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红旅频道>>作者专栏>>阎涛(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正文
新中国从西柏坡走来
2004-05-15 02:16:32
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
作者:阎涛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十年前(按:指1988年),我写过一本书,书名《东行漫记》,副题为“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里”是哪里呢?是西柏坡。

    为何说“从这里走来”

    书出之后,《东行》这个书名叫得很响,不仅叫遍了神州大地,还叫出了国门。首先是有几十家报刊评论。新华社说:它是斯诺《西行》的姊妹篇,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老作家与评论家说:这是中国第一部用长篇纪实文学描写当代领袖的划时代作品,是纪实文学的新突破,作者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老一辈革命家聂荣臻、刘澜涛、杨成武等都题词赞扬这本书。省委第一书记读后受到领袖廉政、俭朴事迹的感动,向全省干部推荐阅读。后来江泽民总书记亦借阅了此书,请看下面这封来信:
    阎涛同学:
    您好!给您写信不为别的事,单为向您要书,要您的《东行漫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您虽然送过我一本,我也当作最喜欢的书在珍藏着,但您必须再送我一本,原因如下:
    咱们的老乡韩怀智副总长,陪同江泽民总书记到青海视察时,带了一本您的大作在路上阅读,江总书记看到后要借着看看。
    但到视察结束,也没还给怀智,他把书留下了,让怀智再找一本。由于该书畅销读者喜爱,既买不到也借不到,韩才托我一定要请您给他找一本。
    老同学,您看怎么办?我知道跟您要书的人很多,您也有难处,但您不可能一本也没有吧,只要有一本就该贡献出来,以还韩副总长之愿。不然我可就上门强拿了。
    祝您再出好书!
    董恽
    1997年9月20于北京

    这本书出版后即连印四次,仍然脱销,因而给作者带来很大麻烦。最初是将我的书房变成了“畅销书店”,还加作者签名,只是光签不售,“畅销”得很,而且保持多年,上门客一直络绎不绝。随后是邮寄,寄往全国各地。几十年未曾联系过的小学或中学同学,由深圳或兰州来信要书,还有同学的同事或朋友……当然又是光寄不售。作者为朋友或为朋友的朋友买书,花掉了这本书的全部稿酬以后,又贴进去了不少。
    十年来畅“销”不衰,故《东行漫记》这个书名,也响亮地叫了十年。从今年年初以来情况有些变化,首先是书的再版,删掉了《东行漫记》的书名,将副题“转正”,《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成为此书的书名,随后,一部向国庆50周年献礼的电视片、一首献礼的歌曲、报纸的专栏……都跟我十年前即印在书封面的这个副题叫了个同名。还有,西柏坡的展览大厅,迎面也写上了这么几个大字: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为何这个“走来”一下子时兴并这么火爆起来呢?一是天时,今年是新中国的五十年大庆;二是人和,社会各个方面都更加清楚并承认了新中国是从西柏坡这里走来,这个名更符合这一本书的内容(电视片、展览等都未脱离此内容)。
    这部近30万字的书,全部内容都写的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如果简单说,那就是:我们党中央与人民解放军的五位总指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是在西柏坡这里指挥各个战场,打败了国民党800万军队,推翻了蒋家王朝,这才“走来”了新中国。如果没有在西柏坡的“伟大转折”,没有在西柏坡获取的天翻地覆的伟大胜利,新中国便不能走来。
   “走来”得不容易,书写得也不轻松。一直到党中央进驻西柏坡四十周年的时候,还没听说过有一部用长篇纪实文学写毛泽东的书(也因此,《东行漫记》被文学界称为“第一部”)。因为在那几十年中,作者不可以,也不准许到国家档案馆或中央党史办去查阅有关资料,只能去寻找当事者采访第一手资料。而且写出来还很有可能没人敢负责出版,因而便没人写,或许说很少有人要写。我便是这“很少者”中之一,在当时或许即是惟一者。
    我是从党中央离开西柏坡那年想到要写的,次年便开始收集资料。计划寻找所有在五大书记身边工作过的人,比如他们的秘书、参谋、警卫、卫士、司机、马夫……包括他们的亲属。不管天南海北,几十年不断,其中一次采访途经16个省,仅火车路程即达22000里……到1986年完成书稿后,还没有出版社敢出,说写领袖的书没有人敢做主。放一年多后,即到1988年,从开始采访写作算起,到这一年,历经38年才遇上机会出版。出版后收到很多读者来信,有说好的有问是否都是真事,有托作者买书的……下面是两位当事者的来信:
    阎涛同志:
    您好!从昆明军区空军司令部见面后一别多年,不知您的一切可好?
    我在下来以后回保定居住。最近从刊物上看到连载您的蓍作《东行漫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您知道,我在西柏坡的时候,给周恩来副主席做参谋,天天都在主席与几位副主席身边工作,那段“光辉的历程”在您的书里形象生动地记下来了,在同类书中我感到您这本写得最好。我是当事者,您这本书写得最真实。那年您由石家庄到昆明找我访问时,便感到您为这本书历尽了辛苦!您的文字语言也好,我很喜欢,写得很朴实很生动。
    只可惜这本刊物未能全部连载。在保定买不到您的书,就让女儿从北京给我买,她跑遍了北京城也没买到。没法子才想到求助您,又不知您的地址,只得试着托河北作协转交。
    我不仅想读完这本书,还想把此书作为最珍贵的纪念品留下来,留给子孙后代。望千万帮我买一本。
    敬礼!

|<< << < 1 2 3 4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告别西柏坡
·下一篇:毛泽东为何要来西柏坡
·王二路:一张难忘的合影照(图)
·后记
·第十八章 告别天下第一坡
·第十七章 太阳从东方升起
·第十六章 毛泽东是“穷人”
·第十五章 毛泽东和小李纳
·第十四章 朱老总扶耧播种
·第十三章 决战开始的前夕
·第十二章 他们是邻居和乡亲
·第十一章 毛泽东“请客”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我支部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组织生活会
“香港青少年红色之旅福建行”旅行团来我馆参观交流
特稿:仰望中条(图)
王放:仰望中条(图)
特稿:仰望中条(图)
《周恩来风采》摄影展在刘少奇纪念馆隆重开展(图)
文艺表演进军营 唱响军民鱼水情(图)
我带砳砳逛南京(组图)
请给有碍观瞻的景观“理理发”(组图)
陈诗颖:信阳师院外国语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进革命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