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陈留弟:长征,兴国子弟兵经典战斗见胆略——“铁血长征,兴国脊梁”之四(组图)
作者:兴国县红土地文化研究会 陈留弟
浏览次数:
2024-11-15 12:35:39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的远征。两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中国工农红军始终在数十倍于己的敌人的追击、堵截与合围中,遭遇的战斗在四百场以上,平均三天就发生一次激烈的大战。除了在少数地区短暂停留之外,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不但要与重兵“围剿”的敌人作战,还需要平均每天急行军五十公里以上。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牺牲的远征。红军兴国籍指战员在长征中闯过枪林弹雨,滚过刀刃剑尖,斩关夺隘,冲锋陷阵,表现出“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的英雄气慨”。在长征中的紧急关头,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面临危难,无私无畏,一腔赤诚,为之赴汤蹈火、粉身碎骨在所不惜,表现了非凡的革命胆略。

    突破乌江天险——杨上堃抢渡当勇士,王义祥神炮炸敌堡,黄朝天激流架浮桥

    1934年12月中旬,红军抵达湘黔边时,毛泽东力主放弃原定进入湘西与第2、6军团会合计划。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开会,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向敌人最薄弱的贵州前进,到“山高皇帝远”的川黔边区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依靠那里穷得叮当响的农民,迅速壮大革命队伍,从而使红军避免了覆亡的危险。

    进抵黔北,夺取遵(义)桐(梓)。欲下遵、桐,必先渡过乌江,除此别无他途。会后,红1军团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聂荣秦向全军左前锋——红2师政委刘亚楼、师长陈光下达了作战命令:“要赶在敌人到达之前把渡口拿下来!”

    乌江又名乌龙江,水深湍急,江水漆黑,故名乌江,号称“天险”。渡江之难,可想而知。

    红2师下辖的红4团是先锋团,而1营2连又是红4团的前卫先头连,杨上堃(兴国江背镇华坪村人,曾任江西军区副司令员)一直担任先头连连长。

    1935年元月2日,在界河渡口,红军开始强渡。渡江尖兵队的8位勇士首先跳进刺骨的江水泅渡乌江。但遭敌阻击,汹涌的江水把竹排冲到了下游,试渡失败,一位福建籍战士牺牲。

    “一定要渡过去!”继续渡江的任务交给了1营营长孙继先同志。孙营长挑选了杨上堃等16名战士。渡江的起点换到下游几十米处水流较缓的地方了,竹排上又增加了几个扶手。

    元月4日,渡江又开始了。杨上堃和16个战友在船筏工兵和炮兵的强攻掩护下,乘坐一只小木船摇摇摆摆、迎着急风大浪前进,靠近了对岸。登上北岸之后,杨上堃放了2枪,发出抢渡成功信号。接着一营过江迅速占领了北岸的制高地。突然,敌人的预备队向一营压了过来,一营且战且退,被敌人强大的炮火逼到了江边,情况十分危急,如果一营抵不住,渡江将会前功尽弃,而已过江的红军将会被全部消灭。在这紧急关头,陈光师长命令炮兵坚决把向一营压过来的敌人给我打回去。

    王义祥(兴国县城岗乡榔槎村人)在红1军团2师4团炮兵连当炮兵班长。王义祥和他的连长、排长都知道这是关系乌江战斗成败的事,责任重大。王义祥用的迫击炮和炮弹都是缴获敌人的。因为炮弹稀少,所以在每次战斗中必须用少量炮弹一举摧毁敌人要害,以获取最大的射击效果。

    炮击开始了,王义祥所带的三发炮弹,分别由王义祥和排长、连长三个人瞄准对岸的三座碉堡发射。王义祥迅速做好发射准备。首长一声令下,“砰!砰!砰!”三声巨响,顿刻间敌人三座碉堡被炸得粉碎。这3炮,在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时刻,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随后其他炮手和轻重武器一齐开火,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枪炮声、喊杀声,霎时地动山摇。英勇的红军战士在炮火的掩护下,乘着早已准备的竹阀、渡船奋勇地冲上了对岸,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很快把守敌消灭,为红军主力强渡乌江天险开辟了通道。

