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将军简历(1913--1992)

刘昌,福建省长汀县四都镇荣坑村人,1913年10月出生,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8月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参加农民协会任福建长汀四都荣坑苏维埃少年先锋队队长,1930年参加四都农民暴动并加入了长汀县古城游击队,1931年编入古城、四都游击支队,同年11月编入闽西中国工农红军12军34师任红101团营部通信员,1932年任少共宁化县委巡视员,1933年选入中国工农红军瑞金彭杨步兵学校政治营学习。红军彭杨步兵学校毕业后,调任江西军区第三作战分区警卫连指导员,1934年任江西军区赣江独立团总支书记,同年4月在江西兴国县高兴湲、俄公鸡山阻击战斗中负伤(弹片始终未取出),6月伤愈后任江西军区赣江独立团2营政治委员,9月独立团编入红8军团21师改编为63团刘昌任1营教导员,1934年11月作为红8军团后卫部队参加了强渡湘江战役。1934年12月任红8军团23师68团2营教导员,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作战和湘江阻击战,参加了闻名遐迩举世无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在长征途中调中央红军干部团上干队学员,同年7月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管理局政治指导员。到达陕北后,任陕北鄜县直罗镇黑水寺独立营政治委员,1936年3月任陕甘独立团政治委员,同年8月任陕北红29军257团政治委员,9月在陕北的一次阻击战中,身负重伤(子弹由脖子前打入,从脑后部下方穿出,弹孔形成贯穿伤),11月愈后任陕甘宁独立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1937年2月任甘肃合水县独立营政治委员。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5月任陕甘宁边区公安5大队独立营政治委员、同年10月任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总支部书记,1939年11月任陕甘宁边区独立第5营政治委员,1941年8月任八路军留守兵团陇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943年6月进入延安中共中央党校2部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1月任冀察热辽军区热北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1946年10 月兼蒙汉联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1947年8月任内蒙古骑兵第4师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48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骑兵第10师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49年6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骑兵第3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任内蒙古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52年任蒙绥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53年任华北军区第一速成中学政治委员,1955年任内蒙古军区政治部主任,1956年9月进入中共中央高级党校研究班学习,1957年毕业后任内蒙古军区政治部主任,1964年3月任内蒙古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十年动乱结束后,刘昌得到了中央的平反昭雪,1978年重新出来主持工作,任内蒙古军区政治委员至1982年7月离休。1979年当选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陆军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童工”造反
1913年10月的一天清晨,一声婴儿的啼哭,打破了四都荣坑这个小山村的寂静。婴儿出生仅三天,孩子的父亲就病逝了。贫苦交加的母亲杨氏拖着十分虚弱的身体,拉扯着五岁的大儿子和刚刚出生的婴儿。这个婴儿,就是日后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健儿,纵横驰骋横扫敌军的共和国开国将军的刘昌。
在少年时期就具有很强烈的反抗精神,敢于向地主老财为争取自己的利益而作勇敢的斗争,在荣坑村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刘昌在12岁时,母亲就送他到古城镇舅舅的鞭炮作坊当学徒,母亲希望他能学好一门手艺,将来能有一碗饭吃。
在刘昌14岁的时候,由于母亲体弱多病,加上天天思念自己的儿子,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少年刘昌中断了在古城乡做鞭炮的学徒生涯,辞别舅舅回到荣坑村。在当地的造纸作坊,跟着叔叔学习手工造纸。,这样离家近了,可以一边学习做纸一边照顾母亲。
刘昌的做纸学徒,一开始是从最苦最累的剥竹麻做起,他虽然只有14岁,但是他每天同样要完成与成人一样的工作量,其辛苦是可想而知的。
但是造纸作坊的老板,不按照完成的工作量给工钱,他看刘昌年龄小,认为好欺负,便盘剥压榨刘昌,克扣刘昌的工钱。在造纸作坊里,刘昌干的活和壮劳力一模一样,每天剥竹麻的工作量也一样,但是老板只给刘昌成年劳力一半的工钱,每天只有两角钱。原先刘昌并不知道,以为这个工种就是这个工钱,干了一段时间后,刘昌才了解到,同样是剥竹麻工种,成人的工钱是每天四角钱,而老板给他的只是成年劳力的一半,然而却要完成成人的工作量。纸老板这种克扣剥削的情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刘昌起先还天真的认为,老板慢慢总会给他增加工钱的,但是几个月过去了,刘昌拼死拼活的完成工作量,但是老板丝毫没有为他增加工钱的意思。
刘昌终于忍不住爆发了,一天,造纸作坊的工人在吃饭的时候,他狠狠地将饭碗摔在地上,大吼一声:“我不吃了!”
叔叔早已知道刘昌发脾气的原因,他悄悄对刘昌说:“你不吃饭老板才高兴呢,你就算饿死了也是白死!”
刘昌正在气头上,一腔怒火无法熄灭,他大声对叔叔吼道:“我被克扣工钱,窝了一肚子气,这饭还怎么吃得下?”
叔叔拉着刘昌来到纸寮外面,看周围没有人,小声对刘昌说:“老板怕的不是你一个人不吃饭!他怕的是大家不吃饭,不为他干活。你只有把老板的账本藏起来,让他给工人们发不成工钱,激怒了其他工人都起来反对他,只要整个纸寮大家都不为老板干活,老板就害怕了。”
刘昌一听,觉得叔叔说得有道理。一天,刘昌趁老板不在,偷偷将账本给藏起来了。到了发工钱的时候,记账的账本不见了,工人们都拿不到工钱了,大家就都叫喊着不干了。刘昌和叔叔趁机鼓动大家一起找老板闹,如果工钱再不发,大家就停工不干了!
这下老板可真害怕了,如果一停工,老板的损失就大了。老板一再央求大家,是谁拿了账本,只要还回来,其他事好商量。刘昌把账本拿出来,当众向老板提出要求,要给童工涨工钱。老板一口答应,保证每天除了发的两角工钱外,再给每天追加一角钱,这样刘昌一天就有三角的工钱了。消息传到了其他纸寮,其他纸寮的老板也只好涨工钱了,整个荣坑村有十多个纸寮,有一百多位工人,大家高兴极了。
一场小小斗争的胜利,使造纸作坊的工人们明白了,只有大家团结起来,一起跟老板斗,老板才不敢轻易欺负工人。

刘昌将军故乡——福建省长汀县四都镇荣坑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