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我无意看到他的儿子高宗赵构写给岳飞的一封长信的真迹影印件,内容是商讨抗金大计,那书法是神品啊,写得好。到了有清一代,大家就熟悉了,十二帝个个都堪称书法家,乾隆御笔遍布名山大川。到了毛泽东,更是自创狂草一体,虽出于怀素和张旭,但又不拘法度,随心所欲,另辟蹊径;虽谋篇深远,布局和谐,但又狂放飘逸,势若奔雷,性格峥嵘,气象万千。我对毛泽东书法没有专门研究,但我认同专家的总结:毛泽东书法艺术,有其独特鲜明的特点:一是博采众长,自成一家。他从不独宗一家,既钻研过二王、张旭、怀素书法,也吸收了李邕、黄庭坚、苏东坡、何绍基、郑板桥诸家之长,正如他自己所说:“各个体我都研究过,我都不遵守,我写我的体。”从而创立了独具一格、被人们誉之为“毛体”的书法。二是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毛泽东一生的书体多变,从青少年时期的学欧体,学颜体,学二王,学魏碑,到三四十年代长枪大戟、乱石铺街的行楷,直到五六十年代复归平正的小草、行楷,以及行草取狂草气势的书作,鱼龙变化,仪态万方。最终选择了最能表现诗人书家性情的草书,摘取了书法王国皇冠上的明珠。三是笔法、章法,相得益彰。毛泽东书法用笔控锋极为熟练,方笔、圆笔兼施,正锋、侧锋相依,干涩枯润,墨分五色。同时,结字造型能力极强,想象丰富,形象生动,书中有诗,书中有画。再者,章法布白极为美观,真正做到了古人所说的计白为黑。四是风格多样,多彩多姿。现在虽未见其篆书、隶书作品,但楷、行、草齐备,且在这三种书体中又有行楷、行草、大草、小草之别,其中尤以小草和行草取狂草气势的书作成就最高。在这些书作中,有的遒劲刚健,有的圆润流畅,有的纵逸奔放,有的严整秀丽。正如毛泽东在谈到自己审美情趣时所说:“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毛泽东的书法艺术作品也正是这样,于豪放中兼婉约,于刚健中寓妩媚,于雄强中显柔情,于粗犷中见纤巧。\[24\]
毛泽东的书法名列日本评选的20世纪中国十大书法家前茅。为什么拿日本来说事呢?因为有可信度,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公元6世纪派两千个遣唐使到长安,才把中国文化学过去,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承传、弘扬、呵护远远超过中国。今天要看盛唐建筑,不在长安,而在奈良。去年日本的文部省下发过一个文件,小学生如果书法课不及格,不给毕业。毛泽东书法征服日本,由来有自。
再说诗词。诗词是中国文学的正宗源头,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路过来,由简到繁,由雅到俗。当然,可能看小说的人远远超过了读诗词的人。但是没关系,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在任何一部古典小说名著里面,不管任何一个写人物、写场景还是写事件的段落,不管写得多么热闹,多么精彩,最后总是由“有诗为证”来结尾,好像诗没出来,这个事情就搞不定,怎么写都收不住,这说明什么呢?
1938年4月,毛泽东在鲁迅艺术学院讲演
说明诗词在中国传统文人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不可替代的。
毛泽东的文化理念也大体如此。大家熟知1957年毛泽东给时任《诗刊》主编的臧克家写了一封信,提出不宜在青年中倡导古体诗词云云。这其实只说了一半,只说出了毛泽东的表层思想,而深层的另一半,此后不久毛泽东亲口对梅白说出来了:“(给臧克家的信)那是针对当时的青少年说的,旧体诗词有许多讲究,音韵、格律,很不易学,又容易束缚人们的思想,不如新诗那样自由。但另一方面,旧体诗词源远流长,不仅像我们这样的老年人喜欢,而且像你们这样的中年人也喜欢。我冒叫一声,旧体诗词要发展,要改造,一万年也打不倒。因为这种东西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可以兴观群怨嘛!哀而不伤,温柔敦厚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