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思玉将军是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在八年抗战中,他率部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搏斗。在敌后根据地,在平型关、在吕梁山、在冀鲁豫抗日战场,曾思玉率部在对日作战中取得了重大胜利。现将其中三段史实记录如下,以飨读者。
千里驰骋大鲁西
1937年冬,八路军第115师第685团政治处民运股长曾思玉,奉命带1个连直插到同蒲铁路沿线的大谷、祁县、介休地区,执行宣传群众、扩兵、筹款等任务。依靠八路军的崇高威望再加上他的智慧和才能,得到了新区各阶层人民的认可。两个月后,他带着扩来的300多名新兵(配上了武器)和筹集的3万余元,回到了第115师师部,受到了罗荣桓政委的表扬和赞赏,并任命他为686团政治处主任。
此后,曾思玉与团长杨勇、参谋长彭雄率领第686团,在蒲(县)大(宁)公路沿线捕捉战机,打击日军。先后取得了午城镇、井沟伏击战的胜利,接着又是汾(阳)离(石)公路三战三捷。在南偏城伏击日军战斗中,击毙日军旅团长山口。当第686团即将随师部向山东挺进的前夕,他又奉命到第344旅第689团任政委。
1939年9月初,第18集团军政治部主任罗瑞卿调曾思玉回115师,率“抗大”1分校的400多名毕业学员赴山东。这支400多人的队伍,原准备由此向东,在安阳、新乡之间跨过平汉铁路,不料事不凑巧,正赶上敌人在铁路沿线“扫荡”。于是他们转向北面,沿着太行山东麓经涉县,过漳河,爬上峻极关,向东插到沙河,终于在一个初冬的黑夜从沙河、永年之间跨过了敌人严密封锁的平汉铁路。
曾思玉带领队伍跨过平汉铁路后,在大平原上急行军,很快就进入了鲁西平原。400多名学生兵迂回行军1000多公里,在3个月的时间里,历经艰险和困难,一枪未发,一人未减,在友区、敌区、根据地、游击区之间纵横穿行,终于全部安全到达了第一个落脚点———鲁西地区第115师独立旅驻地。
这次曾思玉不仅带来了400多名朝气蓬勃的年轻干部,而且让每个班从太行山总部背来了10套苏联外文局出版的精装本《联共(布)党史》。
甘草崮堆巧突围
在鲁西的6年抗战中,曾思玉从民运股长、团政治处主任,到第115师教导3旅政治委员、冀鲁豫军区第8分区(后改2分区)司令员。曾思玉所率的部队主体是八路军115师教导3旅第7团,人称“老七团”。这个团的前身是由南昌起义部队保存下来的井冈山红四军第28团,中央苏区时期的红1军团第2师第5团,林彪、陈毅曾分别担任过这个团的团长和团党代表。
1942年9月27日,曾思玉仅带不足300人的兵力,从鲁西鄄城县北部的大石庄,前往郓城县北的李楼村,准备到那里召开一个会议。这时,日军已纠集日伪军3万余人和10余架飞机、30余辆坦克,对鲁西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实行“铁壁合围”大扫荡。曾思玉等一行刚行至范县附近的甘草崮堆村,就发现已陷入日军的四面合围之中。
更为严重的是,被日寇合围的还有未来得及转移的数千名群众,他们都聚集到曾思玉所率部队周围。
曾思玉决心带领部队和群众冲出日军重围。他发现包围自己的敌军并非“铜墙铁壁”,且有薄弱之处:敌军虽将八路军和老百姓团团包围,但他们是“一线式”展开,在甘草崮堆村千米远包围圈以外的纵深地带,敌人尚未配置兵力。他决定采用集中兵力猛打猛冲的办法,以突然动作冲决敌人的一面,掩护机关人员和老百姓突出重围。
曾思玉一声令下,八路军4个连队加上一个地方大队的18挺机枪和几百枚手榴弹同时朝敌军开火,随即八路军官兵们呐喊着朝敌阵地奋勇冲杀过去。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搞得晕头转向,待他们清醒过来时,机关人员和老百姓已转移到安全地带。
这次突围战斗,八路军共击毙日军100多人,其中还包括一名日军军官。
奇兵突袭八公桥
1943年2月底,孙良诚率两万余伪军,趁八路军主力移动之机,进占冀鲁豫边区根据地的濮阳及周围各县。孙部盘踞濮阳后,把司令部设在濮阳县八公桥,积极配合日军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步步“蚕食”。
1943年11月上旬,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命第二军分区曾思玉等负责对孙部进行反“蚕食”斗争。曾思玉在战前经过多方面的侦察了解,掌握了敌情地势,绘制了地图,决定利用敌人外紧内松的弱点,采取“掏心战术”,集中优势兵力攻克八公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