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领袖故事>>正文
毛泽东认为“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越搞越中国化,而不是越搞越洋化”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何立波
浏览次数:
2025-05-12 09:56:23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爱伦·坡在《致海伦》中说:“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古希腊文化在宗教、神话、哲学、文学艺术及科学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基础。恩格斯指出:“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在8-10世纪的阿拉伯知识界,古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和古希腊医学的实用性受到了追捧,成为阿拉伯历史上的“言必称希腊”时代。14-15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打的就是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言必称希腊”之风盛极一时,虽矫正与恢复了被中世纪阉割了的古希腊文化,但本质上是用古希腊的旧瓶装资产阶级文化革命的新酒。在“言必称希腊”的基础上,西方近代思想界的学者建构了以启蒙主义为特征的新文化。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中,毛泽东早年曾有过浓厚的“希腊”情结。他早年接触了古希腊文化,阅读了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和近代西方著作,组织了“斯巴达俱乐部”等团体,进行艰苦的“斯巴达式”的意志和耐力训练。他的眼界是开阔的,主张“观西洋史,当注意中西之比较,取于外乃足以资于内也”。他曾同罗章龙讨论把湖南改造成像斯巴达、普鲁士那样的中国先进地区。十月革命后,毛泽东心中的“希腊”想象,从斯巴达、普鲁士转向了苏俄。1920年3月14日,毛泽东在写给周世钊信中提出组织游俄队的建议。

  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之后,不少学者文人对之顶礼膜拜,达到了“言必称希腊”的地步。在抗战时期的理论界和文化界,还存在忽视和脱离实际的倾向,以外国人的结论作为判断中国问题的出发点。

  在1938年10月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谈到了“希腊”一词。他强调“不是单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批评党内一些人“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的“言必称希腊”的错误做法。

  毛泽东两次讲话中谈到的“希腊”,指的是广义的外国文化,并非单纯的欧美的西方文化或苏联或共产国际的理论、模式和指示。批评“言必称希腊”针对的首先是那些盲目崇拜西方的非马列主义者和非共产党员,主要指的是近代以来的留学生,“他们从欧美日本回来,只知生吞活剥地谈外因”,具有反对全盘西化的意思。

  为构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抗战文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认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很不够”。在1942年2月的《反对党八股》讲演中,毛泽东强调“我们不是硬搬或滥用外国语言,是要吸收外国语言中的好东西”。毛泽东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中发出“向外国学习”的号召:应该学习外国的长处,来整理中国的,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东西,“应该越搞越中国化,而不是越搞越洋化”。在1964年9月的一封信中,毛泽东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形成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特点的中华民族新文化建设指导思想。毛泽东对“言必称希腊”的批评和如何正确学习“希腊”的观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西方文化、苏联和共产国际经验中国化的深入思考。

  面对外国的先进事物和优秀文化,做到“言必称希腊”不难,但要结合自身具体实际情况进行吸收和改造的制度创新、思想创新、文化创新,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毛泽东与1961年全党农村大调查
·下一篇:无
·毛泽东:为母亲写下一生中最长的诗作(组图)
·毛泽东与1961年全党农村大调查
·毛泽东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大纲
·参观毛泽东在佳县梁家岔村旧居感赋(组图)
·杨文忠:参观毛泽东在佳县梁家岔村旧居感赋(组图)
·特稿:参观毛泽东在佳县梁家岔村旧居感赋(组图)
·参观毛泽东在佳县杨家园则村旧居感赋(图)
·杨文忠:参观毛泽东在佳县杨家园则村旧居感赋(图)
·特稿:参观毛泽东在佳县杨家园则村旧居感赋(图)
·参观毛泽东在佳县朱官寨村旧居感赋(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毛泽东认为“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
红色头条:缅怀钱毅烈士暨《钱毅》新书学习
毛泽东:为母亲写下一生中最长的诗作(组图
赖光耀:春雷一声四都红(组图)
特稿:春雷一声四都红(组图)
张鸿祥:刘昌将军故事(组图)
特稿:刘昌将军故事(组图)
特稿:《汀州革命先辈》之一
童化平:《汀州革命先辈》之一
特稿:《汀州革命先辈》之一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