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张孝祥:王莹——晶莹如雪
2022-06-06 09:16:30
来源:芜湖长弓摘编
作者:张孝祥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王莹(1913-1974)


    杨柳依依、碧波环绕的烟雨墩上,王莹的汉白玉雕像,静静地坐在家乡。芜湖人始终没有忘记她。远远地看着她。这位从芜湖走出去的外柔内刚的女子。

    1974年3月3日下午,在一间阴暗的房间里,躺着一个骨瘦嶙峋的老妇人,她奄奄一息,欲哭无泪……“你们放我出去,你们放我出去!”

    没有人回答她,她喊累了,终于不动了。这天下午,她死了,她还差5天才61岁。她的死亡证明上没有名字,只有一个犯人代号6742。

    这个悲惨去世的老妇人名叫王莹。

    王莹她的乳名叫宝姑,生于安徽芜湖一个小职员之家,父亲喻友仁在南京任英商亚细亚洋行稽查,十天半月难得回家一次。宝姑和在圣雅阁女校当老师的母亲生活在一起。母女情深,她后来随了母姓,并在多年之后取名王莹。

    母亲在学校里教音乐,家里有钢琴、手风琴,宝姑从小生活在音乐中,听到优美动人的音乐就翩翩起舞,母女俩生活在富足而安静的小城芜湖,父亲的缺失似乎并没有留下太多遗憾。宝姑八岁那年,灾难来了,母亲病故,父亲娶了个后妈,后妈刁蛮凶悍,对王莹十分苛刻,将她远远地送到郊外的教会学校读书。后来后妈要去南京和父亲团聚,嫌宝姑妨碍他们生活,私下里将宝姑卖到南京城南糖坊廊薛家,给薛家老二薛少白做童养媳。

    童养媳的生活很悲惨,宝姑和家佣住在一起,吃饭一定要在灶间,不允许上桌,而且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扫地抹桌倒马桶,所有下人做的家务活她全包了,还动不动挨打受骂。那一年宝姑只有十三岁,十三岁的宝姑什么苦都能吃得下,但是没有书看让她生不如死。有一天她在青砖铺就的廊檐下看到薛家少爷薛少白,薛少白正在读一本上海出版的杂志礼拜天,宝姑很想看。平时没事时,也有女佣隔着雕花窗户指着薛少白告诉他:“那个就是你的男人”。听到这样的话宝姑总是耳热心跳,她觉得这都是假的,因为她从来没有和薛少白说过话,甚至两人都没有正眼看过,但是这本杂志让她对薛少白涌起强烈的好奇心,或者说她对那本杂志有一种强烈的渴望,她太渴望读书,然后提笔写作,这是她心中一个隐秘的梦想。卖到薛家做童养媳,彻底摧毁了她的梦想。但是,能当红女星王莹嫁给一个爱读书的男人,也许命运还不算太坏。宝姑在廊檐下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薛少白都没有发现她,他读得太入迷了,宝姑有点失望。不一会儿,薛少白有事离开,将杂志随手放在椅子上,宝姑看着他的背影消失不见了,上前拿起那本杂志贪婪地读起来,她太渴望读书,她眼里根本没有别的,只有那本薄薄的杂志。就在她读得入迷时,手中的杂志突然被人抽走,回头就看到薛少白那张愤怒的脸:“你也配读书”宝姑惊呆了,继而伤心不已,做梦也没有想到薛少白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会如此出口伤人。不管怎么说,她是他的童养媳,虽然没有说过话,但是他难道就没有一点体恤与怜悯

    宝姑万念俱灰,然而,更让她伤心的事就发生在当天傍晚,薛少白偷偷潜入她的房间调戏她。宝姑火冒三丈,与他对打起来,将薛少爷推了个四脚朝天。女主人大怒,抓起一把木尺追打宝姑。宝姑逃到后院,撞开门,门外就是秦淮河,她纵身跳入河里。女主人担心出人命,大声叫唤起来。一名船夫跳入水里将宝姑救起。这时,河两岸围观的人群中,有一位金发碧眼的洋女子,她就是当时正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执教的美国教师赛珍珠。赛珍珠十分同情宝姑的遭遇,拉住宝姑红肿的手说:“今后遇上什么困难,可以上宁海路一号找我。”

