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如梦令•元旦
宁化是闽西又一块红色沃土,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进行过革命斗争。这片热土的儿女不仅积极献粮献物支援前线,而且踊跃从军踏上艰险长征路,为红军长征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熟悉的故人故居到杂草丛生的无名英烈坟冢,从一本破旧的军号谱到一棵茂盛的鸡爪梨树,我们再次收获不期而遇的感动与震撼。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隔着时空距离,红军精神在传承,嘹亮歌声在飞扬,当年革命英烈的功绩也应该被铭记。
为了学习,了解红色历史,传承红色精神。 于假期,同小伙伴一起去寻找一名老革命的英烈功绩。
在宁化县曹坊镇上曹村,我一行人跟随曹祥敏,来到了他爷爷曹盛福的坟前。 通往坟墓的山坡很陡,杂草丛生,脚下的路难以分辨。一行人手牵着手,踩着枯枝,一小步一小步向上爬。抬头一看,年过花甲的曹祥敏早已健步踏过杂草,将年轻的我们甩在身后——这段山路,他已经走过很多遍。 坟头新长了几棵杂草,曹祥敏徒手拔了起来,直到坟头干净了,他才叹了一口气说:“这个墓碑下面并没有我爷爷的尸骨,只有一抔当年父亲从河里捧回的黄土。”
上世纪30年代初,曹坊成为宁化县首批成立的三个区苏维政府之一。而曹祥敏的爷爷曹盛福,牺牲在1934年10月,也就是长征出发前夕。那是他参加革命的第五个年头,也是担任曹坊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后的第六个月。 由于曹盛福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扩红支前运动,敌人恨他入骨。被人告密后,曹盛福在上曹村老虎坑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这个33岁的汉子宁折不屈,誓死保守党的秘密。“我爷爷被拉出去示众后,又被‘白狗子’一刀刀给割了‘铜钱花’(‘铜钱花’是凌迟的形象说法)。”曹祥敏的眼里透着泪光,最终,曹盛福的尸体被敌人扔到河里。 这些记忆,是曹祥敏的父亲告诉他的。曹盛福遇难后,曹祥敏的父亲是家中独子,当时才3岁。为了躲避敌人的“斩草除根”,曹盛福的亲戚把这名3岁的孩子藏在山上的茅寮里,一藏就是三年。后来,曹祥敏的父亲在地主家做长工,吃尽了苦头,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曹坊人民公社副书记、淮土人民公社社长,指挥修建了三座水库。 在曹祥敏的印象中,每每提及爷爷的遭遇,父亲总是潸然泪下。今年清明节,80多岁的父亲还带领家族子弟,从厦门驱车回宁化,在曹盛福坟前拜祭。这成了曹家人一年一度的仪式,既缅怀先人,也教育后代。每到这时,曹父就会用客家话怒骂“那些白狗子”。曹祥敏还说:“父亲总是鼓励我们,要像爷爷一样,有坚定的信仰。爷爷当年只想为后代谋福祉,为了一个信仰,抛头颅洒热血,全然不怕。” 在曹祥敏看来,爷爷和父亲都是“红到骨子里”的人。 是啊,每一个宁化人,都是红色的一辈,即使没有让许多人都熟知的历史,在老一辈的故事里,我们依旧传承着这样的鲜红色,为老一辈革命人自豪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