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旅游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红色文化>>正文
忽培元:《群山》第78章
2022-01-24 10:33:40
来源:义耕堂主人
作者:忽培元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编者按】权海帆(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原副厅级巡视员,陕西省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喜剧美学研究会会长、文联委员,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优秀的传记文学或报告文学作家,应该是集历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学者型作家;优秀的传记文学或报告文学作品,则常常可以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并不是说《群山》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但其史诗性是显而易见的。把史诗性视做《群山》最突出的特点,我以为是贴切的。

     如果说文献性是在文本的说明层次上对影响民族命运的重大史实不越雷池的严格尊重,那末史诗性则是在文本的可发挥层次上对审美价值空间的拓展、对文学性的实现。应该看到,《群山作者不但以历史唯物主义的严肃态度,认真研究了那段历史,研究了那段历史中的人物也以崇高的审美理想、深刻的人生体验,思接当年而心游西北的艺术想象。优美的诗化语言和磅礴的气势,艺术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描摹了那个时代生活海洋中“弄潮儿”的群象,使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文学化,成为震撼人心的史诗。

     所谓史诗,总是描写那些在历史激流中搏击的“弄潮儿”的生命史、性格史的诗;是从进步与衰朽、正义与邪恶、革命与反动较量的高度,在历史前进的必然要求和客观趋势的揭示中,刻画那些这样那样地影响了历史进程的英雄和伟人形象的诗;是时代“弄潮儿”和英雄、伟人诗的生命史、性格史。《群山》正是从这一史诗观出发,成功地塑造了马文瑞及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一批功勋卓著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英烈的形象,同时也真实地记述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贺龙、林伯渠、王震等领导同志在西北地区领导中国革命的活动片断。马文瑞作为作者重点刻画的人物,准确生动地表现了其怎样在时代潮流推动下走向革命,又怎样在革命激流中、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走向成熟,成为一位具有坚定的革命信念、不可动摇的革命立场、处处以革命大局为重、置个人生死安危于不顾、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沉稳干练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曾作为陕北特委南路特派员,为恢复因遭受“立三路线”的危害而被破坏了的延长、延安两县党组织,在白色恐怖下穿行于敌人身边;他曾代表陕北特委潜入军阀井岳秀盘踞的榆林城内,于虎穴内为营救被敌人严密监禁着的党员同志而极力周旋;他曾只身追回被逞强怄气、一时糊涂的副队长强世清及白德胜突然带向敌方,似欲投敌的陕北第一支土生土长的革命武装——红一支队;他曾在因叛徒出卖、6位战友惨遭杀害,敌人四处通缉“共党头子”马明方、马文瑞的“米脂事变”后的严峻情势下,在陕北特委紧急会议上严辞驳斥“避开敌人锋芒,先躲一躲”的退缩性论调,力主坚定不移地建立革命武装,开展游击战争;他曾为了搞“兵运”而徒步千里,追赶敌人骑兵;……如果说这些在特定革命情势下传奇式的、铁胆英雄式的情节,表现了马文瑞性格的一个侧面。诸如:受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迫害被捕入狱,并意识到将要被活埋,绝望的痛苦噬咬着心灵时,他却在盘算着如何用暗自藏在衣角的一块银元交最后一次党费;在2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数过家门而不入,家乡土改中他又一次路过家门,且听说在“左”的政策下,叔父、姑母(烈士冯文江之母)被定为富农、地主,受到斗争甚至殴打,他却仍未踏入家门半步;……则表现了马文瑞性格的另一侧面,即高度的党性、革命原则性和心中只有革命利益而不留自我空间的崇高精神境界。这些情节或细节,都以其巨大的真实性和史诗力度,增值着作品的厚度和分量,撞击人心,感人肺腑。

