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恩来 陈毅张茜游阳朔

陈毅
传奇陈毅
在高层领导人当中,不乏战功赫赫、位高权重的人,但能被称为传奇的并不多,陈毅无疑是其中一位。而岁月的流逝不但未能磨平其印迹,却越来越折射出打动人心的光芒。陈昊苏与陈小鲁回忆中的父亲,更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地走近这位性格元帅的内心世界。
[革命者陈毅]
1963年,陈毅得知正在中国科技大学读书的长子陈昊苏入了党后,非常高兴。这年夏天,在繁忙的国务活动中,陈毅专门抽出时间来到北戴河,和几个孩子做了4次长时间谈话,那是令陈昊苏和陈小鲁一生都无法忘怀的记忆。陈小鲁说,父亲以往很少提及自己的过去,“他可能觉得那是一种炫耀”。那段时间正兴“忆苦思甜”,父亲于是才首次和他们讲家史,遗憾的是,“讲了4个下午,才刚刚讲到留法回国”,后来父亲一忙,这事情搁了下来,再也没机会补上。
1901年陈毅出生于四川乐至一个破落地主家庭,15岁他考上成都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学习染织,受到实业救国的影响。1919年夏,陈毅离四川赴法国勤工俭学之前,在上海停留一段时间,他在上海时听过包括黄炎培、吴稚晖在内很多人的演讲,向往过实业救国,也信仰过教育救国。
去了法国,他毕竟是华人,又在底层做劳工,受到压迫和歧视。陈毅在法国待的时间并不长,1921年10月被中法当局强制遣返回国,但在群众运动中显示出的才能被蔡和森注意。“蔡和森发现他敢闯,什么都站在前面。父亲是四川人,很善于辩论,又有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影响,他很欣赏我父亲。”蔡和森想发展他为共青团员,陈毅未接受,“他还想看一看是否有其他道路”。
回国后的陈毅在四处碰壁中,“后来他慢慢认识到,在当时的环境下,实业救国、教育救国都只能是一种幻想”。1923年在中法大学学习,任学生会主席的陈毅加入中国共产党,也从此走上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在同为军人的陈小鲁看来,陈、粟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善于大兵团作战,靠的是协同、军事民主。在陈毅漫长的军事生涯中,更突出的是组织能力。“他是个很好的组织者,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反映在干部关系上就是亲和力。后来华东有什么事情,都是我父亲出面。”陈小鲁说。
陈毅和粟裕是彼此成就的一对搭档。“父亲更多扮演政治家的角色,他建立根据地,有统战才能、外交才能,他能整合军队。军事方面,华东野战军最强的是粟裕,战斗都是他负责,但把整个华东野战军整合起来,应该说是靠我父亲。”陈小鲁说。另一方面,陈毅也利用自己的威信,给粟裕在指挥战斗中以最大支持。如果战役指挥中有什么梗阻,陈毅一个电话追过去:听到没有,这是我的命令!1948年5月,中央要将陈毅调到中原野战军,让粟裕主持工作,此提议却遭到粟裕的反对。毛泽东很意外,因为从表面上讲,粟裕是升了一个职位。粟裕对陈毅的信赖也可见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