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长陈毅]
1954年9月3日,陈毅作为上海市选出的人民代表到北京出席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久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
挪动陈毅这个重要“棋子”,是毛泽东的决定。“总理太忙了,又是政府工作,又是外交工作,所以决定外交应该专门由一个副总理来兼比较好,当时中央决定让我父亲来当外交部长。”陈昊苏介绍说。
陈毅用自己的魅力创造了一种外交风格,也留下很多颇具个性色彩的“外交辞令”。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一位某国新闻记者问:“贵国最近打下了美国制造的U-2型高空侦察机,请问陈毅先生,你们用的是什么武器?是导弹吗?”陈毅举起双手在头顶做了一个动作,俏皮地说:“记者先生,美国飞机经不起导弹打,我们是用竹竿把它捅下来的呀!”
新中国建立后,中日关系一直处于冷冻状态。1959年10月,日本自民党元老松村谦三率团访问中国。在京停留期间,酷爱围棋的松村和陈毅一见如故,结为棋友。
在松村推动下,1960年第一个日本围棋代表团访问中国。此后,中日两国围棋界人士互访频繁。当中日两国在1972年9月29日宣布结束战争状态、恢复邦交时,倡导 “围棋外交”的陈毅虽已告别人世,但他的名字却永远被铭记在这段历史上。
在中美关系打破坚冰的背后,也有陈毅的一份努力。1967年“二月逆流”之后,陈毅渐渐淡出外交领域,实际上已被剥夺了工作权利。中苏在珍宝岛发生冲突不久,毛泽东指示陈毅、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研究国际问题。“在讨论这个问题时,父亲提出来要考虑用非常规手段来恢复中美关系。”时至今日再回顾这一历史,我们不得不佩服陈毅的远见卓识。1971年毛主席的确采取了“非常规手段”——邀请美国乒乓球队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