     原载于《群山》评论集——《群山回响》

     《诗笔激情写辉煌》之第四部分

     第78章:地委书记马文瑞出人意料地表态支持耿飚有争议的婚事。他讲了几条理由,大家都能接受

     岁末,一场大雪覆盖了陇东原野。轰轰烈烈开展了一年的军民大生产,也暂时停息下来。静谧的清晨,窗户外面、院子里、墙头房顶上都是厚厚的一层雪。天空中还纷纷扬扬飘舞着雪花。不时地,从远处传来一两声鞭炮的爆响,提醒着人们年节快要到了。院中那株家槐的枝条上,有一群麻雀在叽叽喳喳地叫着。马文瑞醒来破例没立刻起身穿衣服,依然躺在炕上。接连不断的紧张工作,使他觉得有些疲惫。他意识到需要很好地休息调整一下,像田野里那生长了一茬庄稼的土地一样,未来的丰收,还等待着新的一年的努力。土炕很温暖,身边是熟睡着的孙铭和刚满2周岁的儿子小文。好些天了,总是忙忙乱乱,几乎还没顾得像眼前这样单独注视自己的儿子。此刻看着孩子那张红扑扑的小圆脸,他这才又一次意识到了一个人做了父亲的那种甜丝丝的滋味儿。来看过孩子的人都说,孩子长得很像自己。有人开玩笑说:“除了没长胡子,几乎一模一样!”王维舟还摸着小家伙的头说:“这个俊小子,我看是‘赛庆阳’。”从此,“赛庆阳”倒像是娃娃的名字被叫开来。他记起当初给孩子起名字的情形来。两年前也是这样一个落雪的早晨,当他早晨醒来独自注视着自己心爱的儿子,一种当父亲的责任便催促着他。“对了,得给孩子起个名字。”正想着孙铭醒来了,一双眼睛望着他笑,透着一个年轻母亲的娇气和羞涩……“文瑞,你这当爸爸的,忙得一天不着家,也该给娃起个名字嘛。”文瑞说:“我这不是正想哩嘛,你说叫什么?”“我说不好,你看着起。”“都说这娃像我,就叫小文吧。”“小文?对呀,这个名字又好写,又好记。”“也算是移风易俗。按说父子的名字不该占字,我们父子俩共占一个文字,很好。将来要供他上大学,咱们小文的文化,必定要超过‘大文’。”孙铭笑了,说:“看把你美气的!”

     他正回想着两年前的往事,小文醒来了,一双眼睛很调皮地和父亲的眼睛对视着,轻轻唤一声:“爸爸。”父亲的心里便有一股甜丝丝的感觉涌起来。回想起刚做父亲不久的那天早晨,也是面对着刚刚由睡梦中醒来的儿子,心情也同眼下这般激动。他记得那天,自己是急忙坐起身,披上棉袄,把孩子捧在手里,噢噢地逗着笑个不停。只是他还不知道刚由生产的阵痛中缓歇过来的孙铭,在一边目不转睛地望着他父子俩,更不知在这同一时刻有无限的幸福涌起在她的心头。

     结婚3年多了,她总埋怨文瑞是看工作看得比家庭重要,甚至嫌他古板,太严肃。她生性活泼,喜欢唱呀跳呀,他总不以为然地批评她,又是强调学习呀,又是督催她努力工作呀,简直有些烦!可眼下倒是出乎意料之外,她没有想到平时总那么严肃认真的一个人,此刻抱着儿子,竟然像变成了另一个多情而缠绵的人。当他一心一意地逗着孩子笑的时候,他在她的眼里就再不是那个肩挑着一副重担整天严肃认真、日夜勤恳工作着的陇东地委书记,而是一位年近30岁方才得子的父亲,一个知疼知痒、充满了宽厚的温情和令人感到可靠的有责任心的丈夫。这使得妻子平时对他的深深的钦佩又不无几分敬畏的感情里,更增添了爱慕的成分。她的心中,又一次为自己选择了他这个人而感到十分的满意。而这种令人欣慰的念头,在前一段日子里却似乎很少出现。她起先甚至对他身上那种特有的革命者的冷静和农民式的不露声色的激情很不理解。作为一个努力冲破旧式封建家庭的阻力、毅然走上革命道路的城市小知识分子,她感到自己和丈夫之间,还是存在着一道看不见的壕沟。这道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思想上的壕沟,使他们在感情上,总是不能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而在她看来,两个立志成为终身伴侣的人,却又不能做到心心相印,是难以忍受的痛苦。说来也巧,她们一同来延安的好几位同学的婚姻,都经历了由盲目结合,到陷入痛苦的过程,有的人离异了。她起初听到这一类消息,就有些寒心。但冷静下来,又觉得自己的情况与她们有着本质的不同。她曾经反复想过了,她的马文瑞作为一个独当一面的领导者,他是强有力的,又是富有政治魅力的,总能吸引、团结同志们,工作成绩总是突出的。想到此,她不由地抬头朝墙上望去,那只任何时候看了都令她自豪的镜框,很醒目地悬挂在那里。那是一幅用毛笔写在普通白布上的奖状,那不寻常的奖状,他原本是要她收在衣箱中的,她却特意买了一个镜框把它装挂起来。

     密切联系群众
     为马文瑞同志题
     毛泽东
     一九四二年十一月

     这是前不久,马文瑞在延安参加陕甘宁边区劳模表彰大会时,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奖给他的。他时常望着这奖状,情不自禁地陶醉在幸福之中。他反反复复地端详着那遒劲飘逸的字体,想象着全中国人民敬仰的毛主席提笔书写这幅奖状时的心情和表情。这是当时那个时代的最高奖赏,是任何奖品都无法比拟的最金贵的奖品。其中的每一个字看来都令她感到无限的荣光。由这奖状,他又联想到了那个受奖的心爱的人。作为一个党的高级干部,他作风严谨,自重自爱,言谈举止很讲分寸,处处体现着一个共产党人恪守的高尚情操,叫熟悉他的同志们提起来都感到无可挑剔。作为丈夫,他很关心自己的妻子,只不过那种于工作空隙中偶尔光临的照料,有时让人觉得是大哥哥对小妹妹式的爱护,总缺乏那么一点令人心悦诚服的平等。但无论如何,自己原先总闷在心头的那一点美中不足的感觉,此刻面对捧着儿子专心致志逗乐的他,早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想爸爸吗?”

