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领袖故事>>正文
杨尚昆初掌中央办公厅
2007-10-31 13:10:42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李 欣、王 凡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早想找个替身,现在总算找到你了。”

  由于李富春走得匆忙,根本顾不上履行什么正式的手续,中央书记处办公厅这么重要的工作交接,就这样通过简捷的口头交代就完成了。因此,杨尚昆最初接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时间,没有档案记载。

  1941年前,中共党内没有办公厅这一机构建制/中共党内第一位秘书是毛泽东/中共中央委托任弼时、李富春建立健全中央办公和行政管理机关及各项规章制度

  杨尚昆接手时的中央书记处办公厅,还不是一个健全、规范的机构,因为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此刻,始终处在残酷的战争和艰难的生存环境之中,许多机构都是先运行起来再说。在这里,有必要对中共中央办公机构的沿革作一番简单的介绍。

  虽说中国共产党早在1921年就成立了,但直到1941年,中共党内始终没有办公厅这个机构建制。1923年6月,中共三大决定在中央设立秘书一职。在党内设立秘书制,是由当时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向大会提议的。经过选举,陈独秀担任新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毛泽东为秘书,罗章龙为会计,负责中央日常工作。

  就这样,毛泽东成为中共中央的第一任、也是唯一的一任秘书。据此次会议产生的文献记载:“秘书负本党内外文书及通信及开会记录之责任,并管理本党文件。本党一切函件须由委员长及秘书签字。”秘书,是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领导人之一,主管机关日常工作,包括文书处理和文件资料收集保管等工作。

  1925年1月,中共四届一中全会决定成立中央秘书部(但经查找没发现能证明这个部是否确实成立及负责人任命的相关文字档案)。1926年7月,在中共四届三中全会上,决定成立中央秘书处,同时增设中央秘书长主管中央秘书处。第一任秘书长是王若飞。从此,中央就有了秘书处这个机构和秘书长这一职务。在很长的时间里,中央秘书处都没有任命过处长,这个机构始终就由秘书长直接主管。

  1933年,中央核心由上海转移到苏区。长征时,中央秘书处事实上就不存在了。直到1935年12月,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才决定恢复中央秘书处,直接受秘书长张文彬领导,王首道成为秘书处的第一任处长。

  中央秘书处虽然重新设置起来了,但中枢的许多工作并不能由秘书处统管起来,中共中央的办公机构依然不健全,相应的办公制度和规范也没有建立起来。陕北根据地相对稳固后,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军事机关、边区党政军机关三大系统,呈现出各管一摊,许多事情无人负责,或无章可循的情况。

  这一现象,给1940年春季从苏联到延安的师哲留下极深的印象。他在晚年的回忆录中写道:“我初到延安时很不习惯,觉得中央怎么没有统一的办事机构,也没有统一的作息制度,甚至连必需的收发制度也没有,送出去的文件和物品找不到下落的情况时有发生。总而言之,一切都不正规,游击作风很浓。”

  1941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由任弼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李富春任副秘书长,并要求他们尽快建立健全中央办公和行政管理机关及各项规章制度,使中央机关、军事机关和边区党政军机关三大系统的行政工作规范化、条理化。

  在这年9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中央书记处研究了中央秘书处的工作,确定中央秘书处为中央书记处的工作机关。9月28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正式发出通知,以任弼时兼任中央秘书长,李富春为副秘书长,王首道为中央秘书处处长。随后组建中央书记处办公厅,秘书处被置于办公厅的建制之中,办公厅机关都搬进了杨家岭新盖的办公楼,处理书记处的日常事务。不久,经任弼时提议,中央交通局的工作也由李富春管理。

  经过任弼时、李富春的工作和调整,在延安的中央书记处办公厅的雏形搭建了起来。从当时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毛泽东:“鲁迅活着会怎样”?
·下一篇:特稿:毛主席专职摄影师侯波回忆:到伟人身边(组图)
·读诗人黄化斌散文诗《杨尚昆身上的一块弹片》随笔
·姚老庚:读诗人黄化斌散文诗《杨尚昆身上的一块弹片》随笔
·特稿:读诗人黄化斌散文诗《杨尚昆身上的一块弹片》随笔
·此生无愧天之杨尚昆同志
·姚老庚:此生无愧天之杨尚昆同志
·特稿:此生无愧天之杨尚昆同志
·特稿:赞杨尚昆同志
·赞杨尚昆同志
·杨文忠:赞杨尚昆同志
·特稿:赞杨尚昆同志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纪念我的小叔叔俞慕耕烈士壮烈牺牲70周年(组图)
特稿:长征之歌
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特稿: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特稿: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王久龙: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