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张鸿祥:刘昌将军故事(组图)
作者:张鸿祥
浏览次数:
2025-05-12 09:18:38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刘昌将军简历(1913--1992)

    刘昌,福建省长汀县四都镇荣坑村人,1913年10月出生,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8月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参加农民协会任福建长汀四都荣坑苏维埃少年先锋队队长,1930年参加四都农民暴动并加入了长汀县古城游击队,1931年编入古城、四都游击支队,同年11月编入闽西中国工农红军12军34师任红101团营部通信员,1932年任少共宁化县委巡视员,1933年选入中国工农红军瑞金彭杨步兵学校政治营学习。红军彭杨步兵学校毕业后,调任江西军区第三作战分区警卫连指导员,1934年任江西军区赣江独立团总支书记,同年4月在江西兴国县高兴湲、俄公鸡山阻击战斗中负伤(弹片始终未取出),6月伤愈后任江西军区赣江独立团2营政治委员,9月独立团编入红8军团21师改编为63团刘昌任1营教导员,1934年11月作为红8军团后卫部队参加了强渡湘江战役。1934年12月任红8军团23师68团2营教导员,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作战和湘江阻击战,参加了闻名遐迩举世无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在长征途中调中央红军干部团上干队学员,同年7月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管理局政治指导员。到达陕北后,任陕北鄜县直罗镇黑水寺独立营政治委员,1936年3月任陕甘独立团政治委员,同年8月任陕北红29军257团政治委员,9月在陕北的一次阻击战中,身负重伤(子弹由脖子前打入,从脑后部下方穿出,弹孔形成贯穿伤),11月愈后任陕甘宁独立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1937年2月任甘肃合水县独立营政治委员。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5月任陕甘宁边区公安5大队独立营政治委员、同年10月任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总支部书记,1939年11月任陕甘宁边区独立第5营政治委员,1941年8月任八路军留守兵团陇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943年6月进入延安中共中央党校2部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1月任冀察热辽军区热北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1946年10 月兼蒙汉联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1947年8月任内蒙古骑兵第4师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48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骑兵第10师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49年6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骑兵第3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任内蒙古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52年任蒙绥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53年任华北军区第一速成中学政治委员,1955年任内蒙古军区政治部主任,1956年9月进入中共中央高级党校研究班学习,1957年毕业后任内蒙古军区政治部主任,1964年3月任内蒙古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十年动乱结束后,刘昌得到了中央的平反昭雪,1978年重新出来主持工作,任内蒙古军区政治委员至1982年7月离休。1979年当选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陆军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童工”造反

    1913年10月的一天清晨,一声婴儿的啼哭,打破了四都荣坑这个小山村的寂静。婴儿出生仅三天,孩子的父亲就病逝了。贫苦交加的母亲杨氏拖着十分虚弱的身体,拉扯着五岁的大儿子和刚刚出生的婴儿。这个婴儿,就是日后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健儿,纵横驰骋横扫敌军的共和国开国将军的刘昌。

    在少年时期就具有很强烈的反抗精神,敢于向地主老财为争取自己的利益而作勇敢的斗争,在荣坑村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刘昌在12岁时,母亲就送他到古城镇舅舅的鞭炮作坊当学徒,母亲希望他能学好一门手艺,将来能有一碗饭吃。

    在刘昌14岁的时候,由于母亲体弱多病,加上天天思念自己的儿子,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少年刘昌中断了在古城乡做鞭炮的学徒生涯,辞别舅舅回到荣坑村。在当地的造纸作坊,跟着叔叔学习手工造纸。,这样离家近了,可以一边学习做纸一边照顾母亲。

    刘昌的做纸学徒,一开始是从最苦最累的剥竹麻做起,他虽然只有14岁,但是他每天同样要完成与成人一样的工作量,其辛苦是可想而知的。

    但是造纸作坊的老板,不按照完成的工作量给工钱,他看刘昌年龄小,认为好欺负,便盘剥压榨刘昌,克扣刘昌的工钱。在造纸作坊里,刘昌干的活和壮劳力一模一样,每天剥竹麻的工作量也一样,但是老板只给刘昌成年劳力一半的工钱,每天只有两角钱。原先刘昌并不知道,以为这个工种就是这个工钱,干了一段时间后,刘昌才了解到,同样是剥竹麻工种,成人的工钱是每天四角钱,而老板给他的只是成年劳力的一半,然而却要完成成人的工作量。纸老板这种克扣剥削的情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刘昌起先还天真的认为,老板慢慢总会给他增加工钱的,但是几个月过去了,刘昌拼死拼活的完成工作量,但是老板丝毫没有为他增加工钱的意思。

    刘昌终于忍不住爆发了,一天,造纸作坊的工人在吃饭的时候,他狠狠地将饭碗摔在地上,大吼一声:“我不吃了!”

    叔叔早已知道刘昌发脾气的原因,他悄悄对刘昌说:“你不吃饭老板才高兴呢,你就算饿死了也是白死!”

    刘昌正在气头上,一腔怒火无法熄灭,他大声对叔叔吼道:“我被克扣工钱,窝了一肚子气,这饭还怎么吃得下?”

    叔叔拉着刘昌来到纸寮外面,看周围没有人,小声对刘昌说:“老板怕的不是你一个人不吃饭!他怕的是大家不吃饭,不为他干活。你只有把老板的账本藏起来,让他给工人们发不成工钱,激怒了其他工人都起来反对他,只要整个纸寮大家都不为老板干活,老板就害怕了。”

    刘昌一听,觉得叔叔说得有道理。一天,刘昌趁老板不在,偷偷将账本给藏起来了。到了发工钱的时候,记账的账本不见了,工人们都拿不到工钱了,大家就都叫喊着不干了。刘昌和叔叔趁机鼓动大家一起找老板闹,如果工钱再不发,大家就停工不干了!

    这下老板可真害怕了,如果一停工,老板的损失就大了。老板一再央求大家,是谁拿了账本,只要还回来,其他事好商量。刘昌把账本拿出来,当众向老板提出要求,要给童工涨工钱。老板一口答应,保证每天除了发的两角工钱外,再给每天追加一角钱,这样刘昌一天就有三角的工钱了。消息传到了其他纸寮,其他纸寮的老板也只好涨工钱了,整个荣坑村有十多个纸寮,有一百多位工人,大家高兴极了。

    一场小小斗争的胜利,使造纸作坊的工人们明白了,只有大家团结起来,一起跟老板斗,老板才不敢轻易欺负工人。

刘昌将军故乡——福建省长汀县四都镇荣坑村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童化平:《汀州革命先辈》之一
·下一篇:无
·特稿:刘昌将军故事(组图)
·刘昌孝(图)
·读刘昌文人物名流赋篇之【贺龙赋】随笔
·刘昌年:南梁革命烈士张景文遗物考
·田金河:江西省副省长刘昌林莅临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参观指导
·特稿:江西省副省长刘昌林莅临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参观指导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张鸿祥:刘昌将军故事(组图)
特稿:刘昌将军故事(组图)
特稿:《汀州革命先辈》之一
童化平:《汀州革命先辈》之一
特稿:《汀州革命先辈》之一
革命后代太行行:缅怀先辈忆峥嵘 文物捐赠传
植地庄八勇士智战日军成功掩护主力转移
万晖五金党政工潮州行:以红色文化为笔,绘
王明文出席中国品牌日:以“利发科工贸”三
中红网-卢彦名、董盼盼:博物馆里的一堂公开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