     “想,爸爸今天怎么不开会也不下乡?”

     “哪也不去,专跟小文玩耍。”

     “嗯,等小文长大了,就骑。”

     “那小文几时才能长大?”

     “再过几年吧。”

     “唉,‘几年’!太慢了,小文想明天就长大。”

     “那你就听妈妈和侯奶奶(照看小文的老姿婆)的话,好好喝羊奶奶。”

     “羊奶奶不调糖,不甜,……我要喝米汤汤。”

     两年后的今天,于岁末一个落雪的清晨醒来躺着,同儿子说着除了妻子谁也听不大懂的悄悄话时,马文瑞心中别提有多高兴。一回头,看见孙铭正用异常热情、甚至是饱含激动泪水的眼睛望着自己和孩子。这在外人看来,也许并不会引起注意的目光,对一个丈夫来讲,却似有千言万语,蕴含在其中。

     早饭过后,雪停了。马文瑞来到自己的办公室,见时间还早,就独自一个人登上城墙散步。地委驻地的冯家大院后面紧靠着古老的庆阳城墙。厚实而坚固的城墙上,有一条生满荒草的通道,可以绕城一圈。在古老的城墙上散步,是别有一番情趣的。以往散步的时间,总是在黄昏。当他工作了一整天之后,觉得需要透一透风,歇一口气儿时,便欣然登上城墙,往往正是夕阳西下,晚霞满天的时候。他喜欢昂首站立在城墙西南拐角突出去的地方,他发现那是一个视野特别开阔的去处,眼前便是半天急剧变幻着的绚丽多彩的云霞,这景象常常使他陷入沉思。在他看来,那云霞映照着现实,又隐约地透着过去,朦朦胧胧地展现着未来。过去和未来是动人的、美妙的,但更吸引着他的还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充满血与火的现实。只几分钟的工夫儿,亮丽的云霞,就变得暗淡下来,唯余青白悠远的天光,衬在遥远天边的山峦上面。一切虚幻仿佛都消失了,远处的山和近处的河,脚下的古城墙,原本真真实实地存在着的一切,倒变得朦胧模糊起来。这时候,他便转身慢慢地沿着生满荒草的小路走去。心中的现实,在那夜幕的召唤里,开始变得多姿多彩起来。他的思绪,便在这现实中漫游着,寻觅着白天尚未找到答案的那些棘手问题的解决办法。而所谓散步——两只脚的移动,却完全是机械的,下意识的。对于长期在艰辛的征途上奔波的他来说,腿的迈动,更直接的是带动头脑的思索。而当他的思维清晰的大脑高度集中地思索着时,整个陇东边区的工作,将会出现新的起色。

     今天,1942年的隆冬岁末,这个不寻常的落雪的早晨,中共陇东地委书记、八路军三八五旅政治委员马文瑞破例登上庆阳古城墙,放眼眺望,但见西南方向远山近塬,一片银装素裹,连同伸向远方的道路与绕城而过的河流也被厚厚的积雪埋没了,城里原先数不清的苍黑色的瓦房,眼下像一片片鳞次栉比的白帐篷,撑起在眼前。世界完全变了另一副面貌,一切的纷繁和龌龊全然消失,连同嘈杂的市声也仿佛消融进茫茫的白雪之中了,一切都显得格外的洁净、单纯、素雅,令人闲适、恬淡,感受到一种诗意的宁静。天空中吹着小风,风挟带着雪花迎面扑来,但却并不寒冷。眼前和周围的一切,都很惬意。马文瑞慢慢地迈开脚步,在白雪覆盖着的城墙上留下一行深深的脚印。他慢慢地朝前走去。在东城门洞上的箭楼上,哨兵笔直地站立着向他行礼,他还了礼,继续朝前走。东边白雪覆盖的原野,在阳光照耀下,更加气势恢弘。他想起了陕北,想起了站在黄河西岸的山峁上看雪……

