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芦花会议旧址
芦花会议旧址塑像
聆听解说员讲解
参观芦花会议纪念馆
芦花会议纪念馆前留影
笔者(中)与部分采风作家诗人留影芦花会议旧址
前往德昌红色教育基地参观
在德昌教育基地参观
长坂山上的红军烈士墓(资料图片)
黑水烈士纪念碑
红军长征烈士墓
黑水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中部,平均海拔3544米,地势以高山峡谷为主。作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在幅员面积4142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自然景观以“奇、绝、秀、幽”著称,大冰川、大雪山、大彩林、交相辉映,是游客探幽揽胜绝好去处。
奇美自然景观是黑水一张亮丽的名片,而这块红土地上十分厚重的历史人文,也让人心灵震撼。丹桂飘香时节,9月8日至11日,参加由中共黑水县委、县政府主办,黑水县委宣传部、阿坝州文联承办的“文艺赋能乡村振兴——走进黑水”(文学川军黑水行)大型主题采风活动的50余名作家、诗人,风尘仆仆走进阿坝州黑水县,专门安排,探寻这块土地上过往历史中的红色文化。
史料记载,1935年6月至1936年8月,红军近9万人次,先后3次进出黑水,驻扎150天左右,辗转停留时间长达14个月。期间,在黑水建立了区乡苏维埃政权和游击队组织。红军依靠群众在这里开展了大量的筹粮熬盐活动,为红军翻雪山、过草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演绎了“忆筹粮熬盐、叙鱼水深情”的历史佳话。
红军先后翻越雅克夏山、昌德山、达古山、日多沃山、木梳寨卡子、易利河卡子6座大雪山。达古雪山是中央红军翻越的最高一座也是最后一座雪山,海拔为4752米。达古雪山终年冰封俏立,白雪皑皑,气候变化无常,战士们脚下是碎石遍布的羊肠小道,天上是骚扰的国民党飞机,眼前是险恶高峻的陡峭崖壁,周围还有反动地方武装伺机出没。面对生死存亡,这支脚踏草鞋、忍饥挨饿的红色铁流依然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克服艰难险阻走出了雪山困境。
1935年7月23日,毛泽东主席和他率领的中央红军一方面军翻越了昌德雪山和达古雪山,留下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
芦花会议是红军长征路上的重大历史性事件。1935年7月,中共中央在黑水县芦花小头人泽旺的住宅,两次召开政治局会议,严厉地批驳了张国焘部南下的错误军事路线,解决统一指挥和组织问题。两次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坚定了红军北上的信心和决心。
采风黑水的作家和诗人,驻足芦花会议旧址,走进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的开会地点,参观毛泽东、周恩来等的驻地。面对十分简陋的场地,凹凸不平、高低不一的条形桌,坐起来会扎屁股的凳子,两块木板拼接的床铺,触景生情,当年革命先辈们的艰辛,令常人难以想象。而正是在这样十分恶劣的条件下,他们成为中国革命的耿耿脊梁,领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
参观芦花会议纪念馆,图文并茂的史料记载,十分珍贵的文物展示,以及专门安排的采风昌德红色教育基地,使大家对红军在黑水的行迹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深感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更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期间,还专门来到烈士陵园,缅怀不同时期为革命献身的先烈。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一代又一代黑水人的不息努力,当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走过的黑水,如今已是山川巨变,换了人间。社会稳定,人民安康。而今,黑水县委、县府一班人正率领全县人民,坚持以文旅融合赋能新征程,擦亮“大长征”红色文化名片;坚持以景城融合培育新动能,擦亮“大冰川”绿色发展名片;坚持以农旅融合开辟新路径,擦亮“大彩林”乡村振兴名片;坚持以体旅融合激发新活力,擦亮“大雪山”创新发展名片。 “四张名片”,张张响堂。它展示的是黑水人民在新征程上的新风采,创造的是黑水人民的新未来!
近年,黑水县先后入选四川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县城”,入选2021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县(市、区)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