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洪琦:父亲的传奇人生(组图)
作者:洪琦
浏览次数:
2024-08-20 15:58:26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2022年儿子中考完之后,我带着他回了一趟福建老家看望爷爷、奶奶。第二天,父亲给我看他新出版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五分铜币》一书,并介绍说,这是他花费了二十年心血,有400多万个数据,创造了我国钱币研究“六个第一”之巨著。

    拿着沉甸甸的书,望着父亲慈祥的面孔,想想父亲一路走来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从内心佩服得五体投地。            

    父亲的人生极具特色,如同一部独特的书。

    记得上初中以后,父亲常叫我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这是一本很励志的书。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那句话对父亲影响很大。他不但常常教导我们小辈不能虚度光阴,自己也身体力行做表率。

    从农民到县级领导

    我的父亲叫洪荣昌,1952年8月出生在福建省武平县中山镇一个非常偏僻的小山村——洋古塘自然村(图1)。

图1   父亲的出生地——洋古塘

    父亲的童年没有像我们现在那么幸福,一个大山里农民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天天要光着脚丫子,走十多华里的路,早去晚归地去读书。12岁去20多华里以外的中山(当时叫“中山公社”)所在地读高级小学,从此开始过独立生活。1965年,父亲考上了武平一中读初中。武平县城离我们家有40多里路,由于家里穷,一星期得回来一次拿米拿菜。让人没想到的是初中只读了一年,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他们这些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天生胆小,战战兢兢赶紧回家跟爷爷奶奶种田去了。1970年春天,父亲再次进入武平一中读了两年的高中,可命运就像开玩笑似的,高中读完竟然没有上大学的机会,只好又一次回到农村种田。1972年冬,父亲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里迅速成长,当了文书、班长,1975年3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本想努力给自己追求一个未来,谁知就要“提干”时却遭到家乡别有用心之人的陷害,成了农村姓氏房派斗争的牺牲品。退伍之后再次回到农村种田。父亲三度回到农村种田,加上祖上世世代代都是农民,这顶“农民出身”的帽子就这样戴定了!              

图2   父亲小学毕业照

    其实那时候的他并不是没有气馁过,但即便如此,父亲在天天劳作的日子里仍然没有忘记读书,他秉承着一个朴素的信念——人多学点知识总是有好处的。

    生活就在柴米油盐中一天天过去,原本以为一辈子就这样了,会一直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没想到1977年形势发生了逆转——恢复高考。那年,全国有570多万学生参加考试,大、中专合在一起只录取了27万人。在录取率只有百分之4.7的情况下,父亲凭借自身的努力,幸运地被龙岩师范录取了。那一年也正好我出生,家里人都非常高兴,双喜临门。父亲在跟我们讲述这段往事的时候,我曾问过他,您高中毕业都5年了,又是当兵又是种田的,如何还能考上?父亲深吸一口气,然后平静地说要感谢自己一直没有放弃读书,虽然经历种种磨难,反而让我学会了坚持和沉淀。之后,父亲被分配到武平一中教书,就这样剥去了“谷壳”,彻底改变了“农民”的身份。

    1980年9月,在武平一中阙硕龄校长的举荐下,父亲被选调到中共武平县委组织部。1984年6月,经过县委常委会研究,被任命为中共武平县委组织部组织科副科长。1988年9月调往中共龙岩地委任组织员。那时候我们全家搬迁到了龙岩。1996年3月父亲被中共龙岩地委任命为中共上杭县任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就这样父亲光荣地走上了县级领导岗位。2000年6月调往龙岩市人民政府人事局任副局长,之后提拔为正县处级调研员(那时候调研员为正处级,副调研员为副处级),直至退休。

    从生活拮据到“富裕”家庭

    父亲这一代人,生活在时代大变迁时期,经历过不少坎坷。父亲与母亲结婚时还在农村,在乡下两口子勤勤恳恳干活,生活倒也不觉得难。而父亲参加工作后,我们成为了单职工家庭,父亲在机关母亲还在农村。那时候在机关单位,单职工的生活是最艰苦的,每个月领到的工资要分一大部分给在农村种田的老婆孩子用,农忙时节还得回家帮忙干农活。体力的辛苦自不必说,什么农药、化肥、种子、农具什么都得花钱,工资又低,心理压力非常大。

