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史海秘闻>>正文
植地庄八勇士智战日军成功掩护主力转移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作者:汤炎忠
浏览次数:
2025-05-10 20:57:37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在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的苍翠群山中,坐落着一处被历史铭记的小村落——植地庄。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这里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广州市区游击队第2支队的重要活动区域。游击队员们曾在这里谱写了一曲以少胜多、智勇双全的英雄壮歌。

    1944年7月23日,广州市区游击队第2支队新编第2大队250余名战士,在大队长卫国尧带领下,秘密前往位于市桥的日军据点,准备发起突袭。可惜天公不作美,台风忽然裹挟着暴雨席卷而来,洪水瞬间淹没了行军道路。

    为保存实力,卫国尧果断决定撤回植地庄隐蔽待机。游击队刚住下,部队的行踪便被潜伏在植地庄的特务获悉,即向驻市桥日军报告。

    7月26日凌晨,日军独立步兵第8旅团500余人,趁着夜深人静,兵分两路分别从石榴岗、市桥向植地庄扑来,计划包抄围歼我新编第2大队。

    此时,植地庄一位深夜外出的村民,在半路上发现了敌情。他来不及多想,掉头就往村里跑,将这一消息报告给新编第2大队的哨兵。

    眼见形势危急,哨兵果断向天鸣枪示警。尖啸的枪声瞬间唤醒了村民和新编第2大队的指战员。然而,快速行进的日军已对植地庄形成包围之势。

    千钧一发之际,卫国尧当机立断下达突围命令,并迅速部署战斗任务:主力部队和村民由他亲自率领,边打边伺机突围;副大队长卢德耀带领1个班,抢占村后山头大岗高地,占据有利地形;教导员李海率领一部负责殿后。最艰巨的任务落在中队长何达生肩上——率领植枝、黄贤、黎明、孔联、曾九、陈耀祥、梁细九等7名战士留守植地庄,利用地形与敌周旋,以牵制敌军主力,掩护大部队转移。

    晨曦微露时,装备精良的日军已占领植地庄外围高地,随即向村内发起猛烈攻击。炮声振聋发聩,枪声密集如雨,嘶喊声在村庄上空回荡。

    在民兵协助下,留在村内的何达生8人小分队争分夺秒地展开行动。他们一方面将村子的闸门堵死,依托围墙构筑起坚固掩体,同时大造声势,让敌人误认为我军主力尚在村内;另一方面,将20余名未能及时转移的村民集中到村东头的植氏宗祠里进行掩蔽,保障其安全。

    小分队造势果然使日军产生误判,他们调集迫击炮、掷弹筒,集中火力向村内猛攻。一时间,村内硝烟弥漫,砖瓦横飞,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面对强敌,何达生临危不乱,凭借丰富的战斗经验,敏锐分析地形:村东面,大池塘是一道天然屏障,日军难以逾越;村西面,茂密的竹林里杂草丛生,并有围墙防护,日军也难以入村;村北面,在一个小池塘阻隔下,仅有一条狭窄道路勉强通行,日军只能分兵突进,相对容易防守;村南面,地势开阔,防守难度大,应该是日军进攻的重点方向。于是,他果断地将8人分成南北两路:4名战士携带1挺轻机枪坚守村北面,自己率领3人扼守南面,全力将敌人挡在村外。

    果不其然,日军在一番狂轰滥炸后,便从南北两面同时开始进攻。何达生带领战士们奋勇抵抗,凭借着灵活战术,一次次击退进犯之敌。久攻不下,日军改从西面破竹翻墙,一边地毯式搜索,一边焚烧民房。何达生立即指挥大家锁上村中巷道闸门,将窜入之敌困于巷中。战士们利用门楼、小围墙、窗户、墙角等有利地形,躲在暗处持续射击,打得敌军误以为中了埋伏,纷纷仓皇逃窜。

    随后,当日军转至植氏宗祠方向进攻时,何达生又早已料敌在先。他迅速将兵力集中起来,在植氏宗祠严阵以待。日军从东山上用迫击炮朝宗祠方向猛烈轰击,由于距离较远,再加上有宗祠门前的老榕树掩护,大部分炮弹均未击中宗祠。炮声停歇后,敌人以为宗祠已被炸平,便摸索上前,结果刚一冒头,就被何达生和战士们当作活靶子狠狠打击。

    吃了亏的日军立即停止进攻,选择继续用迫击炮进行轰炸。这一轮轰炸,足足持续了10多分钟,导致宗祠前面的土墙和闸门均被炸塌,百年老榕树也被炸得枝干尽断。尽管如此,战士们依旧毫不犹豫地爬到屋顶继续作战。每当敌人发起地面进攻时,等待他们的总是精准的子弹和从天而降的手榴弹。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伟大胜利在江南”——抗日战争时期的九里镇战斗
·下一篇:无
·中红网-郭书文:唐山市四位银发勇士骑游3600公里 饱览名胜古迹凯旋归来(组图)
·二十六、噩耗传来,十三勇士矗丰碑
·胡遵远:吴保才:黄烟工人的领袖 革命斗争的勇士(组图)
·特稿:吴保才:黄烟工人的领袖 革命斗争的勇士(组图)
·赵章成:掩护十七勇士抢渡大渡河
·特稿:掩护十七勇士抢渡大渡河
·赵章成:掩护十七勇士抢渡大渡河
·毛主席通知飞夺泸定桥勇士:来北京授衔,勇士回答:我不想去
·晋鲁大地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记抗日战争时期的38军前身部队(组图)
·大渡河勇士闯中南海,喊道:见毛主席还要联系?我是土佬李德才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植地庄八勇士智战日军成功掩护主力转移
万晖五金党政工潮州行:以红色文化为笔,绘
王明文出席中国品牌日:以“利发科工贸”三
中红网-卢彦名、董盼盼:博物馆里的一堂公开
童化平:红土铸魂:傅连璋与汀州福音医院的
特稿:红土铸魂:傅连璋与汀州福音医院的救
红色头条:中红网主办第120场毛主席故事大讲
新华社“莫干山品牌大会”纪实:迎接泛图时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谈著名青年昆曲艺术家
童化平:童坊童氏一门六英雄(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