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播报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谈著名青年昆曲艺术家施夏明艺术之路(组图)
2025-05-09 14:12:44
作者:薛年勤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全国昆曲最忙的小生,“我现在最大的感受就是忙呃!我去参加很多讲座,介绍我时,多会在我的名头前面加一个全国昆曲最忙小生。”这是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院长,第四代著名青年昆曲表演艺术家施夏明。在2024年9月20日在浙江杭州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主办的浙江省传统戏曲演出季《幽兰芬芳长三角》全国昆曲精英名家名段专场演出,施夏明演的《牡丹亭.叫画》观众掌声不断,浙江省政府原副省长盛昌黎观看后上台接见演员时说:"这台全国昆曲精英名家演出昆曲晚会很成功,这位演《叫画》的柳梦梅演员很好”。开头的“最忙小生”便是第二天召开的新时代昆曲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施夏明出于内心的肺腑之言。既是演员又是院长业务行政管理一手抓,既要排戏又要艺术生产,还要推动完成巡演任务,更要培养新一代昆剧艺术人才,在中国昆曲界,无疑是最忙的昆曲小生。在这里给点个赞。

    2008年由文化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我在苏州观看了江苏省昆剧院第四代演员的昆剧《1699·桃花扇》该剧荣获优秀剧目奖,也让我看到了江苏培养的新一代昆曲接班人施夏明饰侯朝宗,单雯饰李香君,他俩荣获优秀青年演员表演奖,整场演出非常精彩,非常高雅,该剧是清朝剧作家孔尚仁创作的昆曲经典,以明末复社文人候方域(剧中改为候朝宗)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为主线,通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展现南明弘光王朝覆灭历程,被誉为中国昆曲鼎盛期的巅峰之作。重要的是该剧以剧情和表导演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创作理念有了崭新的突破。也是我第一次观看施夏明的演出。演出谢幕时,我禁不住的使劲鼓掌祝贺他们的演出成功。这是江苏省新的一代昆曲青年演员的亮相展示。

    2024年为了筹备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主办的《幽兰芬芳长三角》昆曲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名家名段专场昆曲晚会,我赴南京苏州上海各昆曲院团拜访协商,求得支持,年轻院长施夏明和顾骏副院长热情地在朝天宫院部大门迎接我们一行,这是15年后的第一次见面,在我面前的是一位成熟平易近人的帅哥院长,年轻的昆曲表演艺术家,一双炯炯有神眼睛,他热情地陪同我们参观了江苏省昆剧院,在会议室进行了座谈,介绍了该院的发展概况,我邀请他参加长三角幽兰芬芳昆曲聚会,获得施夏明的热情支持。

    在新时代对于昆曲事业的发展,对北方昆剧院,江苏省昆剧院,上海昆剧团,浙江昆剧团,苏州昆剧院全国的昆剧院团的传承发展,出身昆曲世家的我,一直眷眷之心地关注着,在视频上多次观看了施夏明的《牡丹亭惊梦》《见娘》等片段。给我留下一定的影响他塑造的昆曲艺术人物形象,如:侯朝宗、柳梦梅等这些人物,展现了昆曲小生的崭新的艺术形象。和他演的《世说新语·访戴》片段,嗓音特别动听。出马一条枪,嗓子是关健。

    行来潺潺闻咚叮,
    输与戴郎坐鸣琴,
    皑皑的一庭玉蝶残月浸,
    丝上破雪。起高唱,
    弦中回雪转低吟。
    三生幸、高山流水、
    同调知音
    这段表演载歌载舞,唱腔悦耳。

