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两个月时间,美国至少发生三起有关中国的错误言论,且言论本身都是对中国形象的损害,中国人做的好事要日本人享有,他国人干的坏事却需中国人背负,其中涵盖的美国视野下的中国观着实耐人寻味。
4月16日,弗吉尼亚校园枪击案震惊全球。最初美国盛传“凶手系上海出境的中国留学生”,言之凿凿,信誓旦旦,有鼻子有眼。然而犯罪嫌疑人最终被美国警方确定为一名韩国学生,曾经的断言化作烟云散尽。中国人好无辜!
1月29日,纽约CW11电视台不负责任地报道一家中餐馆外卖菜中发现老鼠肉的所谓“新闻”,大肆讽刺挖苦为“令人作呕的惊奇”,说曾在该餐馆发现过老鼠屎。
2月底,奥斯卡电影节为《无间道风云》颁发最佳改编剧本奖时,竟说成是“改编自日本影片”,舆论一时哗然。中国香港影片《无间道》的导演刘伟强称这一失误有点丢脸,“这么简单的事情都会搞错”。
口误暴露出全球化时代的美国面对日渐崛起、形象逐步改善的中国的不适。这难道就是美国上下多少带有的中国认识?中国人“倒霉透了”的事情在一向标榜真理和事实的美国何以一再发生?
在心理学意义上,依据知识和经验通常难免习惯性地对信息进行解读,即为第一感觉。弗洛伊德认为,判断即便是误判,也恰恰反映了误判者潜意识里的肯定。
男女双方可以一见钟情,而后爱得死去活来。一个国家对另一国家的好感即使是高看一眼和过多的誉美之词,也无伤大雅。一旦误判,如果只是一次,则不妨视为偶然,可以一笑置之;如果两次,似乎也无须对误判者愤怒,但是三次四次,乃至更多次,无疑说明误判者根深蒂固的偏见和心理。中国有句俗话:“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误判所伤害的决不仅仅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更有民族心理和国家尊严,绝非短时期可以消解。
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妖魔化中国的言行此起彼伏,总也不休,各种奇谈怪论甚嚣尘上,乌烟瘴气,客观上误导了中国形象。
好莱坞大片《加勒比海盗3》中的华人巨星周润发,以一个清朝的海盗形象出现,光头、烂面、长须、长指甲,面目狰狞,道德可鄙。《狼犬丹尼》中的李连杰也被皮鞋踩在脚下。相比之下,美国为代表的白人形象担负着拯救世界的正义化身,感动天下。
美国部分人心中,中国仍然不那么可爱,即便加之于某些错误言论,似乎也被视为理所应当,莫须有是也。于是,美国有人不那么相信中国人可以编剧出足以打入好莱坞的剧本,却愿意相信校园凶杀案件只能是中国人所为。往往不加过多思索,轻易地在甚至几秒种内,就确信坏事是中国或者好事不是中国。而在法律学上,美国的无罪推定却使许多没有掌握充分证据的真实罪犯逍遥法外,但是中国人却无可逃避地面对某些美国人肆意的揣测和猜忌,甚至终身断言。
有些中国人表现不好,不等于中国人都不好;日本电影有它的优势,可是中国电影也取得长足进步,拿获无数国际大奖。美国一再对中国误判,使我们也认识到自我宣传和推介的重要性,当然更要加强自身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和巩固。正如有人说,“别人把《无间道》变成日本电影大概只需要一瞬间,但是,我们要把《无间道》再变回中国电影决非一朝一夕。”也希望美国再次涉及到有关中国负面消息的时候,谨慎谨慎再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