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6日,陕西省旬阳市全国唯一以“红军”命名的乡镇,中国---红军镇,全国唯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周易文化)和(太极)”命名的城市旬阳市“中华太极城”迎来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径鄂豫苏红色革命根据地,旬阳市红军镇鄂豫陕苏区革命老一辈及红军烈士的22位革命后代,他们心中都只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就是:“缅怀革命烈士,永续长征精神,传承革命理想,弘扬红色文化”,
全国唯一红军镇,这里曾经是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和国元帅贺龙同志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三军三万余人,红军革命战士途径陕南革命老区一带战斗,生活,工作过的地方,这里还是共和国大将徐海东同志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红七十四师革命队伍,在这里创建了鄂豫陕革命苏区,这里也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军区大突围时,曾担任过共和国国家主席李先念同志,在鄂陕边区(湖北省郧西县,陕西省旬阳县(市)从事革命活动,战斗过的地方。
红色旬阳耀陕西,红色足迹印秦巴,滔滔汉水奏乐章,长征胜利凯歌欢-----。为隆重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九十周年暨中国工农红军红三军,红二十五军等革命队伍长征途径陕南旬阳革命老区时期,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和“陕南苏区苏维埃人民政府红色革命政权”九十周年纪念活动之际。
鄂豫陕22位红军后代,革命老前辈及革命烈士后代,不辞劳苦,不远千里来到这里,隆重参加“红军长征陕南行,红军精神放光辉”纪念活动,这里曾经是他们父辈们生活,战斗过的地方,这里曾经是他们父辈们,艰苦奋斗,艰苦创业,创建革命根据地,为了全人类解放事业,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敢于斗争过的地方。
鄂豫陕22位红军后代,还有前来参加这一次纪念活动的地方政府党,政,军各行各业,各个单位的代表,数千人人民群众,集体来到了红军镇,红军烈士英雄纪念碑前,庄严肃穆参加纪念活动,红军后代并向红军烈士英雄纪念碑敬献花蓝,向红军烈士英雄纪念碑默哀三分钟,三鞠躬!追思革命烈士英雄事迹。
鄂豫陕22位红军后代及数千名人民群众“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长征精神”纪念活动中,他们集体还参观了红军镇红军纪念馆,红军纪念馆里,陈列着大量中国工农红军红三军,红二十五军等相关中国革命军事历史文献材料。鄂豫陕22位红军后代之一,原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后代,红二十五军长程子华同志的小女儿程海艳同志,耳濡目染看了她父亲红二十五军长程子华同志长征时期,战略转移到陕南旬阳等地的生活,战斗过的地方,革命时期的历史生活照片,感同身受说:“回忆父亲生活战斗的峥嵘岁月,触景生情,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
“新中国成立,是无数辈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人民江山,来之不易。虽然儿时我和父亲在一起生活,那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后期了,但是对父亲了解,对父亲人生亲身经历,还是来到父亲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陕西革命老区--旬阳红军镇红军纪念馆里,大部分却是在红军纪念馆里,陈列的革命历史红色文献中看到的了解的”。
红二十五军长程子华同志的小女儿程海艳同志说:“我今天,第一次来到这里,才得知这里是父亲生前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他生前时常回忆起他在陕南长征的革命故事,父亲双手是残疾的,听与他生活战斗过的红军父辈们讲,是在一次革命战斗中负伤导致了双手残疾,那时医疗条件又差,可谓是”“轻伤不下火线”。父亲从来不对我们讲这些,可能是他一生中最伤心的事,革命战争中,牺牲的红军革命烈士太普遍了,做梦就在激烈战斗---死里逃生。”
1934年11月6日,中国革命的战略转移,也是中国革命历史转折点,保存革命实力,被迫中国工农红军万人革命队伍,开始万里长征。第五次革命战争年代经历残酷“反围剿”战争。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被迫从鄂豫皖根据地向“鄂豫陕地区实行战略性大转移”,同年11月16日,鄂豫皖省委决定由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同志,副军长徐海东同志,军政委吴焕先同志率领红二十五军3000余人,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胜利抵达鄂西边区。
同年12月10日,鄂豫皖省委在陕西省丹凤县庚家河召开了第十八次常委议,会议期间,庚家河村外,敌人枪炮不断,被迫会议停止,父亲同其他指战员直接投入战斗,著名“庚家河战斗”与敌人殊死搏斗。战争胜利后,意味着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军,在陕南开创了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军革命战争历史上,开辟了第一个革命胜利里程碑。
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军革命战争时期,进入陕南旬阳时间是一年多时间。1935年11月至1936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军从湖北省郧西县,竹溪县一带从事革命活动,在秦岭,巴山,汉水流域里开展游击战争。在陕南旬阳境内里的双河,竹桐河,潘家河(今红军乡镇),小河一带活动。红二十五军在革命活动期间,在乡村里开展组织农民讲习所,农民夜校,农民扫盲文化班,识字班活动,农民培训活动中,同时积极培养农民进步知识积极分子,吸收党的积极分子,作为发展党员对象,为创建乡村基层党组织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宣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信仰,主张,思想,性质,红军政治宣传员,每到一处,张贴红军标语,散发革命标语,散发宣传传单,教农民学唱革命歌曲,把红军政治宣传工作,发挥到淋漓尽致,家喻户晓。把红军标语粉刷在墙上,石头上,成为山区红色文化风景线,敌人看了闻风丧胆,这是革命意志和信仰保障。
红二十五军在陕南旬阳开辟了革命胜利先河,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达到数万平方公里,辐射到河南省,湖北省,陕西省周边十三个县,乡镇,乡村,涵盖人口流量达到一百万人口。1935年10月18日,为了掩护中国工农红军转移途径陕南旬阳,红二十五军特务连一个班14人与国民党军300余人围剿,开展殊死搏斗的阻击战。
在激烈战斗中,红军指导员高中宽,尚班长,为了掩护其他红军战士死里逃生,他们自己却壮烈牺牲在九龙山下。这里老百姓将这两位红军烈士秘密安埋在红军镇九龙山下,老百姓称“红军老祖”。视为自己亲人一样看待,修坟,立碑,各种祭祀,纪念活动,坚持不懈,传承下来,久而久之,人们对红军思想信仰,将原来“丰积乡”改名为“红军镇”传承至今,闻名于世。
红二十五军长程子华同志的小女儿程海艳同志说:“我们今天,来到这里参加这一次有历史意义纪念活动,参观了红军纪念馆里的革命历史文物和历史文献资料,很受教育。弘扬红军精神,宣传红军故事”感人肺腑,回忆过去,“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长征精神。”很有必要。因为他们付出牺牲,换来了人间新天地,“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让后人知道,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长征精神”,“”红军精神”和,“老区精神”密不可分,紧密相连,息息相关。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和信仰的文化载体,这也是我们亿万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一个非常值得我们传承的,一个非常值得我们这些的一种中华民族精神,是“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真实写照,彰显出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慨开再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