    2000年父亲还在上杭县工作,当时县里的矿产公司在总经理陈景河先生的带领下不断发展。1993年成立上杭县紫金矿业总公司,1994年更名为福建省闽西紫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为完成股份制改造,2000年3月公开对外发行股票,总股本为一亿股,每股1.43元(后来想在中小版上市,总股本设置压缩到9500万股,每股1.505元)。由于当时公司只有探矿权还没有拿到采矿权证,资产负债率很高,加上当时国际金价一路下跌,每克金跌至人民币69元,接近成本价的边缘,大部分人都不敢购买,股票发行遇到极大困难。县里曾经组织招商引资工作组,前往发达地区招商,结果还是不如人意。原计划向社会公开发行1200万股,结果只推销出去100多万股。剩下1000来万股卖不掉的股票,全部以抵承包采矿工程欠款的形式,转卖给了陈发树先生。那时候鼓励领导干部带头支持企业的发展,父亲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当然要响应号召。于是在全家的支持下,父亲也买了一部分股票以表心意。当时股票是很不被看好的,像听故事一样,传说很多人觉得紫金矿业的股票没用,八折就把它抵给了当地开小餐馆的老板当饭钱。回过头我问父亲,您不怕那点积蓄打了水漂?父亲笑了笑说:“哪里想得了那么多,当时也只是想着支持企业发展,跟着号召走就是了,从未想过能靠着它发家致富。”

    事情的发展往往让人意想不到,自从股票问题处理好了,紫金矿业股份制改造完成之后,国际金价便开始触底回升。到年底,大规模采矿权证也办下来了。2003年以每股一毛钱的价格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每股原始股变成了10股,之后连续四年分红赠送股份,每股原始股变成了100股。2008年,紫金矿业也以每股一毛钱在上海交易所上市,这是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以一毛钱为一股的股票。到2009年5月私人股份解禁,每股大约9元人民币,一股原始股套现人民币大约900元,比原始投资增长了600倍,创造了股票神话。我们家也从生活拮据,摇身一变成了“富裕”家庭,全家人心里特别高兴。父亲也总是念叨:“要感恩党的改革开放政策。”

    从“万金油”到文化学者

    父亲曾经种过田、当过兵、教过书,从政之后从一般办事员到县处级领导干部,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个十足的“万金油”式人物。

    父亲原来读的书并不多,只是一个普通师范毕业生。但一直以来,在我的记忆中,不管我们在武平还是在龙岩生活,父亲都保持着读书的良好习惯,我们家再狭小都会有一个装满各种书籍的书橱。快退休时候,父亲爱上了收藏,尤其是苏区红色文物。这个爱好让父亲享受到了新的人生乐趣。每当买回心爱之物,他就要给我们展示,一看就半天,妈妈叫吃饭叫了几遍都听不见。那美滋滋的心情溢于言表,内心自醉不已。等他回过神走到饭桌旁,还说怎么没饭菜了,这时候妈妈就一边调侃父亲“不如看收藏品饱腹好了”,一边又去厨房端来饭菜。每当父亲写好一篇文章,都兴奋得有大功告成之感,当他发表一篇作品,又自乐其中。其实,写文章真的很不容易,有时候睡觉了,忽然来了写作思路,马上就爬起来写,生怕第二天忘记了。因此而常常奋笔疾书至深夜,有时甚至鸡鸣。为了文章的严谨,他经常写好之后,会一遍又一遍地默读,看看用词准确不准确,语言通顺不通顺,反复揣摩,不断修改。有些专业问题还专门打电话请教专家学者,求证史料。父亲就是这么一个纯粹的人,认认真真干事,坦坦荡荡做人。

图3   父亲在中央电视2台解读苏区文物

    父亲对待收藏的态度与其他人有所不同。每当收集到一件苏区文物,别人比较关心的是文物价值,而他却最喜欢研究与查证,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并将这些探索与发现写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件文物摆上案头,要解读文物的风貌特征、来龙去脉、历史背景、传承作用,不能随便杜撰,必须去查找史料记载,以事实为依据。为此,父亲买的书越买越多,书橱放不下,堆在桌子上,放在窗台上,就连小小的电视桌子也放满了报刊杂志。有的工具书还买了多套,分别放在我和妹妹住处及老家,以便到哪都能顺手找到所需要的资料。