    当时,赵章成(红1军团炮兵营营长)看到这三座碉堡成了“哑吧”,便竖起大拇指对王义祥说“你把碉堡打得稀巴烂,命中率比我还高,真是“神炮手”。

    对于此役,中央军委给予署名表彰和嘉奖。1935年1月15日红军总政办的《红星报》以特大字标题:“军委奖励乌江战斗中的英雄”,公布于众,2连长杨上堃的名字在列。十七勇士英名由此传播。

    在红2师分三路组织强渡之时,红军干部团特科营工兵连副连长黄朝天(兴国县东村乡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和战士们用分成9个作业组,趁势在渡口强架浮桥。他带领战士将三层叠起的竹排做桥脚被急流冲散,改用粗铁丝拉过江,粗铁丝被激流冲弯。桥脚无法固定,桥就没法搭成。面对一次又一次地失败,黄朝天急中生智,想出了用大竹篓装石块,再在竹篓中间交叉插三根两头削尖的长木棍作锚,把桥死死拖住的方案。经过紧张激烈的战斗,浮桥终于架成,长约300米,宽约5米,接着,刘伯承参谋长上桥亲自踩试检查,随后,中央及中央军委直属机关和1、2军团等从浮桥胜利渡江。   

    智攻鲁班场—邓飞冒险侦察献策

    红军长征时,刘亚楼任政委,陈光任师长的红1军团红2师作为红军的王牌主力师,被定为左前锋。邓飞(兴国长冈乡塘石村人,曾任国家粮食部原副部长)就是这支前锋部队红6团的政治委员。他和朱水秋率领的红6团,承担着最为艰苦、危险的侦察、开路、殿后的职责。

    红军二渡赤水后,通往茅台的鲁班场是必经之道,而国民党周浑元部如同挡在前面的一块巨石,非搬掉不可,舍此无路可走。

    3月14日这天,中革军委根据敌我态势,决定攻打鲁班场。邓飞和朱水秋团长接到指令后,迅速率团挺进鲁班场。

    15日晨,红6团进入鲁班场西侧的阵地,待命向鲁班场守敌发动进攻。阵地前是一块方圆约二三里的开阔地,北端是敌人阵地的前沿,有几个碉堡封锁着这片开阔地。邓飞主动要求去敌阵地附近侦察。朱团长同意后,他一人悄悄穿过茂密的森林,迂回到敌阵地侧面约一百米左右的地方,对敌阵地进行详细观察。他发现敌人的碉堡都是用圆木围成的,露出地面约有两米多高,地下还埋着一部分,看来很坚固。碉堡前埋了许多大木桩,大木桩之间缠满了葛藤、荆棘,好似一道道铁丝网。他一边看一边想,这样的地形和坚固堡垒,依靠红军手中仅有的轻重机枪和步枪是很难攻占的。这次战斗,只能巧取,不能强攻,否则会造成很大伤亡。

    邓飞回到团部,向朱水秋团长报告了侦察情况和自己的想法,朱团长赞同。于是他俩在布置战斗任务时,没有下令强打硬攻,而是决定采取利用敌碉堡的射击死角,以小部队分批接近敌阵地,尽量杀伤敌人,造成对敌威胁,待机攻克敌堡垒的战斗方案。

    战斗开始了,红军攻势非常猛烈。刹那间,鲁班场周围的山坡上步机枪齐鸣,喊杀声响彻云霄,敌人躲在碉堡工事里拚命射。敌机飞来助战,向红军轰炸扫射。邓飞发现敌人用白布指挥敌机扫射的目标。他当即命令战士们也向敌机挥动白布,把目标指向敌人阵地。这样,敌机分不清真假目标,不敢盲目扫射,这就减少了红军的伤亡。

    时至15点,我军向敌人发起总攻。战至17点30分,由于敌人工事坚固、装备精良等原因,我军无大进展,损失较大。军委审时度势,于当晚20时许,决定各部撤出战斗,除留红6团在原地监视敌人外,其余部队当晚转移。被打怕了的敌人,因搞不清虚实,不敢轻易追击。第二天清晨,陈赓率军委干部团来接应红六团撤往茅台。

