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史海秘闻>>正文
“伟大胜利在江南”——抗日战争时期的九里镇战斗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张磊 易青豫
浏览次数:
2025-05-08 11:18:46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1938年,新四军第1支队挺进江南敌后展开作战,他们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发展华中”的方针,在敌人后方主动出击,有力打击了该地区的日军。1939年11月8日至9日,新四军第1支队在江苏丹阳九里镇一带与“扫荡”的日军展开激战,取得毙敌中队长以下168人、俘3人的重大胜利,被称为“延陵大捷”。九里镇战斗(亦称贺甲战斗)的胜利,打破了日军的“扫荡”计划,创下新四军在江南歼敌的新纪录,提高了新四军的威望,极大振奋了江南军民抗战热情。当时上海和江南等地报纸纷纷以“伟大胜利在江南”为标题作了报道,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结合实际,决心主动出击歼敌

    1939年10月下旬,新四军第1支队新6团在镇句、镇丹开展破路行动后,当地日军曾两次下乡搜寻,均被新6团及丹阳独立支队予以痛击。日军不甘失败,继续寻找新四军主力,企图通过“扫荡”歼灭新四军有生力量。

    11月7日,日军第15师团池田联队1个中队从镇江西南宝堰出发,向丹阳县延陵、九里镇地区进犯。为打破日军“扫荡”计划,第1支队决定在丹阳独立支队配合下,主动出击歼灭日军,其原因有二:一方面,日军刚在杨柳铺取得战果,态度十分傲慢,我军主动出击有利于调转日军,援助友军;另一方面,日军此次出击,意在寻找新四军目标、侦察虚实,为下一步进攻做准备,由于新四军第1支队部署在日军侧翼,敌人所到之处均未发现新四军踪迹,第1支队可乘敌不备,采取急袭,打击日军。

    随后,第1支队召开营级干部会,阐释此次战斗的意义和争取胜利的条件,并要求全体政工人员有计划、有组织地动员群众协助作战,这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设伏打击,与日军激战九里镇

    11月8日晨,当折返九里镇之数十名日军行至贺甲村附近时,遭到丹阳独立支队设伏打击,当场被毙伤10余人。日军随即占据附近小高地进行顽抗,与丹阳独立支队形成僵持状态。得到情报的新6团团长段焕竞,率第1、第3营前来增援。在猛烈攻势下,日军从小高地向九里镇西北贺甲村退却,我第1营则乘势追击。与此同时,第3营一部从日军左翼进至贺甲村正面小桥,与第1营共同对敌展开攻势。

    穷途末路的日军,随即向新四军施放毒气,导致不少官兵中毒。日军趁机以机枪猛烈扫射,造成部分人员伤亡且进攻严重受阻。考虑到周边敌援军可能快速赶到,段焕竞致函第2团团长王必成,请求支援以全歼该股日军。

    二团驰援,迫敌撤退固守待援

    接到来函后,王必成令第2营掩护电台,自己率第1营、第3营前往贺甲村增援。其中,第1营由王家村出发,经堰坡桥、张庄一线,于午后到达贺甲村西北,第3营则进至南、北雨庄附近。此外,丹阳独立支队一部也在副支队长林胜国带领下,转移至贺甲村附近。随后,王必成、段焕竞与林胜国商议,认为退至贺甲村的日军不到百人,当前我军兵力占据完全优势,可将敌一举歼灭。于是,他们进行了战斗部署:第2团第3营以1个连向村北端进攻,第1营以1个连向村西北端进攻,另1个连向宝堰方向警戒,阻敌增援;新6团第1营向村南端进攻,第3营于九里镇向直溪、珥陵方向警戒,阻敌增援;丹阳独立支队向丹阳、白兔等地警戒,阻敌增援。该部署同时确定当天14时由3股兵力同时发起攻击,力争在敌增援未到之前解决战斗。

    14时许,新四军各部对贺甲村之敌展开进攻。第2团第3营强攻村北端一座木桥时,遭敌逆袭,被阻于木桥北侧。第1营从村西北端进攻,因地形开阔,不得不在敌火力下运动,遭敌火力压制,攻击受阻。新6团第1营也因村南端地形开阔遭敌火力覆盖,攻击受阻。加之天降大雨,又有消息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甄家庄歼灭战:一场带游击性的运动战
·下一篇:无
无相关新闻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伟大胜利在江南”——抗日战争时期的九里
广西:举办全区党史宣教干部培训班
北京:西城区启动“红色基因•时代传承
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学习强国”推出
辽宁:沈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召开“能力作风提
孙若风:召唤元宇宙文明:评臧志彭《元宇宙
孙若风:现象级旅游观潮记
中红网:我的父亲田哨(1920~2006)(组图
特稿:我的父亲田哨(1920~2006)(组图)
中红网-甘海洋、李佳发:追寻红色足迹,弘扬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