    施夏明扮相俊美,书卷气极具,一挥袖,一投足,风流儒雅,台风稳健,炯炯有神,表演细腻,昆曲韵味浓厚,在舞台上擅长以细节刻画人物,融情入唱,喻情于舞,他塑造的人物侯朝宗、柳梦梅、王徽之、梅兰芳、瞿秋白等昆曲舞台艺术形象,是新时代中国昆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昆曲艺术成果,施夏明带领的江苏省昆剧院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以人民为中心,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使新时代的昆曲深入基层,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弘扬传承创新发展了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古老剧种的影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23年2月21日由江苏省演艺集团出品,江苏省昆剧院原创排演的现代昆剧《瞿秋白》赴京参加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在北京中央歌剧院剧场成功上演,原创现代昆剧《瞿秋白》以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瞿秋白的生平事迹为题材创作,汇聚了强大的主创主演阵容,著名编剧罗周,著名导演梅花奖得主张曼君,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梅花奖得主石小梅和昆曲表演艺术家赵坚任艺术指导,白玉兰戏剧奖“主角奖”施夏明主演瞿秋白,梅花奖得主柯军,孔爱萍两位昆剧表演艺术家齐上阵助力江苏昆剧汇聚于一台,这是现代昆剧《瞿秋白》入选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戏剧类优秀作品奖在首都京城首次亮相,经过多次精修打磨提升,该剧以主要人物鲜明突出形象,均衡精彩的艺术特色作品,精湛的昆曲艺术在首都舞台上呈现,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绝对融合,给首都的专家同行以及观众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当漫天花瓣落下,庄严肃穆的舞台上,瞿秋白从容就义。场灯亮起,首都观众以雷鸣般的掌声表达。观演后的震撼。给现代昆曲《瞿秋白》主创人员的鼓掌,对施夏明成功塑造的昆曲现代戏《瞿秋白》革命英雄形象的掌声,更是向革命先烈,致以崇高的敬意。

    施夏明塑造的瞿秋白这一艺术形象,在新时代中国昆剧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昆曲现代戏《瞿秋白》一剧主创主演做足功课,在古老昆曲艺术传承审美与时代主旋律中找到融合的创新和合理点,将传统古典艺术美与现代化舞台语汇有机结合,以定心、用心、尽心的表导演理念指导打造了一部走进人物内心的戏剧。

    施夏明在塑造《瞿秋白》这一革命英雄人物,诠释瞿秋白人物,试图走进那个时代,走入他的内心,走进他的灵魂,阐释他心中的理想,表达他心底的信念,施夏明坚持以虚拟性程式化来表达展示,是他演昆曲现代戏创作艺术形象的原则。无疑,在戏曲现代戏表演中对传统程式进行适当调整创新发展会对生活中的行为动作进行舞台程式凝炼,在传统里找办法,是古典戏曲现代题材行之有效的创作方法。

    施夏明2023年5月以昆剧现代戏《瞿秋白》参赛冲刺中国戏剧最高奖,一举成功获得第三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荣誉,成为江苏戏剧界第50位的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施夏明获得这中国戏剧梅花奖荣誉后动情的说:“感谢各级领导和老师对我参赛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的大力支持,也由衷的感谢昆剧院的同仁们上上下下对我的大力支持”。施夏明通过卓越的艺术成就和领导能力对古老昆曲在新时代创新实践,于2021年被任命为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院长,成为全国传统戏曲院团中最年轻的院长,为此,我为年轻的施夏明院长给予点赞给予掌声。

    我们都知道,艺术的创新源泉是生活,胜过生活美的艺术美的源泉是从生活中提炼的,真正的诗意是以生活中流露出来的。人类的社会生活无疑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是后者有着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内容。但是人民不满足于前者,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可以而且应该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美,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更带有普遍性。

    施夏明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地提升和积累,作为江苏省昆剧院第四代小生演员,主演的《世说新语》《南柯梦》等广受好评,成为演出市场爆款。2018年以来先后创作主演了《瞿秋白》《梅兰芳·当年梅郎》《眷江城》三部原创昆剧现代戏在新时代为昆曲现代戏的创作做了积极而益的探索,其代表作《1699·桃花源》荣获第十三届文华大奖特别奖,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几经风雨,几度春秋,传统的基因孕育出当代的艺术生命,昆剧这六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这种文化符号的弹性,证明传统经典的生命里在于被持续挖掘,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真正深入人心的传播久远。