    鲁班场战斗诱使蒋介石犯了一个错误:把兵力调集到黔西北地区来。这时毛泽东从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指挥红军从茅台三渡赤水,进行全军佯动,把敌人引向川南,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秘密四渡赤水,折返贵州,南渡乌江,调出滇军,然后直插云南,轻松跳出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兵临贵阳逼昆明——邓飞率团当先锋

    1935年3月下旬,红军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后,毛泽东决意取道云南、北上四川。为了调动滇军离开云南,保障中央红军北渡金沙江,中央红军前锋作出进逼贵阳的态势。这一来,吓坏了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急调各路大军前往贵阳“保驾”!正当国民党军队向贵阳开拔集中时,红军的龙首就轻摇轻摆地进入云南。

    4月10日,在红军调出滇军取得成功之后,红6团接到师长陈光、政委刘亚楼进军昆明的命令。邓飞和朱水秋全团人马扬旗呐喊,以一天行程120余里的速度向云南曲靖急进,摆出一付向昆明进逼的架势。

    4月27日,邓飞和团长朱水秋,遵照红2师首长的指令,率领红6团指战员激战半小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马龙城。为着迷惑敌人,红6团继续马不停蹄快速向昆明挺进。

    4月29日,红6团到达昆明附近,邓飞和朱水秋接到命令率团袭占杨林镇,威逼昆明城,虚张声势,阻击敌人,争取时间。将要到达杨林镇时,邓飞指示供给处主任胡弼亮等20余名打前站的设营人员,换上国民党中央军的军服,大摇大摆地走过去,顺利地生擒了列队欢迎的嵩明六区长计天佐以下18人(枪)。时近正午,红6团包围杨林,守镇警察局官兵望风披靡,仓惶出逃。杨林镇兵站部(库)被6团占领。邓飞故意叫俘虏用电话向昆明的上司报告:红军主力占领马龙、易隆,锋芒直指昆明!云龙叫苦不迭,又向蒋介石告急求援,还将鲁道源部及孙渡纵队从向金沙江方向掉头返回昆明,滇军一片慌乱,金沙江则空无一人把守。与此同时,红军干部团已于同一天到达金沙江边,他们派一个特遣组到江对岸寻找适合的登陆点。就在4月29日那一天完成了渡江计划的部署。

    5月3日,干部团拿下了皎平渡。同一天,林彪收到毛泽东发来的一封电报,命令他立即停止对昆明的佯攻,尽快回师金沙江。邓飞与朱水秋按照命令,以空前的速度行军,同时仍装着要进攻昆明。他们先绕到城北,然后向西,占领了昆明西北20英里的富民。昆明城内的惊慌情绪依然有增无减。龙云不断调部队增援昆明。国民党嫡系部队也向南直奔昆明,而不是向西朝金沙江前进。敌人越惊惶越恐怯,红军越是稳操胜券。

    5月7日凌晨,红6团突然接到军委电令,通知红军主力已在皎平渡胜利渡过金沙江。6团即刻出发,日夜兼程,限于9日12时前务必经元谋抵皎平赶渡金沙江。否则,你们有留在金沙江南岸打游击的危险。情况十万火急。距皎平渡还有400余里,两天之内日夜追赶,刻不容缓。邓飞雇请十几匹小牲口运送伤病员,特重号寄留当地。部队每天行程180华里,终于在9日上午10时前如期抵达皎平渡南岸。毛泽东亲自在金沙江皎平渡迎接红二师,并指示过江后依然要红2师当先锋。

    过江只有几条小船,邓飞亲自指挥调查度,不到两小时把全团1500人送过江北岸。刘伯承总参谋长听邓飞说全团只减员30人,就高兴地说:“不错,你们团完成战斗任务好。我代表中央军委表扬你们英雄的红6团,马上传达到连队!”

