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抗战死亡数字,有的人说,5000万人,也有说3000万。有人说,不管杀了多少中国人,没必要关注。诚然,哪怕日本杀了5000个中国人,也是暴行,更何况杀戮了数千万,这笔血债必须牢记。但究竟是多少人?如果不清楚,则历史学价值何在?统计数字真的可有可无?抗战,不应该是一笔糊涂账,我们必须清楚。
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7000万,苏联占2660万。请注意这里死亡,而不是死伤。苏军在苏德战争中的损失累计为2959.3万,其中被俘或失踪445.6 万人,死亡865.6万。那么中国呢?
关于战争期间人口损失,我国没有采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死亡人数统计法”,而是使用“伤亡人数统 计法”。人的死亡只能是一次,而负伤则不然。如果一个人负伤三次,并最后捐躯,那么按照“伤亡人数统计法”,那就是“伤亡四人”(受伤三人次、死亡一人次);要是按照死亡人数统计法,就是“死亡一 人”。
1947年5月,国民政府公开发表八年抗战各项损失统计数字:军人作战伤亡 3,227,926人,军人因病死亡422,479人,平民伤亡 9,134,569人,总计人口伤亡 12,784,974人。1985年,公布伤亡2100万人以上。
1988年开始,中国军事科学院对东北地区近60座" 万人坑"、各地日军修筑"机密工程"后屠杀劳工的遗址分析,还深入到当年"无人区"调研,对人口变化状况比较,统计出死亡1800万,伤1700万,共3500多万人。江泽民主席在1995年5月9日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大会讲话中正式提出伤亡3500多万人。请注意,这里是伤亡而非死亡。早在1967年,日本历史学会《太平洋战争史》就认为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比中国早近30年。
中国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彭训厚曾经参加江泽民讲话稿的修改。他指出,这一数字是查证大量原始史料,深入各地调查,广泛搜集国内外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科学方法计算后得出的。
战争的浩大和无常等因素,加之缺乏统一、科学、权威的界定分析方法,应该说3500万数字误差甚至在百万以上。有学者认为,这一数字从1937年开始计算得出的。如果从1931算起,应该是死伤4000万人,损失1万亿美元。有的中国学者认为,死伤3500多万和南京大屠杀死亡30万人也是高估过多。不管怎样,在没有最新研究成果出现之前,最应该不折不扣记住的日本侵华信息就是这3500万人伤亡。但是,许多人习惯性地说成死亡3500万。经常奔走于全国甚至全世界讲学研讨的W大专家、Z大学者等许多人一律用"3500万死亡",一张口就把伤者给"杀死"了。撰写多部抗战历史小说的作家邓贤认为是“三千万死亡”,还有人称为“死难5000万同胞”。
某些宣传资料称中国伤亡数字“高达世界40%”“世界第一”,其实是排在世界第二位,苏联死亡高于中国,位居世界第一。
台湾抗战记录片《一寸山河一寸血》说:“中国的死亡者达到了3700万人,而这个数字是整个二战死难者的40%。”文中出现了三个数字,“死亡3700万”、“死亡3500万”、“伤亡3000万”,让人不知所措。
有人说学术可以有纷争。其实,这些信口开河的数字根本缺乏充分的历史依据,不是说的人研究出的,同学术无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