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英模事迹>>正文
老将军邹衍回忆:长征路上战友给我一碗青稞面
2017-06-05 20:22:37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谢智伦 王敏娜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核心提示

    今年101岁的邹衍老将军每天都要泡上一杯茶,看看当天的文件和报纸,偶尔还要练上一会毛笔字。茶是家乡的兴国茶,字是气势磅礴的“行程二万五,雪山草地行”。

    13岁参加革命,19岁担任中央红军总政治部通信警卫班班长,为中央领导传递机密情报和重要信件,邹衍在漫漫长征路上执行过多次重大任务,也经历过重重磨难。长征,让他决心跟党走。长征途中的战友情,让他感恩至今。

    听完毛主席的一番话,立下了跟党走的决心

    邹衍是江西人,虽然已在东北定居几十年,他依然保持着每天喝家乡茶的习惯。

    “我13岁开始参加革命活动,那时就想着有一天能加入红军。”10月14日,望着眼前兴国茶冒出的袅袅白气,这位101岁的老将军的思绪回到了家乡,回到了红军时代。

    1915年11月,邹衍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崇贤乡石角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虽然先祖家业殷实,但到他曾祖父那一代开始家道败落,到他父亲这一代地无半垄、钱无一分,倒是有一笔100多块银圆的外债,日子过得极为艰辛。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邹衍从小就操持家务,虽然在祖父的坚持下断断续续地念了5年书,但最终还是辍学回家作田(即种地)。

    然而,在旧中国,作田是一种永远也无法改变贫穷命运的谋生手段。就在邹衍对前途感到困惑时,社会发生剧烈变革,各种新的思潮和信息不断地传到古老而封闭的赣南大地。

    从大人的谈论中,邹衍听到了不少红军“打富济贫,替天行道”的故事,深受鼓舞的他特别渴望加入红军。

    1928年前后,邹衍的家乡来了一支红军队伍,在当地贴标语,开大会,打土豪。当时的邹衍只有13岁,还有些懵懂的他跟着村里的大人们加入了农民协会,为组织站岗放哨。

    不过,邹衍心底里最渴望的还是成为一名红军。1929年春天,当他得知县里来了红军后就赶去报名,结果在县城住了5天也没报上名,人家不收他的原因非常简单:年纪太小,个子矮。但这并没有打消他加入红军的念头。

    回家之后,邹衍先是加入儿童团,担负起站岗放哨、禁烟禁毒、破除迷信等多项任务。然后,他又加入了少先队,配合游击队活动,经过多次斗争的锻炼,邹衍的阶级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快便成为一名共青团员。

    1930年9月,邹衍被兴国县苏维埃政府选中,到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去学习,他加入红军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校领导和教官们的严格要求让邹衍迅速成长。但让邹衍真正明白革命的意义的人是毛泽东。

    邹衍回忆说,那时他们正在学校附近的田野里搞演习,毛泽东带着两个警卫员恰好经过。大家请求毛泽东讲几句话,他很高兴地答应了。那次谈话,毛泽东就给大家讲了一个“分”字。“分”就是打土豪分田地,毛泽东联系实际讲解了为什么要打土豪分田地,什么是剥削,什么是压迫以及革命的目的。

    毛泽东的一番话,不仅让邹衍这些刚刚从农村出来参加革命的孩子明白了革命的意义,还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坚持革命信念的种子。

     “当时就立下了决心,不管将来遇到什么困难,都一定会铁心跟党走。”邹衍说。

    长征初期 一晚上走不到七八公里

    一句承诺,坚守一生。

    当红军在蒋介石发动的第五次“围剿”中失利,踏上漫漫长征路时,邹衍毫不犹豫地挥别父母,离开了家乡。

    “长征开始时,并不叫长征,而是战略转移。”邹衍说,当时他在红军总政治部担任通信警卫班班长,这项工作一直干到长征结束。

    长征出发时,为便于行军,中共中央、中央政府、军委机关和直属单位被编成两个纵队,第一纵队的代号是“红星”,由红军总部和干部团组成;第二纵队代号是“红章”,主要由在中央苏区的党政群团机关人员组成。邹衍所在的总政治部则被编在第一纵队的第二梯队。