    这次冲突后,薛家上下多少有点收敛,但仍不给宝姑好脸色,她穿的是破衣烂鞋,吃的仍是冷菜剩饭。为了摆脱苦难,宝姑想冒险出逃,去汉口投奔在修德女校担任校长的舅母王世懿。可是,在南京举目无亲、身无分文的女孩子,如何出走想来想去,她想到了赛珍珠,便写了一封短信,托人悄悄送往女子文理学院。两天后,赛珍珠帮宝姑买好了到汉口的船票,还送给她十元大洋和一些衣物,帮助她结束了那一段不堪回首的生活。后来经舅母帮助,宝姑来到长沙,就读于岳麓山下的湘雅医院护士学校。该校开明、活跃,文艺活动兴盛,使王莹的歌唱表演天赋得以展示,她很快成为校园文艺演出中的主角。一九二七年,北伐军开进长沙,十几万市民、学生、工人涌上街头欢迎。宝姑意外在北伐军队伍中看到了同乡前辈作家钱杏邨阿英,他骑着一匹马,神采奕奕,宝姑不顾一切冲到队列中,高喊:“阿英老师,阿英老师”。阿英看到宝姑大吃一惊,马上跳下马来,紧紧握住宝姑的手。

    阿英本名钱杏邨,是从芜湖走出的一位作家,宝姑很小的时候就听母亲经常说起,有一次经过镜湖畔的烟雨墩,母亲告诉她:“阿英回来了,他就住在这里。”小小的宝姑对作家十分崇拜和向往,听到母亲这样说,晚饭也不吃,执意要去见一见她心目中的大作家。最后无奈,母亲通过学校里一位同事,带着少女宝姑来到阿英家。阿英很喜欢宝姑,随手送了她几本进步杂志,勉励她要好好读书写作,并且特地告诉她:作家没什么了不起,只要多读书,多练笔,坚持下去,一定会写出好的作品。

    宝姑一直记着阿英的话,但是时运不济,后来因为谋生,她把笔放下了,但是阿英老师的话一直记在心里。现在,远在他乡又巧遇心目中的大作家,她一时喜出望外,和阿英相约见了面。阿英慈祥地看着她,说:“从前的小女孩子,长成大姑娘了。”宝姑说:“我名字还没变,我仍然叫宝姑。”阿英得知宝姑在学习护理专业,就说:“不错不错,将来可以治病救人。”宝姑摇摇头,调皮地说:“不好,我不喜欢。”阿英抚摸着宝姑的脑袋,说:“那你想做什么”宝姑说:“跟你一样,做一位大作家,把人的灵魂上的毛病一一治好。”阿英开怀大笑起来,他太喜欢这个单纯的、心直口快的小姑娘。而宝姑也喜欢上阿英,把他当成父亲、朋友、同行以及引路人。在长沙那短短的一个月,她隔三差五地就过来帮他洗衣,做饭。而阿英则逮着机会就给她讲人生、谈理想与艺术,并劝她去上海,那里才是一切有志青年实现理想的最理想的地方。宝姑十分向往,在阿英的指点下,先逃到南京。在南京逗留期间,她帮助地下党传递情报,但是后来身份暴露。阿英说:“不行,你不能再在南京待下去,这样会有很大危险,党组织决定安排你去上海。”

    宝姑来到上海,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济难会,在这里,她怀着“炽热的革命激情”,抱着“随时准备为革命冲锋陷阵和牺牲生命”的决心,出色完成党组织交给她的各项工作。开始,她负责抄写地下党文件,传送机密情报,书写传单标语。为了把上千字的文件能在一张巴掌大的小纸条上写清楚,她常常苦练蝇头小楷到深夜两三点。她深知,她字写得越小,纸块越小,就越容易藏进衣帽鞋袜的缝隙里,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也就越容易搓成一颗小纸球,吞进肚里。自己能不能把字写得又小又清楚,这关系着同志们的安危。因此,她一张又一张,一本又一本练写小字,练得手腕子酸痛,就用热水泡一下,接着再练。阿英见她写的密密麻麻的豆子大的小字,依然笔画清晰,特别是像“党”、“变”、“聪”等字,她也能写得一小二清,阿英赞不绝口,非常佩服她写小字的功力,亲切地称她为“小妹”。后来宝姑结识了女作谢冰莹,在阿英安排下,两人都加入了。党组织还送她们学习戏剧,宝姑和谢冰莹也由此结为挚友,谢冰莹把自己名字中的一个字“莹”送给了宝姑,宝姑也由此改名王莹。

    1932年,以夏衍同志为首的电影小组进入电影界,介绍了“左翼剧社”许多新文艺工作者加入电影公司,王莹自然也加入了这个大家庭。王莹第一部影片是由沈西岑编导的《女性的呐喊》。这部电影根据夏衍的《包身工》改编而成,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正面表现工人生活的影片。王莹在《包身工》中主演包身工叶莲,她纯熟的演技受到左翼电影评论界的好评,也得到了很多观众的认可。

    王莹参演的第二部电影是阳翰笙创作的《铁板红泪录》。王莹在影片中饰演贫苦农民女儿小珠。《铁板红泪录》上映后,轰动了整个影坛,各地报刊一致盛赞该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取得的巨大艺术成就。各大报刊还对王莹的表演赞赏有加,他们认为对王莹这位“大学生”能把一个农村姑娘演得那么真实,实在是太难得了。

