导干部是构成党的整体要素之一,是党的政治权力的直接承担者,提高领导干部的能力是提高党的整体能力的关键。因此,考察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考察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控制和行使国家权力的能力,考察其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主要是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的明确要求,核心在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素质和执政本领。
第二,提高广大党员的能力。历史经验证明,人民群众评判党的执政能力,不仅要看执政者运用权力为人民办事的本领,而且要通过身边党员的言行来评价整个执政党。因此,不直接掌握国家权力的广大党员的能力,同样是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各种能力,通过他们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去,团结和带领群众完成党和国家的任务,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关注的重页页要方面。
第三,提高党的各级组织的能力。历史经验表明,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的整体执政能力并非各级领导干部能力的简单相加。在实践中存在这种情况,我们配备到各级重要岗位上的干部,其个体素质和能力都很强,但一旦组成一个班子,就可能出现许多矛盾,不仅影响执政效果,而且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其中当然有个人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制度和体制的因素。要研究整体的各个部分与各个要素的科学配置与有效组合,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制和机制,才能从整体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三)加强党史学习和研究是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
历史经验证明,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任务的战斗堡垒。加强党史的研究宣传和学习教育,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总结经验,拓宽领域、强化功能,不断加强和巩固党的基层组织。
一是扩大基层组织覆盖面。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高度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新形式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借鉴历史经验,结合新任务和新要求,努力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全社会。在以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上,按照便于党员参加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要求,在各类经济组织、中介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二是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党的基层组织要借鉴党的成功经验,适应新形式新任务的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方式,准确把握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时效性上下功夫,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结合行业和地区特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化基层党建工作三级联创活动,完善“三会一课”制度。
三是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工作。历史经验表明,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务公开是党内民主的重要内容。要以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表达权、监督权为重点,不断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要坚持积极稳妥、注重实效,循序渐进、讲求实效,保证公开的时效性和经常性,防止形式主义;要坚持统筹兼顾、改革创新,把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居务公开和办事公开有机结合、协调运转。
总之,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怎样认识和把握党的波澜壮阔的丰富历史
历史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构成的,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背后有没有规律?事物的本质能不能被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历史,必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使用科学的方法。
(一)学习党的历史,我们要明确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即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须要回答和叙述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既是人们主观意识中的问题,也是客观历史事实中的问题。党的历史中的所有重大问题都与这个问题有关,由此而产生,由此而引发。学习党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党的90多年历史中,贯穿和围绕着这样一些基本问题: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革命和现代化的关系、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等。党的历史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都与这个最根本的问题密切相关。
大家知道:97年前,中国共产党,这个只有50多名党员的政党,像表征生命的婴儿,光着小脚丫,诞生在嘉兴南湖烟雨中的小船上。光阴荏苒,百年沧桑,弹指一挥间。如今他已成为拥有8800万党员的世界大党,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航者,完成“三个伟大的历史贡献”,为人类提供中国方案。他的成长和成就让世人惊叹,让人想走一走过他来时的路,去探寻——他从哪里来,走过哪些路,要到哪里去。
救亡图存:他从这里走来。
从19世纪中叶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成为最紧迫的历史任务。为此,无数仁人志士不懈探索,中国人民进行一次次抗争,各种主义和思潮“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未能改变国家和人民的悲惨命运。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结束了国家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局面。毛泽东说:“中国人站起来了。”
多少共产党员,从血雨腥风中走来,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经历了无数血与火的洗礼,抛头颅,洒热血,金戈铁马,前赴后继。为什么能这样不怕死?因为这是信仰的力量,这是不忘初心的坚守——马克思主义赋予党理论的灵魂,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坚定党实践的步伐,苦难的中国人民成为党休戚与共的同路人。
富国强民:他在这里曲折前进。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的40年里,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艰辛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在这段征程中,党领导我们在旧中国千疮百孔的破布上描绘了最美丽的图画:
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从此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推进各项社会改革,结束了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历史;在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尖端科学技术领域成为世界翘楚,取得了敢于对美国人说“不”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全面胜利,打破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获得了世界和平与进步的话语权。
虽然党由于执政经验不足,犯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错误,但是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为什么在曲折中还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因为这是信仰的力量,这是不忘初心的坚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赋予党理论创新的灵魂,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仍然是党和人民奋勇向前的灯塔,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始终认定跟党走,坚信我们始终在一起。
强国之路:他在这里阔步前行。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这头狮子显得相对羸弱。怎么样让自己发展起来?他面临焦灼的抉择。
模仿苏联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严重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解放生产力。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1978年,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日益繁荣昌盛,综合国力迅速增强,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巨大成就之下,有人质疑改革前的路是不是走错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还要不要?一时间,出发时的初心似乎要被偏废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代表党坚定地表明:“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他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一切的继续前进,都因为不忘初心。
民族复兴:他在这里继续前进。