    中央红军终于胜利渡过金沙江,进入四川境内,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红二师掩护中央红军抢渡金沙江获得成功,红6团立了大功。

    巧渡金沙江——康志强找船立战功

    1935年4月底,蒋介石发觉红军意图后,急令封锁皎平渡口,并把所有渡船统统扣到北岸。红军如果不及时渡过江,将遭受全军覆灭的危险。于是,军委命令干部团在团长陈赓、政委宋任穷率领下,180里急行军,抡占皎平渡口。军委干部团到达目的地后,首要任务就是寻找渡船,保证大部队顺利渡江。时任干部团连指导员的康志强(兴国县方太乡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原副政治委员,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接受了这一光荣任务。

    当康志强带着几名战士来到江边时,正好有条渡船停泊在这里。原来,这是一条敌军派来打探军情的探子船,或许他们以为太平无事,便躲到一边抽鸦片去了。康志强抓住这一天赐良机,很快把这条船控制住。同时,通过附近的农户,又找到一条破损漏水的沉船,用布塞好,连同缴获的探子船,乘着浓浓夜色,一起向对岸划了过去。敌军以为是打探军情的“自己人”回来了,毫无防备,康志强和战士们一股作气,将把守渡口的滇军一个连及三、四十名保安队员,干脆利落全部就地歼灭。占领渡口后,又缴获了敌军5条木船。就是凭着这七条小船,一连七天七夜,昼夜不停,我主力红军1、3军团3万人马,顺利渡过了金沙江。等敌军大部队赶到时,金沙江畔只剩下红军穿过的一堆烂草鞋。

    强渡大渡河——丁振愈成为著名勇士

    1935年5月23日,中国工农红军渡过金沙江,来到冕大渡河畔。大渡河是当年石达开全军覆灭的地方。当时红军的处境也很险恶:后有周浑元、薛岳、吴奇伟等数十万大军追赶,前有四川军阀刘湘、刘文辉的“精悍部队”扼守着大渡河所有渡口。将介石曾狂言要让我军成为“石达开第二”。

    为了粉碎敌人借天险消灭红军的企图,党中央、毛主席审时度势,作出强渡大渡河战略,并派红1军团1师1团担负先遣团。丁振愈(兴国县社富乡桂江村人,曾任湖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时任1团1营2连1排副排长。

    5月23日这天,一团从开罗镇出发,经过一天强行军来到安顺场渡口。部队在老乡的带领下费了好大的劲,才在河边的下游找到一条渡船。

    5月24日上午,在安顺场营房门口,一营所有战士都围着孙继先营长,都争着报名参加突击队,经过一阵研究,孙营长宣布批准名单:连长熊尚林,2排排长丁振愈,3班长刘长发,副班长张克表,战士曾其祥……十七个名字叫完,丁振愈十分振奋,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誉!一支英雄的渡河突击队组成了,熊尚林被任命为队长。十八个勇士每人一把大刀,一支冲锋枪,一支短枪,五六个手榴弹,还有作业工具。

    7时,强渡开始,聂荣臻政委站在船边动情地说:“同志们,千万红军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了啊……”

    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炮手赵章成两发迫击炮弹命中对岸碉堡。突击队分成两批,熊尚林带领丁振愈等7人先渡河,孙继先带领第二批8人再渡河。18名勇士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进。

    熊尚林、丁振愈所乘船刚冲出激流,一梭子弹突然扫到船上,船底冒出一股小喷泉似的水柱来,丁振愈高喊:“快把它堵住!说着脱下自己的衣服把洞堵了起来,船夫直瞧着牺牲和负伤的同志发呆,在这危急关头,丁振愈异常冷静:快划啊!船夫又用劲拼命地划起来,船又在炮火声中,往下游滑去。滑出几十米,一下撞在大礁石上,这时船夫吃力地想把船顶住,丁振愈和两个战士紧跟着跳下水中,用手推,用肩抵,使船绕过礁石重新上船,渡船终于又前进了。

    越来越靠近对岸了,丁振愈不顾敌人疯狂的射击,首先和连长熊尚林站起来跳上岸去,丁振愈手提机关枪跃马当先向敌人猛烈地射击,经过一阵激烈的冲杀,把冲下来的敌人杀回去了,渡河队员趁机猛追,占领了两个碉堡。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勇士们击退了川军的反扑,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随后,红1军团第1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从而从根本上摆脱了国民党围追堵截的局面。

    飞夺泸定桥——陈美福成为著名勇士

    1935年5月25日,红军强渡大渡河成功后,由于木船太少,大部队一时难以全部过江。于是,毛泽东和朱德命令河右岸的部队沿江北上,夺取泸定桥。此时,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泸定桥位于泸定城边,是川康要道,长百余米,宽2﹒8米,红军到达之前,敌军早已把百余米的泸定桥拆去了约八十余米的桥板,只剩下13根光溜溜的铁索,其中9根是桥底,4根是两边扶手,并以机枪、炮兵各一连严密封锁着泸定桥桥面。