    王莹主演的第三部电影是《同仇》,这是一部以团结抗日为主题,歌颂女主人公小芬捐弃前仇,欢迎遗弃自己的青年军官上前线杀敌的故事。王莹在剧中把殷小芬这种国仇大于家仇的思想变演艺得层次分明,塑造了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爱国妇女的形象。  王莹接连拍了几部进步电影,她成为了观众心中的女英雄。在左翼电影公司中,能够称为明星的,唯有王莹一人。尽管自己已经是个大明星了,可王莹却一直保持着朴素的生活。王莹不烫头发,身穿布旗袍,不去歌舞厅,也不作应酬。因为在王莹心中,自己拍戏不是为了成名,而是为了唤醒民众的心智。

    王莹又接拍了一部电影《自由神》,可是此时的她己经被人盯上了。 王莹正在拍《自由神》的时候,被警察以莫须有的罪名带走了。在看守所里,王莹不卑不亢,坚决抗议。“自由神”不自由,民众对王莹很同情,他们纷纷支持王莹。

    为了揭露电影界的黑暗和虚伪,王莹写了《冲破黑暗的电影圈》,在这篇文章中王莹对电影界腐朽、庸俗的作风,发出了愤怒的呼喊。王莹不仅会演戏,她的文笔也很好,她是标准的才女演员。 王莹有一个好姐妹艾霞,也是一个能演能写的奇女子,可惜艾霞受了有妇之夫导演李萍倩的欺骗,又被小报记者骚挠,在绝望中服毒自杀了。艾霞的死让王莹感到很内疚,因为艾霞自杀的那一晚找过她,当时的王莹正在拍《同仇》,所以就让艾霞先回去了。王莹恨自己为什么看不到艾霞的反常,更气愤小报记者在艾霞死后还在拿她作文章。愤怒的王莹写下了悼文《没有和艾霞说最后一句话》,在文章中她控诉了黑暗的电影圈。后来,艾霞的故事被蔡楚生改编成电影《新女性》搬上银幕,由当红女星阮玲玉主演。

    1938年,金山与王莹组织了“救亡剧团”,先后到香港、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义演两年多,为抗战筹集资金。王莹在新加坡义演的时候,还见到过郁达夫和王映霞,他们三人交谈甚欢。王莹在马来西亚义演的时候,她精彩的演出,高贵的气质,深受当地侨胞欢迎。于是,王莹有了“马来西亚情人”的美誉。王莹在新加坡演出短剧《放下你的鞭子》时,恰好徐悲鸿也在新加坡,他为王莹画了一张《放下你的鞭子》的油画,还在画像上提字“中华女杰王莹”。

    1940年,新加坡、马来西亚在日本压力下,将王莹等驱逐出境。1941年,王莹去了香港,在这里她参加“旅港剧人协会”。

    1943年,应美国政府之邀,王莹在白宫用英文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此剧受到了罗斯福总统夫妇和高级官员的热烈好评,王莹成为第一个在白宫演出的中国演员。王莹的演技征服了美国观众,当时很多美国报刊都在说一一“各处的剧评抖加以赞美,尤其是她的演技,许多人说她已入于炉火纯青的地步。”为配合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宣传,王莹参加《马门教授》(又名《希特勒的杰作》)演出,并得到香港“保卫中国大同盟”领导人宋庆龄和外国友人的帮助。

    1946年,王莹开始自传体小说《宝姑》的创作,这部长达30多万字的小说的写作整整用了两年多时间。王莹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宝姑》,在小说中她以细腻而温情的笔触详尽地描述了故乡芜湖的风土人情,生动地讲述了自己和祖母、母亲三代女人各自不同的故事。在此其间,王莹还将这部小说翻译成了英文。

    王莹的表演天赋早就被阿英看在眼里,那时做交通工作,要送情报,她时而装成村姑,时而化身小贩,有时是买菜的佣人,有时是上课的小学老师,现在在戏剧系学习,正是施展才华的好机会,阿英竭力为这个小老乡、小妹妹争取机会,使她先后出演了话剧酒后、约翰曼莉、爱与死的角逐,特别是放下你的鞭子让王莹声名鹊起,成为上海滩一线女明星,到处巡回演出,并开始现身大银幕。不久,夏衍编写出名剧赛金花,当时的影帝金焰与赵丹都表示要演男主角,而女主角赛金花却一时难以定下,原因是当时红极一时的王莹与蓝苹都想演这个角色。蓝苹就是后来的江青,当时在上海滩也红极一时,两个女明星都合适这个角色,剧组一时难以定下来,最后将决定权交给夏衍定夺。夏衍也怕得罪人,只好圆滑地分出a、b角。王莹不干了,与金焰另外组团,上演赛金花。此剧一出,盛况空前,连演五十多场,仍然不能满足观众需要。王莹的表演艺术通过赛金花一角更上一层楼,在昆明巡演时,她遇上了一生的伴侣谢和赓。

