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鲁迅纪念馆
有“文物之邦、鱼米之乡”素称的绍兴,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毛泽东主席在1961年的诗中赞誉绍兴为“鉴湖越台名士乡”。的确,绍兴有鲁迅故居、蔡元培故居、周恩来祖居、秋瑾故居、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贺知章故居等等,有着无数名人文化的沉淀,名人故居更是数不胜数。
说起绍兴,最出名的莫过于鲁迅先生。鲁迅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文坛最耀眼的文学巨匠。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周樟寿,字豫山、豫亭、豫才。笔名除鲁迅外,还有邓江、唐俟、邓当世、晓角、令飞、迅行等 。中国当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祖籍河南省汝南县,小时享受着少爷般的生活,慢慢家基衰败变得贫困。青年时代受达尔文进化论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898年鲁迅从周樟寿更名为周树人。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此之前,他是一名医生,因战乱奋起改行为作家。鲁迅生平是一个"爱书如命"的人。1927年与许广平女士结合,生有一男名周海婴。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于上海。著作收入《鲁迅全集》,作品及《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共十六卷)。
鲁迅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其主要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坟》等。鲁迅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种文字,流芳百世,都是经典巨作。
鲁迅以笔代戈,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人们将“民族魂”的旗帜,盖在他的棺椁上。这个“民族魂”是指中华民族之精神,这个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里有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等等。鲁迅先生创作文学时深邃而独特:崇尚斗争精神,义无反顾的敢于和黑暗、落后的传统,反动旧势力作最坚决的斗争,敢于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这个民族和时代的弱点,他的反思精神,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民族命运的担忧,同时也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热爱人民的情感,能站在全民族前所未有的高度,所未有的深度来剖析民族的劣根性和短板。鲁迅先生曾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先生的理想,也是鲁迅先生之追求,更是鲁迅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
鲁迅文化的研究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思想和见解对中国的文学、思想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的作品充满了爱国和热爱人民的情怀,他通过对社会矛盾和历史沉痛的反思,强调中国人的尊严和民族文化的高尚性,对于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真实地传达了自己真实情感,他的作品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文学风格,他的精神影响已经超越了文学范围,成为中国不可或缺的文化遗产。当代年轻人通过认知鲁迅的作品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思考当下的社会问题。“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这是著名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所作的诗句。诗人以高度浓缩概括的诗句,总结了两种人、两种人生选择和两种人生归宿,讴歌了鲁迅先生甘为孺子牛的一生,抒发了对那些为人民而活的人们由衷的赞美之情,鲁迅在中国现当代文坛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