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清流
2007年岁尾。深圳市梅秀路一处林木扶疏,花影婆娑的小区。任友志前辈轻声地、激情地随着DVD播放的旋律,哼唱着《石河子城》这首歌。这首歌是他老人家作曲。
任友志前辈陕西子长县人。1945年参军时年仅13岁。因年纪太小,让他去延安分区演出队跑龙套。离休前,他任过兵团农八师政治委员、农七师师长。
以下是任友志前辈的口说实录:说起王震,他是我们的老司令了。那个时候他是二军的司令员,我是六军的兵蛋子。进新疆,他是一兵团司令员,是我们的司令,带着我们进新疆。
王震的故事多得很。说石河子的规划建设,说他和艾青的故事,我都是见证人。艾青是受了王震的保护,受了王震、张仲瀚的关心。
1960年8月,鱼正东从乌鲁木齐开会回来,告诉我诗人艾青要来石河子,王震给张仲瀚打了电话。晚上,张仲瀚让鱼正东到他那儿去。一进门,张仲瀚说:“老鱼,给你们一个人,敢不敢要?”鱼正东说:“什么人我不敢要?”“大诗人艾青,大右派!”张仲瀚告诉鱼正东,王震司令员安排艾青到石河子。石河子的条件好一些。张仲瀚还说,他也认识艾青。在延安,艾青带文艺界慰问过三五九旅。
鱼正东问张仲瀚有什么要求。张仲瀚交待说,按师级待遇,生活上多照顾,思想上多帮助,不宣传,也不保密,立足一个“养”字,只要有利于他的锻炼改造,有利于他的创作就好。鱼正东又问,工资按什么级别给呢?张仲瀚很风趣地说:“老鱼,你那么大一块地盘,还怕养不起一个世界上都有名的大诗人?艾青打成右派后,中国作协就没给他发工资了,人家有错挨批挨斗,总不能让老婆孩子没有衣穿,没有饭吃吧?按生活费给,每月200块。”
200块!那是13级高干的工资待遇。
艾青刚来时,住在师机关招待所。没有多久,搬到了师领导住的东楼上。考虑到艾青要写作,要方便他生活,在师机关大院西楼侧面的一幢苏式平房走廊,打了一个隔墙,给艾青一家隔出了3间房,一间是他和夫人高瑛的住房,一间孩子住,一间是厨房。
正是三年困难时期呀,就是被称为“富八师”,也是粮油定量不足,甜菜渣代食。我们安排艾青在机关小食堂就餐,我是八师宣教科科长嘛,有时陪着艾青吃饭,改善生活了。机关小食堂是接待上级首长和农八师领导的小灶,厨师刘胖子能烧一手好菜。虽然没有海味,没有山珍,四菜一汤也是有滋有味的。
接触多了,我咋看他也不像个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右派呀。他很勤奋,都这样了,还是每天写,人很坦诚,很重感情,很幽默。私下里,鱼正东政委也对我说,艾青不像个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啊!至少是个爱国主义者。我常到他家去,借他的书,世界名著,古诗新诗都看,向他请教。我那一段时间文学水平提高不少。
艾青的情绪也好起来了。他让我看毛主席亲笔给他写的请柬。讲他看到一对青年人,掏光口袋里的钱买了一本《艾青诗选》。说这是他最幸福最难忘的一幕。他对我说,诗人要讲真话。人品和诗品都重要。作家要靠作品,没有作品就没有生命。他和夫人高瑛,我们之间一点儿也不拘谨。
有一次我陪艾青到莫索湾,高瑛也去了。艾青跟我说,1957年,不知道怎么搞的,就卷进“丁、陈”反党集团里面去了。听说中央研究如何处理右派,一个将军说要艾青,就猜这个将军一定是王震。后来,闲得无聊,在公园看人下棋,郭小川来找,说王震要我去他家。我一进去,王震从台阶上走下来说:“哎呀,老艾呀!我是又爱你又恨你。我知道你是不反对社会主义的,是拥护真理的嘛。离开文艺界,到我们那里去吧。”王震指着地图说,这里是密山,十万大军转业到北大荒,希望你能去,怎么样?高瑛说,第二天王震就到家里动员她跟艾青一起去密山。指着满屋子的书说,把这些都带去,书架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