    “两大纵队人员非常多,加起来过万。”邹衍回忆,直至遵义会议召开前,这两大纵队才合编为一个纵队,不过那时人已经少了很多。

    在长征之初,两大纵队的行军速度始终上不去,一个原因是人员较多,另一个原因是各级首长、各个单位携带着很多沉重的公文箱,而马匹又十分紧缺,多数要靠手抬肩挑。

    邹衍说,当时,苏区政府各部门还将一些沉重的装备也带上了,比如印刷厂的石印机、造币厂的铸币机、被服厂的缝纫机等等。另外,中央银行和各单位的大量银圆也都要靠战士和挑夫用扁担挑。

    让邹衍印象最深的是军委直属炮兵营的山炮炮身、炮架以及轮子都被分别拆卸下来,由战士抬着或扛着。

    “山炮的轮子很大,一个轮子至少要两个人抬着,走走停停。”邹衍说,那时候光挑夫就有六七千人。

    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和飞机轰炸,红军基本上都是夜间行军,并且走的都是山路。

    每天都是吃完晚饭,天一擦黑就出发,走到第二天早上再宿营。本来视线就不好,山路又十分狭窄,大家只能排成一队一点点向前挪动,一旦遇上陡坡还得停下来。

    邹衍记得,有一次他们走了一夜,才翻过一座小山,估算一下,连七八公里的路程都不到。“这样走走停停,队伍就拉得很长,前面的部队抵近湖南湘江的时候,后面的部队还在百十公里之外。第一纵队清晨渡过湘江后,第二纵队黄昏才赶到江边。”他告诉记者。

    护送刘伯承到乌江架浮桥,助大部队跳出包围圈

    “在战略大转移的途中,我们通信警卫班的任务可以说十分庞杂和艰巨。”邹衍说,除了保卫红军总政治部主任李富春同志的安全,做一些社会调查、筹粮筹款和宣传群众的工作外,他还担负着送信、传达首长命令指示的任务。特别是在中央、中革军委机关强渡湘江、攻取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时,通信班的任务尤为艰巨,他们往返于总部和毛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等中央领导之间,传递机密情报和重要信件。

    时任通信警卫班班长的邹衍完成了两次重要任务:一次是攻打遵义后,总政治部机关还在桐梓,李富春主任派他到遵义城请示周副主席,总政治部机关到遵义后是否进入遵义城。另一次则是在红军南渡乌江之前,护送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刘伯承到乌江前线,组织部队架桥飞渡。

    邹衍回忆,红军四渡赤水之后,发现敌情依旧严重。为此,毛主席决定以红九军团伪装主力,把敌军引向北面,而红军真正主力则突破敌军封锁,进到乌江北岸沙土、安底地区,然后在那里南渡乌江。但由于当地缺少过河工具及设施,需要架设浮桥。

    红军南渡乌江的前一天晚上,刘伯承急匆匆地来到红军总政治部,同李富春商量一些紧急工作。当时夜已经很深了,邹衍在外面负责守卫。

    二人研究完工作后并没有休息。李富春走出来对邹衍说:“小鬼,现在情况紧急,刘总参谋长要马上赶到乌江边上去指挥架浮桥,这段路不好走,你带半个班负责把他安全护送到乌江渡口,马上出发。”

    “是,保证完成任务!”邹衍答应一声,立刻带领几名战士护送刘伯承前往乌江渡口。

    刘伯承是邹衍仰慕已久的军事家,参加红军后,他听到不少关于刘伯承的传奇故事,因而能执行护送刘伯承的任务,他是既兴奋又深感责任重大。

    从总政治部通往乌江岸边的山路有十几公里,又窄又陡,十分危险。当天夜里又没有月亮,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刘伯承到总政治部只带了一名参谋,两名警卫员,再加上邹衍他们半个班的人,一共也不超过10人。为了刘伯承的安全,邹衍安排一名同志在前面提马灯照路,他和另外几名同志紧握手中的枪,跟在刘伯承的身边,以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