    施夏明身为院长又是演员担纲率领江苏省昆剧院,不仅在演出剧目大力推动创新转化,还坚持和广大青年戏曲粉丝交上朋友和他们的交流讲课。朝天宫小剧场演出持续不断,以极底的票价,让古老的昆曲剧种走进了寻常百姓心中,年均400余场巡迴演出,不断扩大昆剧的影响力,率团多次赴港澳台地区及德国、英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讲好中国故事、宣传中国精神中国文化,其主演的昆剧《南柯梦》一剧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成果。不仅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南京等第巡演时场场爆满,更受港澳台地区在当地民众及华侨中引发强烈反响。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极好的推动作用。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好学是绽放在施夏明身上的高贵品质,他的昆曲唱腔没有勤奋的练嗓和练唱,不可能获得如此的词正腔圆水磨腔的甜糯,他既吸收了前辈的唱腔优点吐字运腔节奏,根据自己嗓音的特点和优点使古老昆曲展示出了崭新的昆腔韵味,这是新时代昆曲艺术家的亮点,从声腔到表演展示了昆曲的美,艺术的美。

    施夏明在舞台上的表演力非常强,他能很好的掌握舞台节奏,使观众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塑造的人物在舞台上的展示上,他的表演感染力能够使观众深深的沉浸在剧情中,他塑造的《牡丹亭》中的柳梦梅 ,《1699·桃花扇》的侯朝宗现代昆曲《瞿秋白》中的革命英雄烈士瞿秋白,《梅兰芳.当年梅郎》少年梅兰芳,表演艺术上淋漓尽致让人动容。

    我以为施夏明为院长的江苏省昆剧院以崭新面貌展现的新时代昆曲是成熟的,是获得成功的范例,至少有这样一些特色优势,其一是新时代戏剧观念的变化,也就是现代意识,其二是艺术个性特色的强化,突出江苏省昆的南昆风格的韵味格,原汁原味的昆曲水磨腔的传统经典,也就是所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化意识。其三是各种综合艺术因素的优化,从唱腔表演服饰到剧本的高质量提升,也就是所谓的精品意识,也就是我们经常強调的出人出戏出精品。

    中国昆曲这一古老剧种,1956年以浙江昆剧团改变的昆曲《十五贯》赴京汇报演出一举成功,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观看了昆剧《十五贯》,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影响深远。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中国昆曲艺术为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并在19个入选项目中名列榜首,昆曲融诗词乐歌舞戏于一大集,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展现了文雅精致的艺术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昆曲传字辈艺术家的无私的奉献和培养昆曲人才,一代又一代,施夏明是为江苏省昆第四代的著名优秀青年昆曲艺术家之一。

    1985年出生籍贯江苏苏州小学毕业,考上江苏戏曲学校昆曲班,习艺昆曲,2005年毕业于江苏戏曲学校昆曲科,工小生,同年进入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任演员,师从石小梅、蔡正仁、岳美缇、汪世瑜、周志刚等老师,2011年正式拜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石小梅为师。当下为中国昆曲领军人物之一。施夏明在艺术上荣获第2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艰苦的艺术道路上,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青出于蓝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没有一朵花从一开始就是花,施夏明的艺术成就经过二十余年的奋斗,发展道路所取得的成果,是新时代昆曲界的山花烂漫的春天。百戏之祖的昆曲,熔南北曲于一炉,承雅文化之大集,传唱六百年弦歌不绝,在守正创新中走出一条活态传承创新之路。是昆曲界同仁们的重中之重。

    作者系:著名综艺导演,昆曲世家,作家,资深戏剧史专家,研究馆员,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中华传统文化》总编辑。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注册中国烹饪大师王丰工作室入驻“丽九府” ,政校企携手打造“丽水山耕”生态餐饮新标杆(组图)
·下一篇:新华社“莫干山品牌大会”纪实:迎接泛图时代真实性挑战一一中图社召集全国专家举办《2025图片产业发展大会》
无相关新闻
浙江红色文化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浙江红色文化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浙江红色文化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浙江红色文化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