    先期到达的刘伯承司令员和聂荣臻政委仔细察看了地形,觉得唯一办法,只有死打硬拚,冲了过去。受命夺桥的红4团和干部团在一个天主堂里,召开了连以上干部参加的“夺桥誓师大会”,当时,陈美福(兴国县社富乡人,曾任沈阳军区后勤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正在中央警卫团任连长,随干部团一起行动。参加誓师大会后,他立即找到黄开湘团长和杨成武政委,讲“资格”,摆条件,软磨硬缠,一定要参加夺桥突击队。经过逐一挑选,由2连连长廖大珠为队长,22名勇士组成的夺桥突击队随即宣告成立,陈美福榜上有名。

    27日下午四时,团长黄开湘下达了夺桥命令,全团司号员同时吹起了冲锋号,百余挺轻重机枪、迫击炮,一齐猛烈开火,大渡河畔,地动山摇,杀声震天。22名夺桥勇士,每人手持冲锋枪,背插大刀,腰缠手榴弹,象离弦的弓箭,向对岸猛冲了过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陈美福紧紧抓住铁索,凭着双手双脚,一伸一缩,象猿猴一样攀爬着。尽管桥下是湍急的江水,四周是敌人密集的枪弹,手上磨破了血泡,鲜血淋漓,可他早把生死置之度外,奋勇前行。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杨成武政委冒着枪林弹雨,冲上了铁桥,高声喊道:“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听到杨成武政委的喊声,陈美福平添了无穷的力量,他纵身跃起,向火墙扑了过去。这时,他头上的帽子烧着了,冒出一阵头发被烧焦的焦腐味,他一咬牙,帽子一扔,抽出背上的大刀,一声吼叫,对着敌人一阵猛劈。22勇士冲进泸定城里,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飞夺泸定桥的成功,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在大渡河南岸歼灭我红军主力的黄粱美梦。

    炸桥阻追敌——鄢祥丕冒险完成任务

    长征中鄢祥丕(兴国县高兴乡新圩村人,曾任中共西安市委原书记)编在红9军团。1935年在红军夺取泸淀桥后开始渡过大渡河,鄢祥丕所在部队接到命令,火速赶到泸定桥。经过一天110里的强行军到达泸定后,连长下达战斗命令:这次任务是军团长点名由你们机枪班来完成,在掩护最后一批红军过河后,炸毁铁索桥,阻止追击的敌人!鄢祥丕与班长廖金山接受任务,立即来到泸定桥头,他和班长商量,决定集中班里所有手榴弹,安放在桥头铁索连接处,班里三挺机枪,一挺留在桥头,两挺机枪在河对面,做为对渡河部队和最后撤回的交替掩护。红军主力刚过完河,敌人的先头部队也赶到了。鄢祥丕和班长各带领一挺机枪,一边向敌人开火,一边按预定路线后撤,并拆掉桥头10多米的桥板,子弹在耳边呼啸,有战友牺牲了,鄢祥丕的脚也崴了,他顾不上这些,一边向敌人射击,一边一瘸一拐地撤向河对岸,刚到桥头,他大声疾呼:“不要管我,快拉手榴弹。”经过一阵巨响,根根铁索落入大渡河中,对岸的敌人看着远去的红军,只能望河兴叹了。

    草地破敌骑——刘世洪创造“排子枪”

    1935年夏,中央红军进入川西北,遭遇了国民党骑兵师的袭击,部队损失很大,境况惨不忍睹。连指导员刘世洪(兴国县鼎龙乡人,曾任湖南省军区政治委员,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立即召开了诸葛亮会,指战员献计献策,创造了 “排子枪”打骑兵的战术,即由卧射、坐射、跪射、立射组成的立体、密集火网。不久,2000敌骑前来偷袭的,被刘世洪组织的“排子枪”打得七零八落,大败而逃。创造了红军一个连打败敌人2000骑兵的奇迹。

    攻打腊子口——杨上堃率连奇袭

    1935年9月15日黄昏,红4团到达甘肃境内的白龙江英牙寺,师部传来命令:“军团首长命令速继续北进,以红1军团第2师第4团为先头团,具体向甘肃云南的岷山前进,三日之内夺取天险腊子口,并扫除前进途中之敌人!