    好在一路顺利,天亮之前,他们终于把刘伯承安全地护送到了乌江边,同红二师和架桥部队的首长见了面。

    完成任务后,邹衍带着几名战士在乌江边上等着总政治部的队伍。当李富春和机关其他同志到达后,简易浮桥已经架好,大家踏上浮桥,和军委纵队一起过了乌江,跳出了敌人的重围。

    断粮的时候,战友分给他一小碗青稞面

    对于长征的回忆,还有一个叫吴多禾的人,让邹衍念念不忘。

    邹衍的警卫员邓兴文告诉记者:“吴多禾是老首长在长征时期的同班战士。其实,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听老首长说起吴多禾这个人了,老首长之所以对他念念不忘,与一碗青稞面有关。”

    1935年8月,邹衍所在的部队穿过草地,进入川甘交界的高山地区。此前两个多月,由于天天行军,加上吃不饱饭,战士们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而高山地区山峦起伏、道路崎岖,邹衍和不少同志都掉队了。

    一天,当邹衍一行翻越一座无名山时,在半山腰遇到了总政机关的司务长李庭序、通信员吴多禾以及炊事班一名背着大铜锅的炊事员。

    当时,炊事员已是筋疲力尽,把锅放下后躺在路边起不来了。考虑到总政机关100多人都要靠这口锅做饭,说什么也不能丢下,邹衍和另外几个人商量决定,由两个人抬锅,另外的人则挑着大家的行李,争取尽快追上大部队。

    当他们终于翻过那座大山,来到一个村庄时,天已经快黑了,于是他们就和另外一些掉队的同志一起在村外的一个打谷场过夜。晚上,邹衍又累又乏,饭都没吃,就蜷缩在一个火堆旁睡着了。第二天早上起来,肚子饿得咕咕叫的邹衍想吃点东西继续赶路,却发现头天晚上自己绑在铜锅上的那一小袋干粮不见了。

    粮食在那个时候就是命,长征路上没有吃的,就意味着走不了路。邹衍当时越想越痛心,忍不住哭了起来。

    “说实话,长征路上遇到过那么多苦和累,我都没哭过,但那次是真的哭了。”邹衍说。

    就在邹衍感到无助的时候,吴多禾从自己干瘪的干粮袋中倒出了一小碗青稞炒面。等邹衍吃了炒面,有了些力气后,大家继续抬着锅追赶大部队。

    “在那样艰难的时候,把自己所剩无几的粮食分给我,等于拿自己的命来救我的命!这样的战友情,什么时候都不能忘。”邹衍说,长征队伍到达陕北以后,他与吴多禾分开了。后来多次寻找也没有音信,这让他觉得无比的遗憾。那碗活命的青稞面他从未忘记,感恩至今。

    “在长征途中团结互助、甘于奉献,为他人着想的事迹很多。在翻越大雪山时,不少战士在临死之前,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叠得整整齐齐放在身边,留给后面的同志穿。”邹衍眼中泪光闪动,他说,红军是一支充满了人情味的队伍,战友之间的情谊最是珍贵,当初跟着红军走是最正确的选择。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长征”

    “走好新的长征路”,这是前几天邹衍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写下的几个大字。寥寥几个字,却道出了老将军的心声。

    “在今天看来,红军长征的壮举已经成为历史,但是那种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坚定不移的精神需要我们代代相传。在新时期,我们要走好新的长征路。”邹衍语重心长地说,“是党把我培养成共和国的将军,国家和军队又给了我优厚的待遇,我只有尽可能做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才能报答党对自己的培育之恩。”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子女回忆老红军龙开富:父亲挑着主席文稿走完长征路
·下一篇:无
·难忘瑞金,那片照亮我信仰的土地——老红军邹衍在长征前后的故事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老将军邹衍回忆:长征路上战友给我一碗青稞面
他们为什么坚持发挥余热:赤子之心永不灭
甘肃:宕昌县红色信仰激励脱贫攻坚
子女回忆老红军龙开富:父亲挑着主席文稿走完长征路
生生死死战未休——黄克诚回忆里的长征
大连沙河口区红星村曾住着38位将军 有23位将军参加过
会宁:三大主力大会师
红军家书见证烽火岁月
红旗渠精神永不过时
缅怀朱德同志:追求真理不忘初心 无限忠诚光明磊落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