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实际相结合,“创造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路子。” [6](p.38) 他多次明确指出:“各国的革命和建设,要靠各国党自己独立思考。只有独立思考,才有可能避免国际的坏的经验在本国重犯,使国际的好的经验在本国得以发展。” [4](p.301) 因此,“学习别国的经验要与本国的情况结合起来”。 [5](p.8) 具体到中国来说,虽然苏联的经验可以学习,但是,“中苏两国情况不同,对苏联的经验不能照抄” [5](p.290) ,“还是得靠自己摸索经验。” [5](p.415)
那么,怎样来摸索经验呢?办法就是实践。周恩来指出,革命战争的实践充分证明,“经验的取得,一定要通过实践。”比如,中国共产党一开始“不懂得如何进行革命战争,而是摸索了很久,犯了许多错误,正面的经验取得了,反面的经验也取得了,然后总结经验,得到了正确的方针,才取得成功”。社会主义建设“更加复杂,千头万绪,更需要如此”。从苏联抄来的东西,“总不是自己脑子里生长出来的,不是经过自己很好独立思考的,所以,好的经验学了,坏的经验也学了,开始还不能鉴别”。周恩来还指出,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开始一个时候的缺点、错误,有些是可以避免的,有些是不完全可以避免的,所以,这种摸索的代价是需要付的。”总之,“经验的取得是不容易的,必须通过实践,必须经过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各部门的领导、地方的领导共同摸索,总结经验,不断前进,才能逐步地完备起来。” [1](pp.524~525) 周恩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进一步分析指出,通过实践摸索经验就是要摸索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他认为,不论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必然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建设也是有其客观规律,“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也是需要实践和时间的,在没有掌握这个规律以前,在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上出现曲折或反复是很难避免的。” [5](p.446) 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就是要通过不断的实践,不断地总结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所取得的丰富经验,包括许多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经验,进而“使我们有可能进一步地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把工作做得更好”。 [4](p.386) 他表示坚信:“我们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作指导”,“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客观规律,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4](p.413)
周恩来还强调,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和客观规律的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断地在实践中认识新情况,掌握新规律。当1962年中国共产党在全面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取得了一些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有了许多正确的认识和把握时,周恩来一方面指出,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由于“我们从正面反面初步总结了经验,逐步地认识和掌握了新情况下的发展规律,不象过去那样懵里懵懂了。从这一点说,我们比过去也清楚了一些”。 [4](pp.403~404) 同时,他坚持认为:“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我们还不完全认识”,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新事业的认识,需要有一个过程,过去没有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经验,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还有很多的客观规律我们没有认识,或者没有完全认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逐步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 [5](pp.466、471)
周恩来上述思想理论观点科学地解答了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苏联的建设经验要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以及怎样结合的重大理论问题,并具体地阐述了如何取得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方法和途径,这些思想理论观点是周恩来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方法和途径的重要理论建树。
三、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理论贡献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