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上午,前去于都县城河北岸的红军长征渡口考察研学。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党中央、中革军委决定突破敌人包围,实施战略转移。一周后,红一、三、五、八军团的部分部队陆续从于都附近的多个渡口迅速渡河,开始了跋涉万水千山漫漫征程!
从于都县城穿行而过的贡江缓慢平静,北岸渡口处矗立有一块岩石,上面有开国上将杨成武题写的“长征渡口”四个彤红色行草大字,靠岸的水面平放着一排木船,以再现当年中央红军自此渡河的情景。目睹此景此情,恍然有穿行90年前大军急促渡河现场的感觉。岸边的广场上,游人如织,一波波参观研学团队纷至沓来。全国大学生国旗护卫队比赛也在这里举行。
岸边广场里,或站或坐着身穿红军服装、群众服装的人。于都县文化馆近年来创作了再现当年中央红军长征在于都渡河期间人民群众依依惜别的情景剧,故事情节生动感人,得到社会广泛好评。这些身着演出服的人就是剧中的演员,他们即将开始对游客的演出。
我走到几个坐在花栏上的群众演员跟前,与她们攀谈。她们很是热情,我问于都都有哪些风味小吃,她们争先恐后地反复介绍,生怕说得不清楚。赣南客家百姓的质朴善良淳厚在她们身上和言谈举止体现得淋漓尽致。我暗想:当年就是热情善良淳厚的赣南、闽西群众积极参加红军,投入到伟大的革命斗争中,并无私、无偿地帮助红军,支援革命,才取得了一次次胜利。望着这些群众内心由衷地表示敬意,并同她们合了影。
演出开始了——在嘹亮的军号声中,一队队红军疾步来到岸边,指挥员发出简短命令,准备渡河。此时,擓着鸡蛋、米粿、糍粑的老百姓纷纷赶来,送别子弟兵。送别的人流中出现了妻子送郎、爹娘送子的场景,引发了剧情的高潮。更为揪心的是,一个女红军战士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忍痛把自己还在襁褓中的婴儿托付给一名老妇人收养,她摘下军帽缓缓地盖在婴儿身上,并爱怜地把自己的脸贴在孩子的小脸上,难分难舍,告别后她又返回,真诚地跪在老妇人膝下,以此祈求老人养育好孩子,随即拉起身边的一名女红军,狠心地离开。这几个情节都是个个震撼心灵,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在渡口,我与前来参加银河悦读中文网与于都纪念馆举办的长征征文比赛颁奖活动的浙江文友洪显林如约而至,两人过去只是在微信上沟通交流,这次见面,又是在“红军长征第一渡”会晤,都很激动兴奋,说了不少话,并在杨成武上将题写“长征渡口”的岩石前合了影。
有感于多支红军在此渡河,当天傍晚写了一首诗,录于下:
《于都河边感怀》 五次“围剿”势凶险, 战略转移急勿缓, 官兵行进情迫迫, 爷娘别离泪涟涟。 鸡蛋米粿塞手上, 叮咛嘱咐挂耳边。 浩荡三军自此渡, 万水千山征途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