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北大荒需要文化。
高瑛说,密山满城都是军人。开大会,战士都坐在地上,王震站在大卡车上,对战士们说,我有一个朋友,他叫艾青,是个诗人,你们知道不知道?战士们喊:知道!王震说:他来了,他要歌颂你们,欢迎不欢迎?战士们说:欢迎!艾青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艾青说,他和王震是君子之交。去东北之前,他和王震见过两次面。在延安,他和肖三带文艺界代表去三五九旅劳军,他即兴朗诵了歌颂南泥湾的诗歌。旅长王震讲了一番话。他一直还记得王震说:“毛主席说,延安来了一批名流学者,需要维他命,没有维他命,眼睛就近视了。”
再有一次,是1954年从南美洲访问回来,王震请他去。见面后,王震说,大兴安岭的景色真美呀,要是你来,该写出多少好诗啊!你到铁道兵来吧,全国只要有铁路的地方你都可以去。谈话时,艾青在王震的书桌上发现了《艾青诗选》,他随手翻开,第一页空白处是王震写给儿子的要求:打了一个圈的,要熟读,会朗诵。打了两个圈的,要会背。里面一页一页画满了圈点。艾青很激动,没有什么比这更能打动诗人的心了。“王震将军爱我的诗呀,也爱我呀。”
没想到,诗人跌了跟头,倒霉了。但是在爱诗的将军王震看来,倒霉的诗人还是中国的大诗人,还是他的朋友。他要拉他一把。
北大荒比新疆开发得晚,艾青一家到北大荒的第二年,王震去视察,看望艾青时,正碰上连阴天,艾青病在床上,木头搭建的屋子里到处都是接雨的盆盆罐罐。王震心里沉重得很,说:艾青呀,你怎么弄成了这个样子?让你到北大荒,躲开是非圈子,我不要好心办个错事。他对高瑛说,先保住命要紧,到新疆兵团去。
在王震的关怀下,艾青一家还没从北京启程,张仲瀚已经安排好了艾青来新疆的生活工作。
张仲瀚,那是王震司令员的爱将嘛,文武全才。
王震对艾青那真是关心啊,很疼爱他的,王震每次来石河子,一定要看望艾青夫妇。对别人介绍是“我们的诗人艾青”。要求我们照料好诗人的衣食住行,为他提供学习和写作的条件。
师机关传达中央文件,传达兵团会议精神,都请艾青,和师首长一起坐在主席台上。师党委扩大会,生产会议也请他出席。师领导下团场检查工作,邀请他一起去。坐上“嘎斯69”到田野去,艾青很高兴。兵团,农垦部来领导,我们也请艾青参加。
有一件事,我过后想也是司令员用心安排的。1961年还是1962年秋天,贺敬之和郭小川夫妇来石河子访问,要我们请艾青、李千峰夫妇一起同行。李千峰,延安时期的名记者,周总理都很器重的人,也是反右倒了霉,放到我们石河子总场当副场厂。李千峰的夫人姚文在兵团文化部任部长。我带他们在莫索湾垦区整整跑了7天,4对夫妇一路上谈笑风生,不是拍照留影就是吟诗作赋。哎呀,农场的小籽西瓜、无核葡萄,吃了个新鲜,心情很愉快。
从这件事,我看王震将军关心人真是体察入微。无情未必真豪杰嘛。艾青、高瑛对王震真是感谢不尽。你想一想,心灵受到伤害,关心和信任是最好的药了。
艾青很重感情,他要回报王震啊,他是诗人,他以诗相报。他来石河子写的第一首诗是《从南泥湾到莫索湾》,他写了《烧荒》《帐篷》《地窝子》,都是反映我们垦荒生活的。但是这些诗寄给内地刊物后,不是原封退回,就是石沉大海。我碰到过他去收发室取退稿信,他给我说,过去他们请我写也很难得到呀,可是现在……说这些话时,他的表情看着让人心里难过。我们想在八师的《大跃进》报上发表艾青的诗,但是也有顾虑,全国没有一家报刊发艾青的诗呀!
王震来了。他带艾青去莫索湾,我也陪着去了。路上,王震对艾青说,老艾呀,听说你写了诗,别人不给你发表,我要农垦出版社发表。当时我眼看着艾青的眼泪就掉了下来。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