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能保证在洪水到来以前修成呢?听到回答说“一定能如期完工”,毛泽东高兴地点头。走下高坡,毛泽东来到一座帐篷里,在一个土筐上坐下。工地干事王慧兰看到毛泽东满脸是汗,赶紧递过去一块凉毛巾。毛泽东边擦汗边问她多大了,叫什么名字。听她说叫王慧兰,毛泽东就问她是不是“九兰组”的。她说不是,毛泽东笑着说:你去就是“十兰子”了。
下午5点35分,风沙扑面,天气闷热,全体中央委员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参加水库大坝的劳动。毛泽东奋力挥锹,一锹一锹地把土装进筐里。刘少奇参加了砸夯,周恩来拉车运土,朱德挑担。70多岁的朱德已是第二次到十三陵水库工地。1958年春节期间,朱德曾到工地视察,勉励大家说:“这么大的工程,你们要努力!努力!再努力!”
据5月26日的《人民日报》报道,来水库工地参加劳动的还有董必武、彭德怀、贺龙、李先念、乌兰夫、薄一波、吴玉章、徐特立、谢觉哉等。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水库工地劳动,极大地鼓舞了10万建设大军,当日上坝土方量达到5.1万立方米,创下施工以来的日最高纪录。
周恩来说,这里没有总理和部长的职务,大家都是普通劳动者
6月12日,周恩来写报告给毛泽东: “昨晚尚昆转达主席关于组织政府部长们去十三陵工地参加一周劳动的指示,今天已在进行布置。”
6月15日,周恩来率领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领导及部分司、局负责人共500人到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劳动。出发前,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建议,是不是带一位医生一道去?周恩来说:到了工地,一点儿也不能特殊。参加水库建设的,有工人,有农民,有解放军,有广大干部,他们就不生病?不用说经过劳动,我们的身体会更好,即使有点毛病,应该和大家一样,请工地的医生同志看看就是了!周恩来一到工地,马上打听工地的作息时间和各项制度,并嘱咐身边工作人员说:到了这里,一切都要按这里的规矩办事。
工程指挥部负责人在开工前给领导们分配任务、宣布劳动中应注意的事项时,一开始心情有点紧张。当他们刚说出“我们欢迎首长同志们”时,周恩来对他们说:在这里劳动没有总理和部长的职务,大家都是普通劳动者!王震坐在周恩来身旁,也说:现在你是首长,我们是你的部下。
6月15日晚,周恩来写信报告毛泽东,说今天政府高级干部已经前往十三陵工地开始一周劳动。他今天随同前往劳动一天,夜间回来,准备政治局会议后再去。
6月22日、23日,周恩来又到十三陵工地参加劳动,其间住在昌平东关一间十余平方米、低矮、简陋的平房里。屋里两张窄窄的条凳架着一块粗硬的铺板,上面铺着普通的旧布被褥。窗前放着一张三屉桌,还有两张硬木椅子,油漆都已脱落。他和大家一样,每天劳动8个小时,从不迟到早退。
驻地到水库工地还有8里路。每天上工的笛声响起,不论是总理、副总理、部长、副部长、司局长,都同工地的普通劳动者一道排成整齐的队伍,扛着红旗,徒步去工地。周恩来有时走在队伍当中,有时扛着红旗走在前头。
那一年,周恩来已经60岁。一次运料时,他不小心被石头砸破了手,大家劝他包扎、休息一下,周恩来笑着说:轻伤不下火线嘛!
有一张照片表现的是周恩来在工地拉车、推车的情景。照片里的他满脸汗水,双手推着独轮车,走在用不到一尺宽的木板铺成的小道上,脚步轻快,面带笑容。这是周恩来参加十三陵水库劳动留下的珍贵的历史照片。
社会各界把到水库工地参加劳动视为一种荣誉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到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劳动的消息轰动了北京乃至全国。社会各界把能到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义务劳动视为一种荣誉。很多人未经安排就自备工具去工地参加劳动。据当年水库工地后勤办公室工作人员梁魁追忆说: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