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9月29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的陈毅在北京举行了一个记者招待会,就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和当时国际局势中的许多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出席招待会的有近300名各国记者。在长达4个小时的记者招待会上,陈毅谈笑风生,寓庄于谐,会场气氛非常活跃。就在与会记者被元帅外交家的风趣幽默深深打动的时候,香港《正午报》、《香港夜报》、《国际文摘》等报社的记者提出一个问题:中国政府怎样看待美国利用香港作为侵越战争的据点?
这是一个关系中国主权、安全和尊严的问题。听完提问,陈毅神情顿时严肃起来,他严正指出:中国不只看到一个台湾问题、一个香港问题、一个澳门问题,我们看到的是美国的全球战略。他语气激昂地说:“中国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的战斗中,愿意作出一切必要的牺牲!”“对于美帝国主义,我们不存任何幻想。”“如果美帝国主义决心要把侵略战争强加于我们,那就欢迎他们早点来,欢迎他们明天就来。中国人民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来保卫自己神圣的祖国不受凌辱侵犯!”他声若洪钟,语气严厉:“我们等候美帝国主义打进来,已经等了16年。我的头发都等白了。或许我没有这种幸运能看到美帝国主义打进中国,我的儿子会看到,他们也会坚决打下去。请记者不要以为我是个好战分子。是美帝国主义穷凶极恶,欺人太甚。”
这一番话,全无通常的外交辞令,豪气干云,全场震撼。更重要的是,这不仅仅是陈毅个人的豪言壮语,在举行招待会之前,党中央、毛泽东是作了研究的,周恩来还同陈毅交换过意见。这个答复,可以看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正式态度。
当时的背景是:美国通过与日本、南朝鲜、台湾国民党当局分别签署双边军事条约,与东南亚签署多边防务条约,对中国的东北到华南构成了半月型的包围圈。1965年2月,时任美国国防部部长的麦克纳马拉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作证词时公开宣称: “中国今天是美国的主要敌人”,“我们打算坚定不移地反对共产党中国”。在我国南面,美国不断扩大侵越战争,英国允许美国利用香港作为侵越反华的基地,直接威胁着中国的安全;在东边,日本佐藤内阁追随美国反华政策,中日关系风雨飘摇。与此同时,在苏联断绝对中国的一切援助后,两党两国关系日趋紧张。而在国内,刚刚度过“三年经济困难”,全国的物质技术基础仍非常薄弱。
面对这种黑云压城的形势,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表现出的是不被一切困难压倒、不怕一切挑衅的大无畏气概。
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对中国动辄以战争相威胁,多次纠合在一起入侵中国,先后逼迫清王朝、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作出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让步,而且屡屡得手。在这些历史时期的中国政府,它们一边勉强与列强们讨价还价,一边实行妥协退让,不断地向他们赔礼道歉以至割地赔款。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受尽了欺凌和屈辱。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军事威胁和舆论攻击,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进行了毫不妥协地针锋相对的斗争。然而,中国人民的每一次捍卫主权和尊严的自卫行动,都被西方帝国主义诬蔑为好战。20世纪60年代中期,西方帝国主义以为机会来了,又开始实行反对中国的新的图谋。
从战火硝烟中走过来的新中国领导人,对帝国主义的图谋洞若观火,表现出了高超的斗争艺术。陈毅的这篇答记者问,正是这种高超斗争艺术的生动体现。
这篇谈话,展示了中国人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民族自信。一个国家的力量,并不完全以拥有多少钢铁、大炮等物质技术条件来衡量,坚强的民族意志和斗争勇气等精神条件同样也是国家力量的体现。毛泽东1949年8月撰写的《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对中国革命作出过这样的总结:“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