    红2连连长杨上堃(兴国江背镇华坪村人,曾任江西军区副司令员)接到命令后立即作战斗动员,分析情况,连夜起程前行。急行军200里到达腊子口。腊子口有鲁大昌的国民党陆军新编第14师驻守,鲁大昌为了死死保住自己的老巢岷州,已派第一旅旅长梁应奎重兵把守腊子口。腊子口地形险要,沿江两旁的山头,仿佛神工鬼斧劈开似的,既高又陡,腊子河从沟底流出,水流湍急,旋涡飞转,深不可测。腊子口前沿两山之间横架一座木桥,连接两边绝壁,要经过腊子口必须通过这座小桥。当地民谣说:“人过腊子口,象过老虎口。”山腰和桥头布满了地堡,构成交叉火力网,封锁着桥头和山隘口。国民党新编第14师师长鲁大昌,在木桥和山口之间布置了两个营的兵力固守。

    经过缜密侦察,红军终于发现敌人的弱点:一是敌人的炮楼没有顶盖;二是口子上敌人兵力集中正面,两侧因为高山入云设防薄弱,山顶上没有发现敌人。

    红4团决定,由政委杨成武指挥,用一个连从正面进攻,夺取木桥,猛攻隘口。王开湘团长率杨上堃2连、毛振华3连、侦察连和通信主任潘锋带信号组,沿右岸的峭壁迂回到敌人的侧后奇袭敌人,达到全歼守敌、占领隘口的目的。

    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师长陈光批准了4团的作战计划,指出:“事关全军命运,腊子口就是刀山也要拿下来!”

    当天晚上发起进攻,负责攻击木桥的2营6连几次猛攻都没有成功。敌人死守桥头堡,从右岸石壁上倾泻下来的手榴弹,在桥头堡50米内构成一片火力网,攻桥的部队始终难以接近桥头。与此同时,负责从右岸峭壁间迂回敌人侧后的两个连勇士们背挂冲锋枪,腰缠10多颗手榴弹,带着绑腿拧成的几股绳,在黄团长率领下,开始渡腊子河。开头试图徒涉,但下去两人还没有到河中心便被河水冲走,喝了几口水才被救上岸。于是,只好用几头骡子来回骑渡。人多时间紧,急中生智,砍倒沿河的两棵大树,叫它倒向对岸,一下子就添了2根独木桥。几百人渡了过去,太阳已经落山了。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马全成:红军长征在漳县
·下一篇:无
·特稿:长征,兴国子弟兵经典战斗见胆略——“铁血长征,兴国脊梁”之四(组图)
·马全成:红军长征在漳县
·特稿:红军长征在漳县
·走进红25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河南信阳罗山县隆重纪念红25军长征出发90周年,
·武警湖南总队张家界支队组织现地见学活动——长征精神照亮前行之路
·一个少年的长征
·华军:革命老区鄂豫陕,秦巴汉水埋忠骨,后代重走长征路,红军精神放光辉(图)
·特稿:革命老区鄂豫陕,秦巴汉水埋忠骨,后代重走长征路,红军精神放光辉(图)
·中红网-陈金平:中央苏区六日纪行系列之九:于都——长征第一渡(组图)
·红色头条:李忠杰老师撰写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大辞典》序言(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陈留弟:长征,兴国子弟兵经典战斗见胆略—
特稿:长征,兴国子弟兵经典战斗见胆略——
马全成:红军长征在漳县
特稿:红军长征在漳县
陈淑英:传革命先烈英雄志 炼先锋少年赤子心
特稿:传革命先烈英雄志 炼先锋少年赤子心(
特稿:伟人颂藏头诗:颂歌敬献伟大领袖毛主
尹宪成、朱洪芝:伟人颂藏头诗:颂歌敬献伟
特稿:伟人颂藏头诗:颂歌敬献伟大领袖毛主
山东沂南:打造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新引擎,“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