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国桢(1905—1980)湖北省蕲春县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五军司令部秘书、参谋,第七十五师司令部参谋主任,红十五军团侦察科科长,军团供给部部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供给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后勤主任,军区后勤司令部副政治委员,华北军区供给部政治委员,华北军区军需部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生产合作社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后勤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行政经济管理部部长,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副司令员兼后勤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百度百科)
查国桢原本在田桥龙井河小学教书时,就参加了革命,还在大革命中担任了田桥党部秘书。大革命失败后,他遭到国民党的追捕,于是隐蔽英山,继续以教书为掩护,坚持地下斗争。
1930年3月,查国桢及时将英山反动政权兵员和工事情报秘密传递给红三十三师,保证了英山游击队三月起义胜利。此后,蕲春也相继爆发了株林河暴动、彭思桥暴动,蕲北在詹文卿的领导下正在组织蕲北暴动。在英山和蕲春革命形势的影响下,查国桢往返英山、蕲春,不知情的人要他回乡当保长,他断然拒绝,并邀约查柱成、查肖文等参加红军。
查国桢家中,妻子操冬梅早已病故,只有年迈的父母和懵懂的儿子瑞林。他一次又一次地与父母商量要“出去”,父母都劝他在家教书并带好儿子。万般难舍之下,他一边说服父母,一边将五岁的儿子瑞林拜托哥嫂和弟媳妇照顾。临行前他对儿子瑞林说:“爸爸要外出做工,你在家要听婶婶的话。”没了母亲的瑞林,对父亲倍加依恋,坚决要跟父亲一起走。晚上,儿子搂着父亲的脖子一直不肯睡,生怕睡着了父亲就走了。天快亮时,查国桢见儿子终于睡着了,轻轻地下地,走出了房门,谁知查国桢刚走到离家百余米的石庙处,儿子大声哭喊着追来了。查国桢回身跑到儿子面前,抱起儿子,强忍着泪说:“爸爸不走了,爸爸带你去枫树林捉鸟。”这一天,查国桢带着儿子玩了一天,儿子玩累了,他又将儿子背回了家。
第二天清晨,查国桢再次悄悄上了路。当他走到驼背岩狮子头山下一个叫求儿石的地方,再往前走就望不到家了,他不由自主地回过身朝家的方向望了一眼,却发现儿子正躲躲闪闪跟在他身后不远处。查国桢停住脚步,待儿子走到跟前,蹲下身子,一把抱住儿子,含着泪说:“儿啊,你怎么又赶来了?”
儿子一下子扑到父亲怀里,放声大哭:“爸爸,我要跟你走。你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
此时的查国桢,顿时泪如泉涌。父子俩紧紧地抱在一起,他们在草地上坐了好一会儿,直到儿子不哭了,查国桢的心才渐渐平静下来。他将口袋里留着当路费的一块银元交给儿子,哄着儿子说:“去买块花布叫婶娘做件衣服给爸爸看,爸爸没钱了也走不了了。”
儿子松开手,捏着银元,半信半疑地往回走,走几步朝父亲望一眼。查国桢则不停地挥着手对儿子说:“回去吧,回去吧!”他目送着儿子的背影,一直到儿子回家。查国桢这一走,虽说成了开国少将,可一直到1980年他去世前再也没回来,父子俩再也没见过面。
(来源:蕲春县文化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