“产生于过去的现在,孕育着伟大的未来。”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要大力推进“五大发展理念”的全面落实,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向形态更高级、阶层更和谐、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然而,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我们的挑战越来越多,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因素有所增加,全球发展不平衡逐渐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面对各类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站在新的起点上再次出发,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习近平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前进的路,并不一帆风顺。要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这样伟大的目标,我们就不能走老路,不能走邪路,必须永远铭记当初为什么出发,永远铭记我们走过的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走好现在的路,开拓未来的路。
97年前,中国共产党从南湖上的一叶小舟起航,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一路高歌,披荆斩棘,用30年时间建国,用30年时间立国,用30年时间成为大国。我们坚信未来的30年,将是中国开启强国进程,实现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二)学习党的历史,我们要明确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主题和主线是什么。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历史任务来看,党一诞生就肩负起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政党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规律和过程。近代中国为什么会产生中国共产党?它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和劳动对立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二是独立工人运动的发生和发展。两者缺一不可。只有这二者紧密结合,才能产生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一诞生就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地肩负起了两大历史任务。党的90多年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这就是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
(三)学习党的历史,我们要明确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是什么。从党的历史的横断面看,中国共产党历史可以分为三个大的方面。党所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是通过党的历史的这三个大的方面来展开的。一是不懈奋斗史,即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二是理论探索史,即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三是自身建设史,即党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的历史。这三个方面构成了党的历史的主流和本质。
(四)学习党的历史,我们要明确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脉络和线索是什么。量变堆积历史,质变分割历史。从党的历史的线性延展和纵向坐标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的历史还没有完结,还正在向后延续。党所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是通过党的90多年的三个历史时期具体表现和展示的。第一个历史时期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诞生共28年,第二个历史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诞生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共29年,第三个历史时期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迄今为止共40年。对这三个历史时期,我们用三个关键词进行概括,就是革命、建设、改革。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许多重要历史坐标和时间节点,这一个个历史坐标和时间节点连接和串通了党的历史的一个个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点面结合则内含了党的历史的具体内容,构成了党的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全部历史。
(五)学习党的历史,我们要明确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所做的三件大事。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做了许多许多事情,但是,概括起来主要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这三件大事是党在三个历史时期分别做的:第一个历史时期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个历史时期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个历史时期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件大事还没有做完,还正在向前推进。第一个历史时期做的第一件大事是为了救国,解决挨打问题,让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二个历史时期做的第二件大事是为了兴国,解决挨饿问题,让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富起来了,第三个历史时期做的第三件大事是为了强国,解决挨骂问题,也就是让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强起来!第一件大事是后两件大事发生的前提,第二件大事是第一件大事的必然走向,第三件大事是第二件大事继续探索的伟大成果。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根本方向。三件大事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体现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演进的大逻辑,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同人民群众一道顽强拼搏、接续奋斗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成就了我们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所作出的重大历史贡献。
(六)学习党的历史,我们要明确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奋斗、创造、积累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历史中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推动和实现了党和人民事业的兴旺发达。而在这些成就中的根本成就,归结起来就是党和人民经过90多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奋发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现在,我国的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大为提升。我们正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中国“风景这边独好”。这就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本质,这就是中国社会历史的趋势和走向。讲历史就有说服力,看历史我们就能看清前途。
三、学习党史,更要理解党史
我们学习党史的同时,更要理解党史,从党史中找寻前行的动力。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和集体记忆。习近平总书记说: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只满足于学习党史,哪怕是对党史细节背的滚瓜烂熟,如果缺乏对于党史的深刻理解,也算不得真正的学习,当然也就无法“以史为鉴”。
理解党史,就要深刻理解党在成长过程中的艰苦卓绝。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其成长过程中的艰辛。从建党初期的50名党员,发展到如今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其间经历了国共合作失败、国民党的五次“围剿”、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扫荡等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共产党人经历了雪山草地、缺衣少粮、坚壁清野等残酷环境的考验,更有无数共产党人为新中国的成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理解党史,就要深刻理解党的成长过程的不易,只有深刻理解当年的苦难,才能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才能体会到当下的幸福,才能获得前行的动力。
理解党史,就要深刻理解党所走过的这条道路的必然性。我们党走过的这条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正确的道路。林则徐、康有为、孙中山等仁人志士都没能找到适合中国的路,王明等所谓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也没能带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建立于中国国情之上的道路,才是适合我们的道路。我们党90多年来所走过的路,是建立在无数次选择和无数次失败的基础之上的。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深刻理解这种必然,才能理解党的正确与光荣,增强对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理解党史,更要深刻理解党在历史上所走过的弯路。政党的发展和人的成长一样,任何政党的发展都会经历一个曲折和反复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也是如此,经历了挫折和失败,走过了很多弯路。如何认识走过的弯路,是能否正确理解党史的关键。如果因为我们走过了弯路,就否定整个党的历史,这样理解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只有把弯路放在整个成长过程当中,才能客观认识,才能更加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我们的奋斗才更有了内生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