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飞,曾用名夏云廷,安徽省金寨县张冲乡人,1913年生,1931年入党,是一名充满传奇色彩的“开国大校”。
1934年11月16日,时任红25军225团1营3连排长的夏云飞,随红25军从罗山县何家冲出发长征。12月8日,红25军由豫陕交界的铁锁关进入陕南境内。12月1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庾家河召开会议,决定在鄂陕边界的镇安、山阳、旬阳、勋西四县发动群众,组织武装斗争,创建根据地。
一、接受命令,组建游击师
1935年2月上旬,红25军正在山阳县袁家沟口休整,一个中年人来到军部,要求“面见军长,有要事商酌”。原来,中年人名叫阮英臣,曾在国民党杂牌军队中当过副官,因对国民党军队欺压人民不满而返回家乡,常为当地穷人打抱不平,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红25军政委吴焕先等热情接待了阮英臣,耐心向阮英臣讲解共产党的政策。阮英臣表示当地国民党的苛捐杂税太重,穷人们没有出头之日,他愿意出面组织抗捐军,吴焕先政委很高兴,答应等他们把队伍拉起来,马上发给枪枝弹药,并委派政工干部。随后,吴焕先及红25军政治部主任郑位三找到夏云飞、吴华昌(吴振挺)、王义庆等三人,交待任务。指示由夏云飞负责部队工作,吴华昌、王义庆二人负责地方工作,以袁家沟口为中心开展地方群众工作,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筹建区乡苏维埃政府,把地理和群众条件都较好的袁家沟口创建成根据地。在党内,三人组成山阳西区区委会,夏云飞为书记,吴、王二人为委员。
谈话的第三天上午,大雪纷飞,阮英臣带领刚拉起的农民队伍来军部报到。当天中午,部队成立命名大会在袁家沟口小河滩举行,被命名为鄂陕第四路游击师。会上,吴焕先政委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徐海东副军长将鲜红的军旗授予阮英臣。接着宣布任职命令:阮英臣任第四路游击师司令兼战斗营营长,夏云飞任游击师政治部主任兼战斗营政委。战斗营下设三个中队,分别任命了中队长。最后,红25军将步枪八十支、机枪三挺、子弹数千发、炸弹一百个,发给游击师。这也是游击师组建时的全部家当。
二、即建即战,打响阻击战
就在鄂陕第四路游击师成立的当天下午,红25军进行转移,新成立的游击师奉命到小河口至山阳方向大路上阻击敌人。当时,队伍毫无训练,本不适合执行这样的任务,但夏云飞深知形势危急,容不得提条件讲困难。他立即带领队伍到达小河口。随后,亲自带领一个中队来到大路侧翼的山岗上监视敌人。刚部署就绪,敌人就赶到了。夏云飞立即命令待命的两个中队跑步投入战斗。敌人在游击队的阻击下停止前进,集中火力,小心翼翼地向我阵地前沿运动。不一会,敌人发现对方是游击队,火力不强,于是立即发起猛攻。
由于游击队刚刚组建,战士们初次上阵,没有进行教育和训练,在优势敌人的进攻下,队伍有些混乱。夏云飞见势不妙,立即命令撒出战斗。战后清点人数,共失散二十多人。
三、整顿训练,连获两胜利
初战受挫,夏云飞没有灰心。他们回到袁家沟口,对队伍进行大力整顿。首先,组织寻找失散的战士,经动员,多数人都归了队。其次,认真总结初战经验,分析失利原因,对战士们进行红军革命传统和纪律教育,并进行基本军事动作等训练。三是积极补充骨干。恰好这时,有四名红25军负伤的老战士归队,本来他们想到主力部队,夏云飞苦口婆心,说服他们留在游击师,并分配到各中队担任副中队长。这时,又有红四方面军掉队的两名战士,在袁家沟口附近农民家中帮工两年多,也自动归队到游击师,他们对当地情况很熟悉,又有一定的军事经验,成为游击师的骨干。他们的加入,对提高游击师军政素质,开展游击活动很有帮助。经过短期整顿训练,战士们具备了初步军事素质,革命信心坚定了,打仗勇气也提高了。
当地农民最痛恨的就是税警局和税卡。税警下乡,经常敲诈勒索,甚至逼死人命。夏云飞根据群众的意愿,决心首先消灭税警,为民除害。距袁家沟口三十多里的牛耳川镇,有一个税警局。游击师通过侦察,得知里面有税警和乡丁十多人,长短枪十余支。二月底一天拂晓,夏云飞带着游击队员们悄悄摸进税警局,敌人毫无戒备,被一网打尽。接着,又就地打了一户土豪,并召开群众大会,将浮财和粮食分给穷人。这一仗虽小,但是游击师的第一次胜利战斗,鼓舞了士气,扩大了影响。