    近十多年来,父亲为研究收藏的苏区文物读了多少书,查找了多少文史资料是没法统计了。但我帮他统计了一下,在30多种报刊杂志发表了200多篇研究苏区文物的文章,其中CN级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就有120多篇。在《中红网》发表的150多篇文章,全部可以通过“百度”搜索查阅。2018年2月创办《红藏视界》微信公众号,发表原创作品200多篇,读者成千上万,也有超过15万之众的。出版了《红色票证》《红色货币》《红色收藏》《红色粮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五分铜币》《红色传家宝》6本研究苏区文物的专著。父亲为解读苏区文物,宣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付出了自己很多心血,被收藏界称之为“红藏文胆”、“中国红色收藏领军人物”。我听到这些赞誉很是骄傲。

    2012年父亲退休之后,担任了中国收藏家协会红色收藏委员会副主任,同时还担任《中国红色收藏》杂志主编,十多年来共编辑出版了《中国红色收藏》杂志40多期,合计超过200多万字和大量图片。从组稿到修改,从审稿到校对,被熟知内情的人戏称为“一个人的杂志社”。父亲办事从不马虎,认真选稿,精心谋编,逐字校对。十年下来,从反馈情况看还很不错,得到读者认可,受到上级主管部门表扬。

图4   父亲研究苏区文物的专著

图5   从2012年开始,父亲主编的《中国红色收藏》杂志

    2019年7月23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98周年之际,父亲应中国钱币博物馆邀请,前往“钱博讲堂”讲述《红色货币背后的故事与红色货币赝品鉴定》。这是中国钱币收藏研究的最高讲台,中国钱币博物馆副馆长高聪明同志在主持词中的一段话让人听了非常感动:“洪荣昌先生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他是一位收藏家,但不是一位普通的收藏家,我认为他是一个非常值得尊重的收藏家。收藏家我认识的很多,但值得我敬佩的不是那么多。洪荣昌先生是福建武平人,工作在福建龙岩市人民政府机关。龙岩是原中央苏区,他在龙岩对那段苏区的历史,对那段时期的货币,有一种特殊的情感。除了收藏,洪荣昌先生现在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学者,一位文化层次较高的学者。就我知道的,他退休以后,致力于红色文物的研究、著书立说,致力于红色文化的传播,是一个很值得尊重的一个人。”父亲是一个内心非常强大的人,宽容大度的性格,使他很少计较付出与得到之比,当听到别人对他赞誉与肯定时,会默默珍藏于心,萌发更高层次的奋斗目标!

    从公务员到慈善家

    紫金矿业股票的上市让我们家一夜“暴富”,这完全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可富裕之后怎么办?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

    父亲处理问题的方法是很睿智的,除了给家庭改善住房及日常生活条件外,就一直思索着:我们所取得的财富原本来自于社会,来自于股市,回归社会天经地义,留给子孙后代其实没有那么重要,对子孙后代重在教育,重在励志。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作为一名受党教育多年且走上领导岗位的人,更应该去考虑怎样为社会多作一些贡献,而不是考虑如何享受物质生活。父亲觉得自己夫妇两人及我们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工资拿,房子车子也都有了,生活已经很安逸了,没有必要留太多的钱。于是,在征得家人同意情况下,父亲将风险投资获利的很大一部分回报给社会。2009年,他向武平县慈善总会无偿捐资1008万元人民币,指定用于建设中山镇“百家姓文化公园”。旨在弘扬和谐文化、励志文化、孝悌文化、奉献文化,帮助家乡做强做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品牌,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开工仪式那天非常热闹,周围的百姓都赶来了。我虽然没有在现场,但看到照片上父亲的笑容如此灿烂,就知道那是他发自内心的高兴。我们都知道,能为家乡做点事,是父亲一直以来的心愿,他从没因为一点地位或财富就飘然,身上有着那一代人的淳朴和实在。百家姓文化公园主体工程——“百姓众祠”建成后,我们每次回武平,都会过去看一看。看到夏日老人们在长廊上纳凉聊天,冬日在广场上沐阳取乐,有时候还会遇到外地的游客,在一片乐融祥和中,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图6    百姓众祠全貌(占地11.7亩)

    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大手笔慈善捐赠的新闻,1008万元在全国慈善捐款榜中不算什么,只是对于一个国家公务员就不同了。公务员与慈善家要划上等号是非常艰难的,他们不像企业家一般有着雄厚的资本。全国700多万公务员,那时候还没有慈善捐款超过1000万元的记录。父亲捐赠这笔款项的时候,大家先是震惊而后转为敬佩。2011年3月,福建省武平县慈善总会颁牌正式授予父亲为“慈善家”荣誉称号,成为中国第一个官方认可的公务员身份慈善家。父亲淡淡地说这不是他个人的功劳,完全是跟着政策走机会使然,无意间拥有了这些财富,回归社会用之于民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图7   武平县慈善总会颁发给父亲“慈善家”的匾

