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初期,安徽桐城活跃着一支能文能武、声名远播的抗日武装队伍——桐城抗日学兵队。这是一群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啸聚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青年书生,他们在中国共产党桐城地方组织的领导下,拿起武器,并在地方组织和新四军四支队的指挥下,凭一腔青春热血和爱国激情,挟一身正义肝胆和铮铮铁骨,做出了一番可歌可泣的抗日壮举,最后百川归海,投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的强大洪流之中。
一
1938年6月,为了达到迅速攻占武汉的目的,日本侵略军集结重兵大举西进。这时,安合公路就成为日军兵力和军用物资运输的必经之道。于是,日军便沿安合公路展开进攻,并分兵驻点以控制这条交通大动脉。临路的桐城县县城以其重要的战略位置首当其冲地遭到了日军的重点进攻。
6月12日,日军第六师团坂井支队沿安合公路入侵桐城,国民党驻桐桂系军队闻风而逃,国民党桐城县政府和地方民团、自卫团等武装也慌忙撤退到大别山麓的桐西山区唐家湾避难。14日,日军占领了县城,进而在桐城境内残暴地施行烧杀淫掠政策。素称“诗书礼义”之乡的文都桐城,被裹挟在一片腥风血雨中。
早在1938年初,在延安抗大学习的中共党员吴杰和在西北随营军官学校学习的进步青年周邦彦相继回桐,他们联系了王晓白、周尔东、谢重安、王武秀等一批进步知识青年,组成抗日救亡宣传队,在全县城乡大张旗鼓地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当时,地处第五战区的安徽省及其各县均成立了抗日民众动员委员会,国共两党携手合作抗日的局面已经形成。特别是新四军第四支队奉党中央和新四军军部命令,东进抗日已深入到皖中,进一步发展了这一地区团结抗日的大好局面。在中共桐城特支的推动下,地处皖中的桐城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和民众动员工作做得十分出色,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徐伊复加入革命队伍,成为中共特别党员;国民党桐城县政府两任县长潘慰农和罗成钧均服从中共的抗战主张,愿意与中共地方组织合作抗日,为民族解放事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当时的桐城,广大民众被积极发动,群众性的抗日救亡活动如火如荼。在日军进犯桐城,县城沦陷之后,一大批青年学生被迫流亡到黄甲山区唐家湾避难,其中包括吴杰和周邦彦等抗日宣传队员。他们目睹家乡遭受日军肆意践踏蹂躏、父老同胞遭欺凌涂炭的凄惨情景,义愤填膺,热血奔涌,纷纷要求拿起武器抗日保家乡。中共桐城特支根据舒城中心县委和新四军四支队领导的指示精神果断决定:以原抗日宣传队为基础,立即组建一支公开合法的抗日武装队伍。
不久,中共桐城特支委员陈定一以县动员民众委员会工作团指导员的公开身份,将80余名聚集在唐家湾的爱国知识青年组织了起来,并由倾向抗日的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徐伊复出面,做通了唐家湾民团团长唐传薪的思想工作,让他献出40支长枪、10多支短枪和1挺机枪,武装了这支书生队伍。因为这支队伍的组成人员主要是青年学生,遂定名为桐城抗日学兵队。
学兵队建制为3个分队1个民运组。唐家湾民团团长唐传薪任队长(挂名),周邦彦任副队长(军事上的实际负责人),师爷(文书)章小红,特务长(事务长)唐曙光;3个分队长由共产党员吴杰、李春锁等担任;民运组由青年教师叶桐芬(又名叶平)负责。为加强党对学兵队的领导,中共桐城特支委员陈定一(1938年7月特支改为工委,任工委书记)兼任该队指导员;曾海涛、李春锁、都寿安、束祥生、吴杰等组成中共桐城学兵队支部,曾海涛任书记。
学兵队组建之初,既无正式编制和活动区域,也没有固定的经费供给,部队粮饷只能靠抗日民众团体筹措和社会贤达、开明人士捐赠来解决,后来,经过多方努力,在全县各抗日团体和爱国民主人士的支持下,国民党县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