袁家沟口东边的二峪河,有一个地主武装“大刀会”。坛主是当地的大地主,有骨干三十多人,这股武装非常反动,为非作歹,是阻碍根据地发展的一大障碍。夏云飞决定打掉这支反动武装,扩展游击根据地。经过精心准备,三月上旬的一天,游击师悄悄摸进大刀会所住的大院。枪声一响,战士们便迅速冲进各个住房,将大刀会的头头当场活捉,缴获长短枪二十余支,大刀、梭标数十件。游击师对大刀会会员集中教育后释放回家。从此,大刀会被瓦解了。
四、趁热打铁,成立苏维埃
在取得上述两次战斗胜利后,夏云飞指挥游击师分兵多股,以十几人为一个小组,由战斗骨干带领,配以地方干部,积极打击、消灭三三两两的税警和地头蛇,镇压民愤极大的土豪恶绅。很快,周边的税警队、民团都被消灭了,保甲组织基本摧毁了,初步打开了以袁家沟口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的局面。
压在群众头上的反动税警和地主武装消灭后,群众得到了实惠,建立政权的时机已经成熟。经过区委研究,结合群众的意见,拟定了区苏维埃政府和乡农会、乡妇女会委员的人选。三月中旬,山阳县西区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袁家沟口乡农会、乡妇女会同时宣告成立。十几天以后,小河口、牛耳川、马家山等乡苏维埃政府、农会、妇女会相继成立。各乡赤卫队也组织起来,配合游击师站岗、放哨、监视坏人。根据地呈现出一片红火势头。
这时,又有六名红军老战士伤愈,充实到各个中队,随后又来了两名伤愈的红军干部,担任战斗营副营长和副政委。于是,夏云飞一方面狠抓游击师的军事训练,提高军政素质,一面开展扩兵。仅一个星期,就有一百多名青年加入游击师。游击师力量进一步壮大了,素质也得到提高。
当时,国民党区公所设在色河铺,驻有山阳县一个保安分队和税警局。夏云飞决定拔掉这个钉子。四月上旬,他采取突然奔袭、猛虎掏心的战术,带游击师经一夜四十多里的行军,于翌日凌晨突然来到色河铺,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只经过几分钟的战斗,便全歼敌人,俘虏四十余人,缴长短枪三十余支。
五、巧妙设伏,大败进剿军
眼看以袁家沟口为中心的根据地发展如火如荼,特别是国民党区公所被打掉,保安分队和税警局被全歼,让敌人恼羞成怒,扬言要报复进剿。不久,敌人以县保安队百余人为主,纠集其他地主武装,一共三百多人,组成进剿军,向袁家沟口进攻,妄图一举消灭游击师。得到情报后,夏云飞召开骨干会议,研究如何粉碎敌人的进攻。有的同志认为敌人来势汹汹,主张转移外线,避敌锋芒。夏云飞力排众议,指出敌人表面上人多势众,但由于系临时拼凑,又无正规部队,战斗力并不强,他决定采用伏击战粉碎敌人的进攻。
二峪河口通往小河口的大路,一侧是河,一侧是险山峻岭。天未见晓,夏云飞便率游击师来到大路侧翼的山坡上,隐蔽待敌。当天上午,敌人从山阳县城出发,直奔小河口而来。当敌人进入理伏圈后,夏云飞一声令下,各种武器一齐开火,三挺机关枪猛烈向敌人射击,战士们如猛虎扑羊冲向敌群,敌人措不及防,被冲得大敌,当场俘敌四十余人,其余的纷纷逃回县城。此战,缴获各种武器三十余件,在根据地边缘粉碎了敌人进攻,保卫了人民生命财产。战后,区苏维埃政府召开庆功大会,杀猪摆酒慰劳游击师。群众深受鼓舞,数日内又有六十多名青年参加游击师。
随后,夏云飞率游击师以袁家沟口为依托,忽东忽西,时南时北,打击地主反动武装,打土豪开仓济贫,一个多月时间打了十多次小仗,消灭反动武装近百人。到五月底,游击师发展到近三百人,扩建为四个中队,各中队都建立起党支部,根据地面积扩大一倍多,并同三路游击师根据地连成一片。
六、回归主力,踏上新征程
六月下旬,红25军主力第三次来到袁家沟口。夏云飞率游击师积极配合主力作战,区、乡苏维埃政府、农会、妇女会积极组织农民站岗放哨,成立担架队,安置伤病员。七月二日,红25军运用先疲后打、杀回马枪的战术,在袁家沟口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全歼杨虎城警备第1旅,生俘旅长唐嗣桐以下1400余人,这也是红25军第二次反“围剿”中的第二个大胜利。
|