    王莹和谢和赓就这样慢慢开始交往,也慢慢对他多了些了解,他是广西人,大学毕业后曾留学美国,思想进步,文武兼备,参加过冯玉祥、吉鸿昌领导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后来返回上海工作。因为与白崇禧沾亲带故,就来到南京国民政府军委会工作。相识几天后,谢和赓来向王莹告别,他要回到南京去,王莹的演出还没有结束,只好留在此地。那天晚上王莹陪着谢和赓在林荫道上走了很久,谢和赓一言不发。王莹看了身材高大的谢和赓一眼,忽然觉得他很神秘,她忍不住说:“你心里有很多事没有告诉我,你好像是从事秘密工作的。”谢和赓笑起来,但是他仍然没有和王莹说什么。一直到七七事变发生后,王莹来到南京找到谢和赓。见面的第二天,谢和赓突然悄声对王莹说:“能不能帮我将这个东西送到南京鼓楼傅厚岗青云巷二号”他从怀中掏出一封信,王莹的怀疑得到证实,她说:“那是什么地方,你能告诉我吗”谢和赓说:“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我要汇报工作,亲自去很不方便,也很危险。”王莹知道了谢和赓真正的身份,也不多问,化装成小贩,将秘密信件送到。后来谢和赓几次让王莹去见叶剑英、博古、李克农三位首长,传递抗日情报。李克农与王莹是安徽同乡,关系密切,无话不谈,他夸王莹聪明能干,又嘱咐她注意人身安全。同时李克农委婉地告诫王莹说:“你与谢和赓的热恋必须注意社会影响,谢和赓与妻子俞玉英毕竟还未离婚。如你们关系处理不当,会被国民党方面和社会上反动人士找到污蔑攻击的口实。”王莹点头称是,对首长的真诚爱护十分感激。不久,王莹担任国民党军委会政治部三厅战地宣传二队队长,赴两广和南洋宣传抗日,与谢和赓天各一方,仅靠书信联系。

    王莹和谢和赓恋爱的消息传出后,遭到各方一致反对,有人跑来对王莹说:“他是国民党上校军官,又有老婆,你的行为实在无法容忍,你为什么这么贱”很多文化人士要求王莹马上离开他,此事后来传到周恩来那里,周恩来说:“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你们要相信王莹,不要随便说三道四。”后来周恩来将王莹派到美国去宣传抗日,呼吁美国人民和政府伸出援手。而谢和赓则是由桂系李宗仁、白崇禧安排赴美考察,两个相爱的人在美国团聚。不久,桂林沦陷,王莹和谢和庚都到了重庆,二人交往更加频繁,渐渐擦出爱情火花,但二人的恋情,却遭到大多数人反对,郭沫若、田汉等人,认为王莹是自甘堕落,甘愿给军阀走狗当侍妾,桂系军阀也认为王莹在用美人计,拉拢谢和庚,但两个阵营的质疑,都被压了下来,谢和庚的底细,周总理很清楚,劝大家相信王莹,而王莹带着救亡剧团前往南洋演出,为桂系筹集了大量军饷,白崇禧从不干涉二人来往,可即便如此,二人还是只谈恋爱,没有结婚,1942年,二人以未婚夫妇的身份前往美国学习,直到1950年,37岁的王莹才和38岁的谢和庚步入婚姻殿堂!

    1954年王莹和谢和赓一同回国,任电影厂编剧。婚后,谢和庚与王莹生活的很是幸福,虽然当时百废待兴,条件艰苦,但二人却甘之如饴。

(王莹和谢和庚)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江贞:安源纪念馆赴湖北征集汉冶萍公司史料(组图)
·下一篇:无
·王莹:东北大学学子探寻红色历史,感受幸福沈阳(组图)
·“少年党员”王莹的传奇人生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张孝祥:王莹——晶莹如雪
读书偶拾(九)
特稿:中国民贸“石榴籽工程”六一惠及宁夏学童(组
臺灣愛國志士魏明仁鄭重聲明將永久追究強拆“愛國教
特稿:向雷锋同志学习
特稿:临西县第二小学师生红色书法汇萃(组图)
《向阳而生——红色经典背后的故事》序言(组图)
【红二十五军】查国桢舍家当红军(图)
特稿:端午节有吟(新韵)
安源纪念馆赴湖北征集汉冶萍公司史料(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