    从读书示范到振兴家族

    我们家祖上在明洪武24年为平叛地方骚乱,从南京来到这里“军屯”。此后600余年,实际上就是农民,都没有什么文化,世代在这片田野上深耕劳作。爷爷奶奶生的孩子众多,无法个个都让其读书。万般艰难中他们只能想出一个办法,男孩子都要让他读到高中以上,女孩子在家帮忙种田。试想,当真的无法顾全11个孩子时,总要有所取舍。在那代人朴素的认知中,男儿皮糙肉厚不怕经历外界的磨难,能挑起家庭重担,等有出息了也能为兄弟姐妹遮风挡雨。于是在爷爷奶奶的拉扯下,父亲和叔叔们个个都拥有了高中以上的学历。只是可怜了我那六个姑姑,最多的只读到小学毕业,特别是三姑,连校门都没有进过,纯粹一个文盲。每每父亲跟我们说起这些事,眼眶都会泛红,感慨爷爷奶奶当时的无奈,一对普通的农民夫妇要养活这么多孩子谈何容易?

    我们家一直很重视教育,也许正是受爷爷奶奶的这种理念影响,父亲从小学开始读书就很用功。由于学习成绩好,五年级就开始帮老师改作业,六年级成为学校少先队大队长。可生不逢时,每每想上大学都因各种原因而未果。1978年父亲刚刚去龙岩师范读书的第二个月,学校因扩招大专班,没有教室使用,动员一批当过民办教师的回本县“实习”。父亲被分配在武平一中,一边读书一边教书,拿民办教师每个月19元的工资。这时,虽然父亲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生活压力很大,但为了减轻爷爷奶奶的压力,还是把八叔接到身边读初中,负责所有的生活费用。八叔大学毕业以后,又带着满叔(最小的)到武平一中读书,就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往下传。1992年,满叔刚上大学不到一个月,爷爷就因积劳成疾而离世,此后长达近7年的大学生活费大部分都是父亲承担的,直到硕士研究生毕业。那时的生活确实很困难,父亲母亲靠着微薄的工资要负责家庭的开销,还要供满叔和我们姐妹俩上学。家里虽然过着节衣省吃的日子,但父亲母亲无怨无悔,默默承受着肩上的重担。

图8    父亲在校对书稿时情形

    父亲断断续续读了好几段书,从师范到广播电视大学,再到中央党校函授本科。退休以后还经常买书、看书、写文章。不但自己增长了知识,丰富了阅历,而且为家庭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起到了示范作用。由于读书风气的形成,彻底改变了家族面貌。至2022年初统计,爷爷奶奶生下的11个孩子家庭中,有41个大学生(含配偶,下同),其中7个研究生,一个博士后。一个教授级高级工程师,4个副教授,2个县处级干部,6个科级干部。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倚新虎:对越自卫反击战一等功臣 尹文杰(组图)
·下一篇:无
·洪荣昌、钟茂富:早看此书,中考稳拿这8分(组图)
·洪荣昌:没有底纹的纸币(组图)
·洪荣昌:虫洞的诱惑(组图)
·洪荣昌:盖错印章的文件(组图)
·洪荣昌:闽西是红色邮政发源地(组图)
·洪荣昌:一枚有争议的苏区银币(组图)
·洪荣昌:再次发现苏区纸币珍品(组图)
·洪荣昌:苏区敬礼的多样性(组图)
·红色收藏家洪荣昌:用文物揭示史实真相正本清源(组图)
·洪荣昌:无年份税票承载的的辛酸历史(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洪琦:父亲的传奇人生(组图)
特稿:父亲的传奇人生(组图)
倚新虎:对越自卫反击战一等功臣 尹文杰(组
特稿:对越自卫反击战一等功臣 尹文杰(组图
携手合作创佳绩 “以赛代训”锻成长——我处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宝”会馆喜迎文化盛
“传百色薪火 铸民族同心 育时代新人” ——
汇聚军创项目新质生产力 赋能老兵驿站高质量
梅花香自苦寒来——《长征日记》创作随感
张沱生:中美危机管理现状与挑战(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