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乌克兰学校教学的模式,更加体验到素质教育的任重道远。在乌克兰学校考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从主课到辅课,一个明显的对比就是:乌克兰学生书包很轻,作业很少,平时考试、测验很少。由于学习负担轻。学生学得轻松;教与学之间完全是互动的,老师与学生之间是“朋友式”的。乌克兰不搞这个班、那个班,整个社会对11年义务教育的运作、均衡教育的普及,能保持平常的心态。这是江阴教育值得借鉴的。
四、从乌克兰人彬彬有礼的绅士风度,更加体验到中国搞“公民道德建设”十分迫切。大剧院内人头攒动,价格不菲的衣物随意挂在那儿不会丢失,这在目前的中国恐怕还是“天方夜潭”。然而,乌克兰却实实在在做到了。与之相比,我们确实存在不小的差距。公民道德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靠日积月累、靠潜移默化、靠自觉养成,靠代代相袭。不要躺在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文明史这个“道德簿”上无所进步,而要认真的祛除中华民族固有的那一点“劣根性”,迎头赶上世界文明、友邦文明。从这一点上讲,我们向世界上一切先进文化学习的地方很多,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傲视世界、轻薄世界。
五、从乌克兰教育界同仁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崇拜,更加体验到中国缺少类似这样的名家,缺少对于这样的名家的那份挚爱和真诚。一个苏霍姆林斯墓,可以称雄于世界教坛,赞誉于一个较漫长的历史时期,且永不凋谢。掩卷沉思,我们对于中国教育界的名家、大家,似乎缺少更高层次的研究,缺乏更广范围的推崇,缺失更深内涵的提升。中国教育界大有人在,他们拥有思想、知识、经验的财富,犹如取之不竭的宝藏,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取,取后如何使之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