     散步回来,刚在办公桌前坐下,地区妇联副主任尤祥斋来了。这个性情直爽又泼辣的女同志,曾经是谢子长的妻子,人很精干,也有文化,工作热情高,责任心很强。她一进门,便说:“马书记,我对你有意见。”

     马文瑞早就料定她会来找自己,心平气和地说:“好吧,你坐下来谈吧。”

     尤祥斋在对面的木花椅上坐下来,愤然不平地说:“昨天会上,马书记不表态,我有看法。”马文瑞用烟末慢慢地卷一支烟,点着了抽着,很耐心地听她讲下去。“严禁吸食大烟,这是边区收府的法令,谁违犯了,我们妇联会都有责任制止。”

     马文瑞见她停下来不说话了,才说:“昨天会上,你本来不该提那件事,一是问题没完全搞清,二来也不该当着王旅长的面突然提出来,让他下不了台。”

     尤祥斋说:“旅长也要听不同意见嘛,一听批评意见,就发脾气,我看这是军阀作风!”

     马文瑞说:“地委会议上那么多人,开始讨论的问题也不是禁烟,你突然提出那个问题,王旅长面子放不下,思想上当然很难接受。”

     尤祥斋说:“他的老婆抽大烟,他平时为什么不管?”

     马文瑞说:“据我了解,抽烟那也是事实,是因为病痛难忍,又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实在没办法了才抽的。我们应当首先关心她的病痛,帮她治好了病,然后再逐步戒掉。”

     尤祥斋低头不语了。这位女同志平时说话不让人,但却很通情达理。她觉得马书记的话在理,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马文瑞态度突然变得严肃起来,说:“我们做地方工作的,在遇到涉及军政、军民关系的问题时,要十分注意。你在会上同王旅长那么一吵,让我这个当地委书记的人怎么表态?我支持你好,还是批评你好?下来,我专门找王旅长谈了。首先代你向人家认了错,王旅长才消了气,做了自我批评,并且让我转告你呢。”

     尤祥斋一听,抬起有些湿润的眼睛,显出很感动的样子。她心想,王旅长论资历、职务都比自己强得多,却能做自我批评,顿时对自己昨天会上的态度有些后悔起来,没等马书记再说什么,便抢着说:“那好,我就找王旅长承认我的错误,按照你讲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马文瑞说:“那好吧,总之遇事要冷静,不要急躁,要尊重军队的同志。我们地委各部门、专员公署、各团体,首先应当做好拥军优属工作,给全区树立好的榜样。”尤祥斋点着头,显出心悦诚服的样子。

     马文瑞说:“你今天来了,这好。要是不来,我也要找你谈谈。”

     尤祥斋站起来说:“看见马书记平时忙得不行,有些事本来要请示汇报,也不敢打搅。”

     马文瑞说:“只要是属我管的事,咱们多商量。”

     “哎,马书记,忘了告诉你,你的纺线任务,我们妇联会替你完成了。”

     “那可不行,我得自己完成。我给孙铭说过了,叫她教我踏纺线机子。年前年后一有空儿,我就加紧学习呀。”

     “孙铭同志是我们的宣传委员,她教会了你,也是我们妇联会的成绩呀!”

     两个人都笑了。尤祥斋出门时,惊飞了院里老槐树上的一群麻雀。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著名作家忽培元2022年贺岁挂历欣赏(组图)
·下一篇:无
·著名作家忽培元2022年贺岁挂历欣赏(组图)
·曹耘山一行考察调研罗亦农故居遗址(组图)
·太美了~赤水春夏秋冬四季大赏!(组图)
·林帅、罗帅、聂帅都在,为什么天津战役是刘亚楼上将指挥(组图)
·被“遗忘”的中共创始人,主席曾称他是“顶头上司”,他是谁?
·辛苦耕耘三十载 呕心沥血谋创新——天地生人年终学术座谈会(组图)
·特稿:《2022·贺禧邮简》来拜年(组图)
·特稿:晋察冀出任野战军司令员的杨得志在战场上的二、三事
·特稿:广东省南雄市革命先辈后代工委向革命先辈后代发《慰问信》(图)
·永清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迎新春书画展在韩村镇九兴区举行(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忽培元:《群山》第78章
著名作家忽培元2022年贺岁挂历欣赏(组图)
俄罗斯解密的这份毛主席的个人履历表,纠正了我们的
中红头条:俄罗斯解密的这份毛主席的个人履历表,纠
曹耘山一行考察调研罗亦农故居遗址(组图)
太美了~赤水春夏秋冬四季大赏!(组图)
太美了~赤水春夏秋冬四季大赏!(组图)
林帅、罗帅、聂帅都在,为什么天津战役是刘亚楼上将
被“遗忘”的中共创始人,主席曾称他是“顶头上司”
被“遗忘”的中共创始人,主席曾称他是“顶头上司”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