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蛇年正月初三是阴雨天。上午8点刚过,一辆白色小车稳稳地停在我们红安县城东的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广场上。
车上走下来一对中年夫妻和一位年轻高大的帅小伙子,他们便是我的文友--麻城中年男子邓德生一家人。我快步迎了过去笑着对他们说:“哈哈!你们来得真准时,从你们麻城宋埠农村老家到这里要一个多小时。我原以为今天气温在0℃左右,天又下着雨,你们会晚点来纪念园。”
“他们父子俩是这个德性,在家休假还是按军人的作息时间来,我真的有点跟不上他们的生活节奏了!今天早上不到六点钟,他们就起床做早餐吃,说天再冷、下再大的雨也要来纪念园。”中年大嫂笑着说。

邓德生大哥拉着我的手同他们一起一边向纪念园内走,一边说:“自己老家是麻城宋埠镇,小时候读书时经常听老师讲黄麻自古以来就是一家人,在大革命时期曾发动了著名的黄麻起义。老家离这里虽然不远,但小时候因交通和家里经济原因没有机会来游玩。成年后参军入伍又上军校,再又从部队转业分配在天津公安系统工作。虽然在地方工作,但公安工作时间紧张,一直没时间来红安游览纪念园。爱人老家是广东,她在读书时代就读过《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从那时开始就萌生了想到中国第一将军县红安来游览。儿子邓兆岚在武汉海军工程大学读书时曾到红安进行拉练,当时在纪念园参观后随同学们步行二十多公里路到七里坪镇长胜街附近驻点宿营。大学毕业后在东海舰队服役,一直想重新游览纪念园,因为以前参观纪念园时行程安排得比较紧,当时又没有手机拍照,总想有机会再次好好地瞻仰纪念园的每一个红色文物。于是,这次趁儿子春节回老家麻城探亲的宽裕时间,我们就萌生了一家人来纪念园认真瞻仰英雄们事迹的想法。没想到在你的引领下,行程如此顺利!”
我作为向导,领着邓大哥一家人从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到董必武纪念馆、李先念纪念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红安将军馆、红安革命烈士纪念墙……等各个红色景点,一一细细瞻仰。

在瞻仰每个红色文物过程中,邓大哥一家十分仔细,除了认真阅读文物简介、拍照留念外,还不时地打开百度查询文物详细资料。邓大哥时不时地教育儿子邓兆岚一定要学习英雄们的革命精神,认真履行好当代军人的职责使命。邓大嫂还饶有兴趣地购买了许多董老、李先念主席纪念章和其红色纪念品,准备带回去分享给亲朋好友。当邓兆岚看到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大厅入口处有一块“海军工程大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金色匾牌时,情不自禁地伸出了大拇指。
时间的指针在愉快的游览中很快指到了中午12点,我们也瞻仰了纪念园每个角度的每一个精典文物以及园内的精美设施。
在回程的路上,邓兆岚感慨地说:“这次游览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同上一次感受完全不一样。读书那时,正是懵懂的年纪,对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英雄们的革命事迹以及他们的革命意义理解还是不够透彻。如今通过年龄的增长、在部队的实践和不断地学习,以及这次仔细地瞻仰每个红色文物,对我们黄麻及周边地区在大革命时期发生的革命事件再有了更新的认识。回舰队后,会向战友们宣传,将来有机会还会带战友们来纪念园参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