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领袖故事>>正文
王震和我们——谨以此文献给王震百年诞辰
2008-04-15 16:44:23
来源:新疆日报
作者: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凉。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亲历广州火车站旁边一家不起眼的宾馆,以“谢绝新疆人”入住为有档次。这些年,国人生活水平提高,交通、通讯进步,新疆不那么陌生神秘了,人们的认知水平在“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后,又增添了天池、喀纳斯、伊犁草原、喀什古城,以及羊肉串、拌面的味道。

  我们原本也是内地人。因为王震,我们成了新疆人,他和我们的关系千丝万缕。因为他,我们的父亲到了新疆。父辈眼里,他是号令三军说一不二的统帅,是可亲可敬的老旅长,司令员。

  我们的母亲也因为他远嫁塞外。因为他,天山南北收获庄稼的土地上有了喝着天山雪水长大的我们。长大以后,无论我们认为这公平还是不公平,我们已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地。

  荒原变绿洲的漫长过程中,父亲渐渐衰老。母亲也无可奈何地失去了青春。他们对故乡的记忆,渐渐变得模糊和抽象,而新疆的家和业却更为具体,更为牵挂。他们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了,也渐渐被家乡的亲人淡忘,此生此世再也无法离开新疆。

  只有在出了大事的日子,他们才又被记起。上世纪闹饥荒的年月,一车皮一车皮麻包上用墨写着“兵团”的麦子、玉米一路东行,拉往灾区;1962年中苏关系遭遇危机,军装上没有领章帽徽的“兵团”人,在几千公里边境打下水泥桩,拉起铁丝网;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打响,“兵团”人开着第一辆老“解放”打头,把弹药送上喀喇昆仑神仙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公民很难知道发生在这个特殊区域内的事情。这些事儿,大都和“国家”、“民族”关联。

  对我们的儿女,王震是历史。因为他开创的伟业,我们儿女的DNA被改变了。一个人,除了生物的DNA外,还有地理的DNA,它就是故乡。我们儿女的地理DNA,已不再是河北沧州、山东惠民、湖南宁乡、河南商丘……新疆的戈壁荒原,绿洲农田,已经是他们生命中无可置换的DNA密码。他们走遍天涯,新疆也是他们的故乡,他们精神的家园。这里的戈壁黄土下,埋葬着他们的祖辈,父辈,和他们有了扯不断的根脉。

  说到这里,我想告诉朋友们:这就是王震和我们的关系。

  采访札记

  1994年仲夏。一个雨后的上午,我敲响了北京东四十三条那处院落的大门,拜访中国诗坛泰斗艾青老。门开处,高瑛前辈一脸笑意:“我家的门永远为新疆的朋友敞开。”院中枣树下,艾青老仰望长天喃喃道:“石河子,小小的城市,我的第二故乡。我思念故乡。王震先我去了,他去了……”这个画面定格在我的脑海中,将军和落难的诗人都令我动容。

  艾青有两句诗常被人引用:活着的人好好活着吧别指望大地会留下什么这两句诗,是诗人游吐鲁番交河故城时吟留。这是诗人伫留那个时空一种心绪的流露。屡屡引发共鸣,想必人们能在其间找到某种精神安慰,或旷义的释怀。准噶尔盆地留下了艾青的人生片断。他给石河子留下了一首诗:《年轻的城》;他给石河子留下了一帧名片:《艾青诗歌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坐落石河子市中心,占地10亩,绿树环绕,芳草铺径,芍药迎春,秋菊送月。这些,皆因将军和诗人的友谊而生,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缘分。将军和诗人的友谊,还滋养出一方诗的园地:《绿风》。

  出访黎巴嫩,去那个著名的峡谷拜访纪伯伦故居时,突然想到了石河子,想到北京东四十三条那处院落,那株枣树,想到了艾青。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无论部队还是地方,新疆的文化名人讲起王震,几乎都会说:“司令员是我朋友。”组合朋友关系的细节,无不有爱才惜才的人性关怀。只要会唱《新疆好》《我骑着马儿过草原》,就知道军中诗人马寒冰。马寒冰,王震爱将。新疆军区宣传部长,新疆分局副秘书长。“七·七”抗战爆发,马寒冰历尽周折,从缅甸经香港到广州,辗转千里投奔陕北延安。因为华侨

|<< << < 1 2 3 4 5 6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周恩来未为人知的一段情缘
·下一篇:特稿:毛主席专职摄影师侯波回忆:到伟人身边(组图)
·刘晓瑜:王震率八路军南下支队临湘抗战纪事
·特稿:王震率八路军南下支队临湘抗战纪事
·缅怀上将王震:功耀天山创军事奇迹 开创新中国农垦事业(组图)
·徐赐甲:王震率南下支队三进通山(组图)
·特稿:王震率南下支队三进通山(组图)
·马杰:王震和习仲勋的故事
·特稿:王震和习仲勋的故事
·缅怀王震:一生勇挑重担 被誉为“革命猛将 建设闯将”(组图)
·任弼时、王震、王首道与“八路军南下支队”的战略行动学术研讨会暨文物捐赠仪式在京举
·李学叶:任弼时、王震、王首道与“八路军南下支队”的战略行动学术研讨会暨文物捐赠仪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纪念我的小叔叔俞慕耕烈士壮烈牺牲70周年(组图)
特稿:长征之歌
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特稿: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特稿: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王久龙: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